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林宇和李阳便开始了紧张的筹备工作。
他们首先制定了一份详细的计划,包含考察人员,人员选拔,医疗器械,体能训练,技巧训练等,为了确保球队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他们还邀请了一些,国内知名的足球教练和专家组成顾问团队,为球队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接下来,就是拉赞助的环节,这是整个筹备工作中最困难的部分,因为大多数企业对中国足球的前景并不看好,不愿意投入资金。
林宇和李阳西处奔波,拜访了一家又一家企业,却屡屡碰壁。
“你们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中国足球的现状大家都清楚,投资足球风险太大了,我们实在不敢冒险,”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委婉地拒绝了他们。
“难道你们就不想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出一份力吗?”林宇有些不甘心地问道。
“我们当然想,但是做生意还是要考虑经济效益的,如果投资足球不能带来回报,我们也没办法,”对方无奈地说。
尽管遭受了很多挫折,但林宇和李阳并没有放弃,他们不断修改策划书,完善方案,希望能找到一个打动企业的切入点。
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们遇到了一位热爱足球的企业家王强。
王强在听完他们的介绍后,对这个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也是个足球迷,国家队的每场比赛我都去看,一首希望能为中国足球做点什么,而且我也看到了体育总局修改的方案,你们的做法很好,我愿意支持你们,”王强爽快地说。
林宇和李阳喜出望外,他们终于成功拉到了第一笔赞助。
有了王强的支持,其他企业也开始纷纷效仿,赞助资金陆续到位。
解决了资金问题后,场地问题也迎刃而解,李阳通过自己的关系,联系到了几所学校和俱乐部,他们愿意在没有比赛期间免费提供场地。
在筹备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林宇和李阳也开始了球员的招募工作。
他们通过媒体、网络、学校等渠道发布了招募信息,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青少年足球爱好者报名参加。
很快,报名人数就超过了预期,林宇和李阳对报名球员进行了初步筛选,确定了参赛队伍名单。
为了确保人员的质量,他们还组织了一次集中试训,对球员的技术、体能、战术意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考察。
集中试训第一天,偌大的足球场上人头攒动,一百多名怀揣足球梦想的青少年齐聚于此,眼神中满是对入选的渴望。
林宇和李阳站在场地边,表情严肃且认真,他们清楚,这次选拔关系到整个球队的未来。
“这次选拔,技术上我们着重看球员的控球、传球和射门能力。
”林宇对李阳说道,“控球得稳,能在多人逼抢下护住球;传球讲究精准度和时机,得能撕开对方防线;射门嘛,力量、角度和心理素质缺一不可。”
李阳点头表示赞同,“体能也是关键,90分钟高强度比赛,没过硬体能根本撑不下来。战术意识方面,得清楚什么时候该进攻、什么时候该防守,跑位得合理。”
试训开始,首先是基础技术测试,球员们依次进行绕杆运球,只见一个叫张晨的少年,他的步伐轻盈灵活,就像灵动的小鹿,足球在他脚下仿佛被施了魔法,紧紧跟随他的节奏,快速绕过每一个标志杆,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引得周围一阵赞叹。
林宇在记录本上写下:“张晨,控球技术出色,动作连贯性强,节奏感好,速度快,”后期加以调教可以胜任边锋和前锋位置。
接着是传球测试,球员需要在规定区域内将球精准传到不同位置的目标点。
一个身形略显单薄的少年,叫苏然,他观察着目标点,调整呼吸,然后起脚传球,足球在空中划出一道美妙的弧线,稳稳落在目标区域,力度和角度恰到好处。
李阳不禁眼前一亮,“这孩子传球意识和脚法都不错,对力量的掌控很细腻。
射门测试时,球员们在不同位置进行射门。
有个叫王宇的壮实少年,助跑、摆腿、射门一气呵成,足球如炮弹般飞向球门死角,守门员甚至来不及做出反应。
“力量够足,射门技术扎实,不过射门选择上还得再冷静些,”林宇一边记录一边分析。
基础技术测试结束后,便是体能测试。
1万米跑,是对球员耐力的极大考验。随着一声哨响,球员们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
苏然一开始就保持着稳定的节奏,呼吸均匀,步伐轻快;张晨虽然体力稍逊,但凭借顽强的毅力,始终紧紧跟在队伍前列;王宇则凭借出色的身体素质,一路领先。
跑到最后阶段,不少球员体力不支,脚步变得沉重,但没有一个人放弃,都在咬牙坚持,林宇和李阳看着这些努力的少年,心中满是欣慰。
最后是战术意识测试,通过模拟比赛场景来考察,
林宇和李阳安排了一场小型对抗赛,在比赛中观察球员们的跑位、配合和对战术的理解。
张晨在比赛中展现出了出色的大局观,总是能在合适的时机出现在合适的位置,为队友创造机会;苏然则是中场的组织者,他的传球总能准确找到队友,串联起球队的进攻;王宇在进攻端积极跑位,给对方防线制造了不少麻烦。
但同时,也有一些球员在比赛中暴露出战术意识薄弱和基本功薄弱,比如盲目带球、停球一脚停不住,不懂得跑位拉扯空间等。
第一天试训结束后,林宇和李阳回到办公室,对着厚厚的记录和视频资料,开始了第一轮筛选。他们根据每个球员在各项测试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分,淘汰了那些技术、体能和战术意识明显不足的球员,留下了60人进入下一轮。
接下来的一周,进入第二轮试训的球员们进行了更加针对性的训练和测试。林宇和李阳邀请了专业的体能教练和战术分析师,为球员们制定了科学的训练计划,并在训练过程中继续观察他们的进步和潜力。
在一次战术演练中,教练安排了一次复杂的进攻战术,要求球员们通过多次短传配合,突破对方防线。苏然和张晨迅速理解了战术意图,他们在场上积极跑位,通过精准的传球,成功撕开了对方防线,完成了一次漂亮的进攻。
王宇也在这次演练中表现出色,他利用自己的速度和力量,为队友创造了不少机会。而有些球员虽然努力尝试,但始终无法理解战术的精髓,在配合中出现了多次失误。
第二轮试训结束后,林宇和李阳再次进行筛选,将人数缩减到了50人。这50名球员,无论是技术还是战术意识,都有了明显的优势,但林宇和李阳知道,最终的球队名单只有40人,竞争依然残酷。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月的选拔接近尾声,最后一轮试训,林宇和李阳安排了一场与一支业余强队的热身赛,这是对球员们的最后一次考验。
比赛开始后,苏然在开场不久就展现出了超强的个人能力,他接到张晨的传球后,连续突破对方两名防守球员,然后一脚精准的传球,帮助王宇打进了第一个进球。
张晨在中场则掌控着比赛的节奏,他的传球和组织让球队的进攻有条不紊。
王宇在锋线上积极拼抢,多次威胁对方球门。
而球队的后防线,在几名防守球员的努力下,也成功抵挡住了对方的多次进攻。
比赛进行到下半场,面对对方的疯狂反扑,球队出现了一些慌乱。但苏然站了出来,他通过出色的控球和传球,稳定了球队的节奏,化解了一次次危机。
最终,球队以3:2的比分战胜了对手。
(http://www.wxgxsw.com/book/fdjgae-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