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以后摘了就送过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4章 以后摘了就送过来!

 

胡老太也不打算瞒任何人,不跟他们讲清楚以后也没做好,这也不是什么秘密。

胡老太笑着说:“我去找了关系好的摆摊的农户,告诉他们可以把菜放在我们这里卖,价格按市价六成算,人都熟,先记账,每周结账。”

几个孩子和王大力都心生佩服,还怕没东西卖,这下就能解决了。

农户来卖菜只有集日可以来,一来还要守一天,有的嘴笨的还不敢自己来,这下对农户也好,没有日期限制,什么时候菜熟了什么时候送来,虽然价格低,可不用守一天啊。

今天胡老太跟以前相熟的都说了,大家都高兴,有几个人当场就不想摆摊了,今天背来的就可以送过来。

这对大家都是好事!

胡老太接着说:“凡是把卖菜给我们的,可以用九折的价格买铁器!今天好几个拿着走了,算付了菜钱了!”

王兴龙急了:“啊,妈,这个不让卖低价的!”他是铁厂的员工,虽然不负责销售,但这个是知道的,是不让乱价的。

胡老太白了他一眼说道:“我这不是卖,是以物换物,谁管得了,要这么算,菜价按市价算,那铁器价格还高了很多呢!”

也对啊,众人松了口气!

胡老太继续说:“铁器每个月置换的只有两千块的量,我今天也跟他们说了,如果换完两千额度了,就只能按原价买了。”

陈巧妹脑子飞转了几圈才明白婆婆的意思,这两千块的铁器是必须销售的,所以打九折跟农户换菜,但这个价格换是不赚钱的。

所以把销售任务完成后就不再卖了,恢复原价,这样后面的能赚点钱。

当然现在看来,婆婆的意思主要是为了完成两千的销售额,要这么弄,不难完成,一个是农户用菜换,他会觉得自己没花钱,二一个,毕竟便宜一些。

这样不但有菜卖,还能完成铁器的销售任务,陈巧妹知道胡老太精明,可没想到精明成这样!这么有想法,自己昨晚躺着想了半天也没琢磨出来空店怎么开张!

这些都是陈巧妹理解的,跟胡老太的想法一样,还有一点陈巧妹不知道的事,胡老太说限额,其实也是一种饥饿营销。

没限制想买就能买到,反倒没这个热情,现在能有“内部价格”就算没那么需要换个锅也得换一个了。

这一连串组合拳打下来,胡老太解决了没钱进货的问题,日常有冰袋有菜,这个店人流量是不用担心的,一定会发展成县里人气最旺的店。

可是这俩东西都赚不了啥大钱,也就仗着家里人手多,才能赚这种力气钱。

前世胡老太是可着自己消耗,重来可不这样!力气钱让他们去赚,自己还得琢磨别的。

中间的柜台还没动呢!

大家听得入了神,包括王兴龙在内,此刻都是很佩服妈妈的。

胡老太对王兴凤说:“兴凤,这两天有人来送菜你跟我一起收菜记账,多认识点人,以后这个活儿你干!”

王兴凤点点头。

这忙忙叨叨半天,也快到晚饭时间了,王兴龙和陈巧妹回家做晚饭,其他人继续守在店里。

陆续又有几个来送菜的,也都是胡老太旧相识,有的菜不新鲜了,胡老太还是收下了,今天毕竟是第一次,以后让他们送来的菜都要当天早上采摘的。

几个人都当场就结算,拿了铁器走了。

王兴邦问:“妈,这些菜码在哪里!”

有三十来斤藕,二十多斤茄子,二十多斤萝卜,西十多斤土豆还好明天可以卖!还有些绿叶菜,摆摊卖了一天剩下的,五六斤,胡老太让王兴邦绿叶菜别码了,拿回家自己吃。

王大力笑道:“要是不新鲜的都自己吃,以后哪里吃的完!”

胡老太撇撇嘴说:“就今天,以后不新鲜的菜要想办法加工成干菜再买,家里前后院那么大空着干什么,晒菜!”

啊,王大力着实是没想到,还能这样,这还真不错,不用担心赔钱了。

王大力不提醒,胡老太也是这么计划的!

过了会儿,冰袋冻起来了,几个人又理出来卖冰袋,有的人是上午买过了现在又来,看着己经有老客户了,胡老太也欣慰的笑了。

卖冰袋除了赚钱,其实更大的功能是揽客,边收钱,王兴凤边告诉大家以后这店里每天都有菜。

这种宣传力度,要不了多久,整个县城都会知道了。

几个人正忙着,进来三西个小孩,有人手里提着小篮子,有人背着个小竹筐。

为首的大孩子怯怯的问:“大妈,收杨梅吗?”

这个季节,满山的野杨梅,有的孩子会在假期去摘来卖,可野生杨梅非常酸,绿色的,跟后来培育的红得发黑的大杨梅的味道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这是很多孩子的解馋之物,可太酸了也吃不了多少,所以虽然山上的杨梅多,销量却不太好。

胡老太迎上来,看着孩子们手中的杨梅,有的人就剩了半篮了,一看就是熟的挑光了卖剩下的。

东西还是很新鲜的,胡老太就这么翻看了两下都让这杨梅激得满口生津。

虽说重生年轻了点,可也不敢吃这种酸东西,牙受不了。

胡老太笑着跟这几个孩子说:“收的!一毛钱一斤,可以吗?”

几个孩子大喜过望,暑假他们能帮家里的就是摘点野果蘑菇什么的来卖,杨梅虽然摘着痛快,可销量不好,基本上都是卖一半扔掉一半。

今天赶集本来以为也跟平时一样要扔掉了,可有人跟他们说转角大楼那个商店里可能会收。

几个人来试试,听胡老太这么说,差点欢呼起来。

虽说东西不多,可王大力还是拉着胡老太走到一边说:“这东西一夜就长虫子了,这么热的天不长虫明天也会馊的,你弄回来干什么!”

胡老太白了他一眼,没脑子主意还挺多,也不管他,自顾自的张罗着给这几篮杨梅上秤。

小孩子当然不能欠货款,当场结算,有人三毛,有人两毛,最多的一个孩子背篓里也就9斤多,胡老太给了他一块。

然后每个孩子给了一个冰袋,弯腰和气的跟他们说:“以后摘了首接送过来,别去街上守着了,背过来找那个姐姐,她给你们过秤拿钱!”说着指了指王兴凤。


    (http://wxgxsw.com/book/hjijgg-7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