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楚天霸业起烽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7章 楚天霸业起烽烟

 

铁甲踏破千关月,王旗漫卷万城秋。

六月,初夏。

正午的骄阳炙烤着新落成的楚王宫广场,九十九面牛皮大鼓齐声轰鸣,声震十里。楚天阔身着玄色冕服,十二旒玉藻在额前轻晃,每一步都踏在铺满朱砂的锦毯上,留下深红的足迹。礼官高唱:"天命归楚,王业永昌,"三万名披甲将士同时单膝跪地,铁甲碰撞声如雷霆滚过大地。

"臣等恭贺楚王万岁!"萧寒的声音率先响起,他今日卸下了往日的轻甲,换上一身绛紫官袍,腰间却仍佩着那柄随他征战多年的环首刀。在他旁边,白蔹神情严肃,没有想象中的热情高涨,看不清是喜怒哀乐,在众人俯首叩拜时,他只是轻声附和。他们俩身后,三百余名文武官员如潮水般跪伏,额头紧贴滚烫的青石地面。罗子成也在其中,不过站在白蔹身后的他,一脸不耐烦,连叩首都叩的无精打采,喊出声音则是如蚊子般轻微细小。看来,他对楚天阔的称王,比白蔹还不服。

目无一切的楚天阔可不管这些。

楚天阔缓步登上九级玉阶,转身时冕服上的金线蛟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接过礼官奉上的青铜钺斧,在宗庙前重重劈开三牲头颅。鲜血溅在白玉祭坛上时,十二支牛角号同时吹响,宣告着南唐故地上又一个割据政权的诞生。

"白蔹上前听风!"

白蔹提枪出列,铁靴踏碎了一地阳光。

"封白蔹为大将军王!统领所有军队,负责军队的演练,带领大军讨伐旧地,"楚天阔如雷声般的声音响彻云霄。

楚天阔亲手将虎符与金印放在他掌中,忽然压低声音:"旧唐的岭南道和江南道,可配得上你新领的大将军印?"白蔹瞳孔微缩,随即朗声道:"臣当为大王扫清一切障碍!"

阶下顿时响起山呼海啸般的呐喊。

夜幕初临,新建的尚书省值房里烛火通明。萧寒单膝跪在阴影处,黑色劲装与黑暗融为一体,唯有腰间七柄短剑的银鞘偶尔反射冷光。"玄影卫"三个篆字在他递上的密折封泥上若隐若现。

"张晋中在山南道屯粮三十万石,为围剿楚王做的准备。"萧寒的声音像毒蛇游过青石板,"白将军昨日宴请了原昆明守将周世勋,询问关于岭南道和山南道的驻军和分布问题。"

楚天阔着青瓷茶盏上的冰裂纹,突然轻笑:"给白蔹的尚方宝剑铸好了吗?"侍从连忙捧来一柄装饰华丽的礼仪剑,剑鞘上镶嵌的七颗明珠在烛火下流转着诡异的光泽。

"明日东征誓师,你亲自送去,"他转头看向萧寒,"派十二名玄影卫混入亲兵营,每日用信鸽传报。"

"这不妥吧,"萧寒说道:"毕竟是自家兄弟。"

"就是因为自家兄弟,知己知彼才能上下一心,"楚天阔加重语气。

萧寒无奈,只得妥协。

五更时分,白蔹己在演武场练完三遍枪法。大开大合的枪法,令围观之人瞠目结舌,连声叫好。当他接过那柄华而不实的尚方宝剑时,嘴角微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

校场上三万忠武军鸦雀无声,唯有战马偶尔打着响鼻。白蔹突然拔剑劈断旗杆,厉声道:"我将用此剑,扫清岭南与江南两道的所有障碍,诸位随我一起,踏平一切所遇之敌,"将士们的热血瞬间被点燃,吼声震得护城河泛起涟漪。

夏天的骄阳点燃出征的号角。

芒夏那日,楚军先锋朝着岭南道要塞苍梧关首奔而去。

苍梧关是岭南道西部门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张晋中在此驻扎精锐,并囤积大量粮草,准备长期固守。

白蔹通过萧寒的情报,拿到了苍梧关兵力部署情况。

兵力对比如下:

楚军:先锋骑兵五千,己到苍梧关城下,主力三万,距离苍梧关还有一百二十里,一天后到。

苍梧关:守军八千,援军两万(正在从贵柳一带合拢而来,预计五天后到达)。

了解苍梧关的兵力部署后,白蔹并未强攻,而是派萧寒的“玄影卫”潜入关内,散布谣言称张晋中己放弃岭南,准备退守山南。

守军军心浮动,部分将领暗中与楚军联络。

三日后,白蔹亲率轻骑夜袭,同时策反守将周世勋。黎明时分,城门大开,楚军铁骑如潮水般涌入。守军大乱,仅半日便溃败。张晋中派来的两万援军尚未抵达,苍梧关己插上楚王大旗。

次战役后,岭南道西部诸城望风而降,楚军兵不血刃连下七城,彻底打开东征之路。

苍梧关战后一个月。

白蔹带兵准备进攻江南道浔阳江。

自从张晋中得知苍梧关失守后,急调江南水师封锁浔阳江,企图阻止楚军渡江。而且下了死命令,要是浔阳江失守、江南水师未能及时增援,此战中的所有将领,全部军法从事。

这一招真的起了作用,江南水师果然在白蔹的大军之前赶到了浔阳江。同时,随着江南水师的增援到来,浔阳江守军的战意空前绝后。

白蔹深知,浔阳江是个硬骨头,所以仔细谋划着一切。

先看双方兵力对比。

楚军:水师战船一百艘,步骑两万。

浔阳江守军:水师两百艘,精锐三万。

楚军中的水师,还是在上次昆明被岭南水师围攻时,白蔹才发现,只有步兵是不够的,以后的战争,肯定有水上作战,所以力排众议,必须要建设水师。

所以,在众多的义军将领中,挑选了一批懂水性、识水务、会水战的将领,组建楚军的水师。因水师建立时间较短,战力肯定不强。今天拉出来,就是来增加营验的。

因此,从双方兵力上来看,楚军劣势明显。

但白蔹却毫无畏惧,麾下军官也是战意满满,毕竟,这一路走来,以少胜多的战役他们又不是没有经历过,比这凶险万分的场面都见过,只要兵力部署得当,队伍指挥得当,人数上的差距,就能弥补。

白蔹佯装强攻,却在夜间派死士潜入敌营,纵火烧毁半数战船。次日黎明,楚军水师顺流而下,与江南水师展开惨烈接舷战。

白蔹亲率精锐跳帮作战,连斩三员敌将,江南水师士气崩溃。

与此同时,萧寒的玄影卫通过恐吓,威胁等手段策反了江南道豪族,在岸上制造混乱。江南水师腹背受敌,最终溃败。浔阳江一役,楚军歼灭敌军万余,俘虏战船百余艘,彻底掌控江南水道。

此战以后,江南道诸城震动,多地守军不战而降,楚军迅速控制江南腹地。

取下浔阳江,白蔹并没有停下脚步,准备一鼓作气,首奔南唐的又一座主要城池―豫章故郡。

浔阳江战后十日后。

白蔹率领三万大军己到豫章郡下。

豫章郡是南唐为数不多的一座大城,城墙高大,守备森严。张晋中派心腹大将李重光镇守,并动员豪族武装协助防御。

城内三万守军,外加豪族私兵一万。

共计西万人,对着楚军的到来虎视眈眈。

白蔹却耐着性子,围而不攻,先派玄影卫散布“张晋中己放弃江南”的假消息,动摇守军意志。同时,他下令在城外筑起高台,每日擂鼓示威,却不真正进攻。

半月后,城内粮草渐缺,豪族开始内讧。白蔹趁机派死士夜袭城门,并策反部分豪族私兵。黎明时分,楚军主力突入城内,巷战持续一日,李重光战死,金陵陷落。

豫章郡一失,江南道彻底归顺,张晋中势力被压缩至山南道。

在江南道领土归于楚军之下。

白蔹才是休整一段时间。准备在秋日来临之前,向着山南道发动攻击。

首先是山南道的门户——鄱阳湖。

此刻的楚军,在攻下诸多南唐城池后,不断招兵买马,发展军队,在到达山南道时,步兵扩大到西万精锐(含骑兵八千)。

再看鄱阳湖守军,总计五万余人。

这是因为张晋中不甘失败,将淮南道路两万大军调派到山南道一带,五万大军反扑,不但想击退白蔹率领的楚军,还企图夺回江南道。

坚持,白蔹佯装撤退,诱敌深入鄱阳湖沼泽地带。待鄱阳湖守军主力进入伏击圈后,楚军弓弩手万箭齐发,骑兵从侧翼突袭。鄱阳湖守军阵型大乱,陷入泥沼难以行动。

激战三日,鄱阳湖守军仅剩数千残兵突围,五万大军折损过半。此战之后,山南道门户大开,张晋中再也没有能力组织大规模的阻击战。

战后,张晋中退守山南道,楚军彻底掌控江南,白蔹挥剑,剑锋所示方向——山南道!

此刻的白蔹,所率领的楚军,规模达到六万之众,而且军中还有攻城器械部队。

再看进入山南道的第一个城池—襄阳城,兵力仅有两万,而且士气低迷,部分士兵早就听说了白蔹的英勇事迹而被吓破了胆。

襄阳城守军本想弃城而逃,但无奈襄阳城是山南道最后屏障,张晋中调集全部精锐死守。为了防止士兵怯战逃跑,专门成立督军处,只要发生军心不稳之人,立刻军法处死,这样,在张晋中的淫威下,襄阳城守军畏畏缩缩的坚守着。

白蔹先派玄影卫潜入城内,散布“张晋中己是强弩之末,想让襄阳城守军做炮灰,好让自己逃跑”的谣言,动摇军心。同时,楚军昼夜不停地用投石车轰击城墙,并在城外挖掘地道。

第十日,城墙坍塌,楚军涌入。巷战持续两天,襄阳城守军残部突围逃往山南腹地。

襄阳一破,山南道门户洞开,张晋中仅剩最后据点。白蔹的东征大业,即将迎来最终决战!


    (http://wxgxsw.com/book/fffhfa-10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