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狗被五花大绑地捆在村部老槐树下,嚎了一夜,鼻涕眼泪糊了一脸。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王老栓就召集了全村老少,当着所有人的面,用沾了盐水的牛皮鞭子狠狠抽了王二狗十鞭子,抽得他皮开肉绽,鬼哭狼嚎。最后,王老栓宣布将王二狗赶出青山坳,五年内不许回来,他名下那点薄田暂时收归村集体,所得收益用于石碑的日常维护看守。
这一番雷霆手段,彻底震慑了那些心里还有点小九九的人。贪婪的野草,被王老栓用最朴素的、带着血性的村规狠狠踩进了泥里。青山坳的空气仿佛都清新了许多。
石碑洞口的木栅栏门被王铁柱带人加厚了一倍,换上了更粗的铁链和更沉的大锁。洞口附近还用石头垒了个简易的遮雨棚。王老栓说到做到,安排了村里最可靠的西名壮劳力,两人一组,每夜轮班值守在洞口附近的小窝棚里。一盏崭新的马灯挂在窝棚口,彻夜长明,如同忠诚的哨兵。
守护,从林墨和李德贵的责任,变成了整个青山坳的共识。这块沉寂千年的石碑,在经历了一场未遂的盗窃风波后,反而真正融入了这片土地的血脉,获得了最坚实的根基。
林墨肩头的重担轻了不少。他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本身。`教育明灯系统`奖励的『薪火微光』临时强化效果在持续,让他对石碑内容的理解和讲解更加得心应手,那奇妙的感染力也让学生们沉浸其中。
石头的脚踝在老孙头的草药和精心照料下,恢复得很快。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就甩掉了拐杖,虽然走路还有点跛,但眼神中的光亮比受伤前更加炽热。经历了守护石碑的洗礼,他仿佛脱胎换骨,对知识的渴望达到了顶峰。他不再满足于在洞外听讲,而是恳求林墨带他进去,亲手触摸那冰冷的碑文。
“老师,俺……俺想摸摸那些字……文澜爷爷刻的时候,手一定很疼……”石头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朝圣的虔诚。
林墨看着少年眼中那份不容拒绝的执着,点了点头。他打开厚重的木门,点燃那盏带玻璃罩的煤油灯,昏黄温暖的光晕瞬间充盈了小小的洞穴。他带着石头,第一次正式踏入了这方精神的殿堂。
冰冷的空气带着泥土和岩石的气息扑面而来。石头站在石碑前,仰望着那密密麻麻、饱经风霜却依旧清晰的字迹,小小的身体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他伸出黝黑粗糙、还带着劳作痕迹的小手,小心翼翼地、带着无限敬畏地,轻轻抚过碑面上那些深深凹陷的笔画。
指尖划过冰冷的石刻,感受着那凹凸不平的触感,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阻隔,触碰到了那位在黑暗中执着刻字的老人布满老茧的手。一股难以言喻的、带着苍茫书卷气息的冰凉感顺着手臂涌入心头,石头浑身一颤,眼中那如同古碑石刻般的冷硬光芒再次一闪而逝,随即化为深深的沉醉。
“老师……俺……俺好像……能感觉到……”石头喃喃着,声音带着奇异的共鸣,“这些字……它们在说话……在讲道理……”
林墨心中剧震!`教育明灯系统`提示再次浮现:
【学生‘石头’(文心亲和)深度接触‘文心载体’,触发感悟状态!】
【引导其进行有效‘文心共鸣’活动,将加速其特质成长,并可能获得特殊回馈。】
“石头,”林墨的声音放得极轻,仿佛怕惊扰了这千年的寂静,“你想不想……把它们‘请’出来?让更多像你一样想摸、想学的人,不用进洞也能看到文澜爷爷的字?”
石头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芒:“想!老师!怎么‘请’?”
“拓印。”林墨从随身携带的破帆布包里拿出几张相对厚实的毛边纸、一小罐普通的墨汁和一小块柔软的海绵(这是他托王老栓去镇上办事时捎回来的),“就像这样。”
他示范着,将一张毛边纸轻轻覆盖在石碑光滑平整的《千字文》起始区域,用海绵蘸取少量墨汁,均匀而轻柔地在纸面上拍打、按压。墨汁透过纸张的纤维,沁润到石碑凹陷的笔画中。片刻后,他小心地揭下纸张。
一张清晰的反字拓片呈现在石头面前!白色的纸上,清晰地显现出乌黑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八个大字!古朴、厚重,仿佛带着石碑本身的灵魂!
“哇!”石头发出一声短促的惊叹,眼睛瞪得溜圆,充满了不可思议的神采,“出来了!文澜爷爷的字……真的出来了!”
“来,试试。”林墨将工具递给他。
石头的手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他学着林墨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将纸覆盖在下一段碑文上,屏住呼吸,用海绵极其轻柔地拍打、按压。他的动作笨拙却异常专注,仿佛在进行一项神圣的仪式。昏黄的灯光下,少年黝黑认真的侧脸和冰冷的石碑形成奇特的和谐。
当他自己亲手揭下第一张完整的“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拓片时,看着那清晰浮现的字迹,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难以言喻的满足感瞬间充盈了他的胸膛!他咧开嘴,露出了一个无比灿烂、甚至带着点傻气的笑容,将拓片高高举起,仿佛举着一件稀世珍宝!
“成了!老师!俺拓出来了!” 他的声音在小小的洞穴里回荡,充满了纯粹的喜悦。
这一刻,跨越千年,一位少年用最质朴的方式,完成了对先贤心血的第一次“承接”。
林墨看着石头那灿烂的笑容,感受着系统传来的提示:
【学生‘石头’成功完成首次有效‘文心共鸣’活动(拓印)!】
【教学点+100!】
【‘石头’(文心亲和)特质成长度+5%!】
【获得特殊回馈:被动技能『薪火微光』效果微量永久提升!】
一股暖流融入林墨的精神,他对蒙学典籍的亲和力似乎又深了一丝。而更让他欣喜的,是石头身上那种发自内心的、因知识本身而获得的巨大快乐和自信。
拓印活动很快在孩子们中推广开来。林墨选择相对平整安全的碑文区域,在天气晴好的日子,分批组织孩子们在洞外进行。笨拙的小手拿着海绵,认真地在覆着纸的石碑上拍打。每一次揭下拓片,看到自己亲手“复制”出的古老文字,孩子们都会爆发出惊喜的欢呼。这不再是枯燥的学习,而是一场充满仪式感和成就感的探索之旅!
连王老栓和李德贵也好奇地来看过几次。看着孩子们专注的小脸和一张张墨迹未干的拓片,王老栓咂咂嘴,没说什么,但眼神中那份最初的功利和怀疑,己经淡去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模糊的认同。李德贵则默默拿起一张王小虎拓的歪歪扭扭的“寒来暑往”,用布满老茧的手指着,浑浊的眼中泛起泪光,低声念叨着:“好……好啊……”
青山坳小学的读书声,开始夹杂着孩子们兴奋地展示自己拓片的喧闹。林墨将那些拓片收集起来,精心挑选、装订,在教室土墙上开辟了一小块地方,专门用来展示“文澜爷爷的字”。一张张拓片,如同点点星火,照亮了破败的教室,也连成了一条通往千年智慧的时光长廊。
这天,林墨正在整理新一批拓片,王老栓背着手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种少见的、混合着郑重和一丝不确定的神情。
“林老师,”他咳嗽一声,从怀里掏出一个皱巴巴、印着“青石县教育局”字样的信封,“镇上邮电所老刘头捎来的,说是……县里教育局给你的信。”
县教育局?!
林墨的心猛地一跳!他接过信封,入手很薄。拆开,里面只有一张薄薄的信纸。他展开,快速浏览。
信的内容很官方,措辞也很谨慎。大意是:近期有“群众反映”(未指明具体)青山坳小学教学方式“新颖独特”,尤其涉及一处“历史遗迹”的利用。县教育局对此表示“关注”,并“拟于近期”派员前来“了解情况”,希望林墨老师“积极配合”,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落款是青石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一个叫赵志国的科长。
没有褒奖,没有定论,只有谨慎的“关注”和即将到来的“了解情况”。
王老栓看着林墨瞬间凝重的脸色,粗声问道:“林老师,信上说啥?县里……啥意思?”
林墨放下信纸,望向窗外连绵的黄土坡,缓缓吐出一口气。
山外的风,终于还是吹进了青山坳。
这初燃的星火,在稳固了根基,照亮了一方小小的天地后,即将迎来它无法回避的——更广阔的审视。
(http://www.wxgxsw.com/book/fjeche-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