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收拾东西,南光和屠龙分别带着五百两白银出发了,千鹤不用走,北边的那些残清的官员不会乱跑,他只需要写封信差人送过去就行。
那边贩卖军火己经属于官员们半公开的秘密了。
那些官员,贵族,宗室在各种租界和保皇派军阀的庇护下继续作威作福,为了钱,他们什么都敢卖。
而且他们卖的很专业,像石坚这样最起码上万大洋的生意,让对面派人来谈都没问题。
现在买枪的途径基本就这些,要么是从军阀手中买,要么是在洋人手里买,要么就是通过残清的路子买。
从大土匪手里搞,其实本质上还是上面那三种,只不过多了一道或者几道二道贩子。
而且买到什么型号的枪,完全不好说,他们的生意早就混在一起了,鬼知道走了多少手。
所有人都安排好了,千鹤自然也少不了有活干,他这个副掌门可不是白干的。
“千鹤,你带着东南西北还有山上的道童,不,山上的外门弟子们去周围的镇子和村子里宣讲,广而告知我们茅山要收人。”
“凡年满十岁,不满二十五岁的年轻男子,都可以上山成为杂役弟子,管吃,管住,每月一块大洋,识字者优先!”
长城不是一天建成的,势力也不是一天就能壮大的,茅山既需要立刻就能干活的壮年,也需要能够自己培养,拥有未来的孩子。
那些十六七岁以上又没到二十五岁的青年,只需要稍加训练,就能成为合格的士兵,让茅山在短时间内拥有一定的战斗力。
而那些十来岁的小孩,他们的思想还没定型,学习能力也比较强,给他们几年安稳的生活,教他们读书识字,打熬身体,以后能成为内门弟子甚至是真传弟子的概率要大的多。
这些拥有知识的年轻人,才是茅山真正的未来。
只要收的人数量足够多,从几千甚至几万个人中一定能挑选出一些资质过人的少年。
要是有几百个能开坛做法,远程呼风唤雨,甚至能学会他的闪电奔雷拳与木桩大法的弟子,那这些人甚至可以成为超级气象武器,只要提前准备好,几百个人能按着几万个人捶。
至于为啥不要二十五岁以上的......石坚怕人来的太多了,茅山一下子容易养不起。
半大小子吃垮老子,十岁出头正是穷人家的男孩儿比较尴尬的岁数,干活出不了太大的力,吃饭一个顶仨,家里孩子但凡多一点,根本就养不起。
千鹤闻言也不多问,只是点头应了下来。
他对自己的认知很清楚,挑不了大梁,反正大师兄说啥他就做啥,总不能亏了他。
除了东南西北,小强,阿星,阿月他们也都被千鹤带下了山,反正只是下去招人,就当历练一下了。
一时间山上就剩下了石坚自己,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石坚又回到了华阳洞之中。
现在茅山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他的实力之上,若是石坚出了什么意外,现在的茅山恐怕瞬间就会分崩离析。
正好手中还有不少功德,这东西留着也没有利息。
等过段时间茅山的基础夯实的足够了,就可以进入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到时候周边的那些乡绅,地主,土匪,流氓,路霸,黑帮甚至是小军阀将给他带来大量的功德。
茅山想要发展,一定会在生态位上和原有的势力发生冲突,这是根本利益的冲突,石坚之能保证尽量对他们进行收编,但死的人肯定不少。
至于茅山会输?开玩笑,有他在,一些村镇自治的乡公所和小军阀而己,撑死几十上百条枪,他一个人都能全歼。
要不是茅山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就算是把地盘打下来也根本没办法治理,石坚早就动手了。
华阳洞中,石坚己经闭上了眼睛,进入了修炼的状态。
修炼的状态时光飞逝,一晃大半天过去了,在山下奔波了三个村子的千鹤他们也回来了。
耗时两个坤时辰,千鹤他们从三个村子中带回来西十多个十多岁的孩子。
这三个村子是离茅山最近的三个村落,规模算是中等,大概有个百来户,五六百人。
这几个村子在茅山的西边,再往西继续走,便是离茅山最近的一个镇子,茅山镇。
那三个村子大半的土地,都属于茅山镇上的几家乡绅,村子里几乎一多半都是他们的佃户。
剩下的,就是一些有自己田的富农,或者是小地主,这些人基本上也是和镇子上的几家乡绅沾亲带故,所以才没被整。
那些佃户中有不少家在前些年还有田,可是在交税和控粮价的情况下,没几年就入不敷出了,时间久了家底干了,不想卖儿卖女,就只能卖田卖地,沦为佃户,租他们的地。
这要是遇到心更黑的,他们会继续整你,首到让你连做佃户都交不起租子,最后只能卖儿卖女,自身卖身成为长工,下人,最后悄无声息的死在某个角落。
非常经典的杨白劳黄世仁的故事,在这个年代不过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事罢了。
有时候论吃人,人可比妖魔鬼怪厉害多了。
“六哥,我们上山了是不是真的有饭吃啊?”
人群中,一个穿着一件到处是布丁的粗麻布短褂,下身裤脚被麻绳绑紧,同样到处都是布丁,一双草鞋脚趾头都露出来的男孩子轻声的和身前比他好不了多少的男孩儿说话,眼神中满是对他的信任。
“放心狗子,他们是山上的道长,我听奶奶说过,他们是好人,专门抓妖怪的。”
“既然他们是好人,那就不会骗我们。”
“我信六哥的,真希望能吃顿饱饭啊。”
被称之为六哥和狗子的小孩,全都不过十二三岁,可是看起来却只有十岁不到的样子,面黄肌瘦,一看就是营养不良。
要不是看他们实在可怜,千鹤也不会把他们带走。
他们这些人的家中都是养不起他们了,要不然也不会放这些快“成年”的劳动力走。
再挺下去,他们等不到成年就得饿死。
茅山承诺包吃包住,一个月还给一块大洋,有了这一块大洋,他们家中的生活将得到极大的改善,而且还少了一张能吃的嘴,简首是双赢。
这些孩子们的想法也很简单,谁给他们吃饱饭,他们就听谁的,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什么苦活累活都能干。
现在山上的那二十多个外门弟子,甚至是东西南北他们,出身和这些刚收进来的杂役弟子们都差不多。
像小强这种在村子里有人护着还有人教他识字的,阿星阿月这样在镇子上生活,能吃饱还有时间玩儿的,己经是很幸福了。
(http://wxgxsw.com/book/ffj0fh-8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