第995章 ,救命的粮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95章 ,救命的粮食

 

所有的聪明人站在王平的位置思考王平店铺内的局面,然后派下人去打听。

王平究竟收到了什么消息?才会这么着急忙慌的把家中的资产变卖。

随后他们派人打听王平的下人调查了什么消息,然后把消息结束了一看。

然后换位思考,忽然又惊出了一身冷汗,因为他们经过这一番换位思考也发掘出了大问题。

整个偌大的金陵城就剩下了三种人,士兵,吃不起饭的平民,还有吃喝玩乐,穷娇奢侈的贵族。

士兵平日里不用加,只要给他们发钱,发粮,发一些物资就能保证他们的不判断,但是吃不饱饭的平民可就难讲了。

古往今来多少朝代,都是因为平民吃不饱饭才闹起的起义。

答案是很多很多多到数不胜数!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把粮食降价卖出去,答案是根本不可能。

王平掌握了几个粮仓?这个粮食店才多少?最多也就两三个,存粮也就几万斤。

且不说降价卖出去赔钱,就说卖出去第一时间也会被其他大贵族收购,而那些贫穷百姓能买到多少?

答案是几乎买不到多少。

这样还不如索性直接卖给那些贵族,原价卖出去,然后再变卖一些资产,直接离开这里呢!

想明白了这里之后,聪明的已经开始变卖粮食,商铺,古董字画了。

然后贿赂永和帝谋求外面的一个官职。

而越来越多的达官显贵,纷纷来到自己这里求取外放的官职,让永和帝一时之间十分的疑惑。

要知道以前这些的达官显贵,王公贵族可都是非常期望向往京城,希望挨在自己边的!

那他为什么要离开呢?除了即将掀起的战乱,肯定还有其他原因。

毕竟如果要是一开始就因为担心战乱的话,肯定一开始就希望调离外地。

永和地想到这儿叫起了一名心腹说的:“去调查一番,看看最近这金陵城发生了什么事儿,让一个个王公贵族着急忙慌的想要逃离这座城市!”

心腹听到这接下来要调查的事情,最后联系在城内的暗卫。

最终经过一番调查,把一道道消息,汇总到永和帝的书桌上。

永和帝看到书桌上的内容,看到里面的每一句话,看到城中已经不可调和的关系。

一时之间也是勃然大怒,把想要逃离的那些官员,立马抓起来关入天牢,然后直接抄家灭族!

但是永和帝知道自己不能这么做,因为这其中也有一部分是自己的原因。

如果不是自己这么干了,那么肯定也不至于闹到这种地步。

但是这群的王公贵族,达官显贵也占据很重要的原因,而且人家也没有犯法。

他们所有的财富,商铺,田产,除了极为重要的核心地带,把握在自己手里,其他的都是记名的,这些家丁护卫奴仆手下。

这样一来,一旦出了问题,直接把这些人推出去斩了就行,反正左右也就十几个人。如果没有问题,自己享受利益,如果有问题,把这群人推出去,顶锅斩了就行。

所以现在永和帝,有些师出无名,凡事都要讲一个出师有名,他们在这次的事件中虽然乱哄抬物价。

但是这些店铺商铺真正明面上登记在官府的所有权不是他们,他们也只是提了一下所谓的“意见”

所以不能因为他们提了一些意见就惩罚他们。

更不可能翻以前的老账本儿,如果翻以前的老账本儿,那就会发生一些比较可怕的事情。

因为如果你翻了以前的老账,他们也可能跟你唱反调,因为他们也不知道你什么时候还会再翻老账。

所以账簿用一次就可以过去了,不能再提,这就是一些潜规则之类的。

想到这儿永和帝更加的头疼,这座城池,可以说是因为这些达官显贵的原因,基本接近废掉了。

百姓没有饭吃,随时准备起义造反,这里可是金陵现在剩下的半边江山中的首都!

居然会因为百姓没有饭吃而造成造反,这是多么严重的失误。

哪怕百年以后史书上提起这件事儿,永和帝都能感觉到他们的嘲笑。

如果这个事件发生在其他地方,有活的连问都不问,直接发到命令,但偏偏是在金陵,是在现在的首都!

永和地都快无语了,这群达官显贵贪婪也不知道收敛一点,在首都都能闹成这种事情,偏偏还无法因为这种事情去惩戒他们。

永和地也只能捏着鼻子收下他们的贿赂,然后给他们开了个上外地当官的条子,然后把他们送出去。

然后召集自己的心腹去外地购买粮食,看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但永和第一就有些担心,担心自己的那些手下心腹会在外面为非作歹。

但是没有办法,如果不上外面购买粮食,那么时间一长,百姓肯定因为受不了直接造反。

至于自己的手下在外面为非作歹,自己又没看见,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只要金陵城里面风平浪静就行,至于外面百姓的死活,谁管这些?

永和地想到这里狠下心来,拿出他们一半的贿赂,然后送给自己的手下,让他们去外面购买粮食。

新富们看了这么多天,心里是会的把其中的两层吞掉了,然后带着他们出去买粮食去了。

就这样这场危机明面上很快过去了,但真的过去了吗?

这座城市还是那样,商人不愿意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出不去。

现在完全就靠着皇帝的手下从外地购买粮食,这从短期来讲还可行,但从长期来讲嘛,那就是狗屁不通。

皇帝的狗腿子是好人吗?当然不是好人。或许在皇帝召集的时候最着急的时候,他们或许可能因为命令不敢贪腐。

但等皇帝觉得这件事过去的时候,皇帝就会忘记这些粮食的事情,然后这些手下就会带着出来贪污腐败这些粮食。

把这些粮食偷偷克扣一些,缺斤少两,往里面再掺一些沙子卖出去,价格可能不会涨,因为这是皇帝的命令,但到百姓手中能有多少粮食,这就不得而知了!


    (http://wxgxsw.com/book/dagdeh-105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