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咱可不能拴一条绳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6章 咱可不能拴一条绳上

 

王兴国看胡老太这么笃定坚决,得意的觉得现在闹没意思,早晚会让你们后悔!

于是扭头跟奶奶说:“奶奶,我手没事儿,我回屋看书了!”头也不回的出去了。

胡老太也不拦他,他一首当自己是落进鸡窝的凤凰,总一副自视甚高的样子,这其实也没啥,关键是他演变成极度自私,把父母兄弟都当自己的消耗品,认为这个家所有资源都理所应当的让他先享受!

这可不行,是不是大学生,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先得做个人!

自己重生,会教他做人!

宝贝大乖孙被打了,还想着看书,刘金花感叹还好祖宗法力大,才没让这个好好的孩子被胡香秀给害了!

等王兴国出了屋,刘金花又愤愤的说:“那兴虎呢,你们不是去找他回来吗?”

自己像一只老母鸡,费尽心力的护着这些小鸡,胡香秀是那只十恶不赦的老鹰,一不留神就叼走一只。

刘金花不得不挨个查验孙子们的情况。

胡老太平静的说:“我们不是去找他回来,我们是去教训他!他想要回来可没那么容易!”

刘金花手邦邦邦的拍着桌子骂道:“你不把他带回来,他又赌钱怎么办!”早上在屋里她是听见有人来要账的。

瞥了刘金花一眼,老太太偏袒孙子倒没失去理智,还知道赌博不好,胡老太讥笑道:“他不敢!再赌!自然有人收拾他!”

怎么有这么狠心的妈,刘金花喊道:“万一被抓去劳改呢?”

胡老太站起身,不屑的说:“那就去劳改!他要真连这个利害关系都不知道,控制不住,这样的儿子,我不要。”

说着走到王兴邦王兴龙身边说:“你们也一样!”

这俩点头如捣蒜,王兴龙率先提出:“妈,那我俩去做饭了!”

胡老太点头,两人跑了。

拉起王兴凤的手,胡老太看着她手上的印子,虽说自己是没使劲儿,可还是有个红印子,胡老太盯着王兴凤问:“知道为什么连你也打吗?”

王兴凤怯怯的说:“我是大姐,弟弟们犯错我应该受罚...”

“不是!”胡老太打断她的话:“不是他们犯错你应该受罚,而是,你如果纵容溺爱他们,他们犯错,你会受到牵连!”

王兴凤眼睛瞪大看着妈妈,是啊,受到牵连,陈巧妹哥哥赌博,害了全家啊,自己确实应该多听妈妈的话,暗自决定,以后再遇到什么事情,多找妈妈商量总没错的。

看闺女似乎又有所悟的样子,胡老太放下心,还是那句话,慢慢来,有时间!

王家院子,短暂的平静过后,迎来了它最高光的时刻。

王兴国憋着这口气考的高考,成绩果然不错,比前世分还高,这却是胡老太没预料到的,前世全县第三,这次第一。

刘金花觉得这都自己的功劳,孩子从小她就看出来是个状元,不枉叫了那么多年,终于成真了。

当然,还有神明和祖宗的力量,从一早就开始在院子里磕头烧香感谢西方神灵感谢祖宗保佑。

王家所有上班的人今天都请假,确实是个大日子,王兴凤和林建峰也带着囡囡过来,两口子和几个街坊在厨房做饭,王家今天院里要摆三桌酒!

这大手笔,谁家能有!也就胡老太吧!

囡囡跟着外公舅舅们接待客人,一大家子喜庆的忙活着。

昨天县里也己经敲锣打鼓的把五百元奖金送来!街道上午也送来五十块奖金,还有学校的五十块!

乖乖!这可是一般人一年的收入啊,做饭的几个大妈议论着,都琢磨着自己来帮厨肯定能沾沾状元家的喜气!

胡老太也从早就开始忙活,请的客人,有学校的班主任和另外两位老师。

还有王大力的几个朋友,也都是看着王兴国长大的人。

昨天就己经联系了自己娘家人,今天自己的大哥胡常明代表胡家人上门祝贺。

好久没见他们了,重生回来,这是第一次见。

现在的农村,己经没有以前那么穷了,之前吃不饱的情况改善了很多,分了地,各家种自己的,当然卖力气。

胡常明开着拖拉机,拉来了很多时令蔬菜。

老胡家外孙子成了县里状元,昨天知道消息的时候胡常明就己经在村里场院放了鞭炮庆祝了。

要不是担心妹妹家坐不下,他巴不得一拖拉机的人来庆祝。

进门见过长辈之后胡常明就满院找自己大外甥,胡老太知道今天王兴国肯定是要端架子的,他忍了那么久,怎么能不唱出大戏!

胡老太跟胡常明说:“大哥,孩子正在屋里给同学写信呢,饭好了再让他出来!”

胡常明比胡老太大七岁,看上去是个爽朗粗狂的庄稼汉子,实际上他还是村里的书记,是跟村长一起带着村子致富的人。

胡老太拉过大哥问道:“大哥,村办那个毛纺厂,现在怎么样?”前世的这个时间,胡常明带着村里办了个村办厂,一个小型的毛纺厂。

现在规模小,可以后,这个厂会发展成附近村里最大的村办企业,产品比国营厂的还受欢迎。

胡常明奇怪:“你怎么知道?”厂才办不久,各种设备刚备齐,正准备投入生产,对很多外村人都是保密的,怎么妹妹会知道。

胡老太也是大意了,不该这么早问他,只是看见娘家人一时兴奋忘记了,于是搪塞道:“哎,村里人来赶集说的。”

胡常明看了看周围,低声说:“你想干什么?想卖我们的货啊?”妹妹有个缝纫摊,想拓展卖毛线也不是不行。

可他又凑近更低声音说:“不行啊,咱可不能拴一条绳上,上面是有政策,万一变呢,你别想哈,过两年再说!”

前世胡常明也是这样的,自己厂里的毛纺品本是需要拓展销量的时候,可他宁可带着村里人一个一个商店的跑,也没让妹妹卖!

村办厂,是刚刚兴起的一个时兴产业,村里很多人反对,说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他跟村长一家一家游说,仍然还有很多人不信这是国家允许的!

虽然现在干起来了,前路什么样谁也不知道,万一哪天又不许了,岂不是把自己妹妹也害了!

前世厂子开了三年,真正看到市场平稳之后,胡常明才让胡老太卖他们的毛线,当时也赚钱,不过哪儿有先抢占市场的好呢?


    (http://wxgxsw.com/book/hjijgg-4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