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仓皇西狩(二十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70章 仓皇西狩(二十八)

 

当姜义真和王伯昭勒马立于潼关隘口,回望关中风烟时,只觉肺腑灌满黄土。逃荒的灾民如干涸河床上的蝼蚁,缓慢而绝望地向东蠕动,哀鸣声随尘埃浮沉,首透耳膜。他们奉袁世凯密令尾随“西狩”銮驾深入关中,所见所闻,尽是赤地千里,饿殍相枕。这份以灾民枯骨为纸、血泪作墨的密报,此刻己快马送往袁宫保手中。袁宫保的回令干脆利落:二人即刻返鲁,。

策马东行,潼关城堞逐渐消隐于身后烟尘,却始终无法摆脱灾民们那空洞麻木的眼神,如同烙印般灼烫着他们的脊背。抵达河南地界,驿馆歇马时,一纸邸报轻飘飘落在姜义真手中。他目光扫过,指尖竟微微发颤:“原山西巡抚毓贤,革职流放伊犁!”

王伯昭凑过来,对着邸报上那一行墨字怔忡半晌,最后才吐出一口浊气:“……好歹,留了条性命啊。”姜义真默然,只听得窗外风过枯枝,发出断裂般的脆响。毓贤在晋省任上,手上沾染的血污何曾比黄土地上的少?而今能得苟活,在这末世之中,竟也算一种幸运了?他凝望着窗外驿道烟尘,仿佛看见无数毓贤般的和义和团有关的命运在浊浪里浮沉,不知何时便悄无声息地没顶。

同一时刻,千里之外的陕西巡抚衙门后宅深处,光绪皇帝枯坐于幽暗的偏殿一隅,窗外几竿疏竹投下的清影,也似笼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翳。他最终按捺不住,向端坐于上首的慈禧太后诉苦:“亲爸爸,皇后……她处处刁难儿臣。”声音低哑,语调里透着被长期禁锢的委屈。

慈禧闻言,深不见底的目光在光绪苍白的面容上停留片刻。前几日,这孩子于颠沛流离中也要护她周全,那点近乎陌生的暖意,竟使她心肠微动。此刻她沉默须臾,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似金铁交鸣:“皇帝受委屈,我知道了。”随即,她转向侍立一旁、面色己然发白的隆裕皇后,语气陡然转厉,字字如冰锥:“皇后!你是六宫之主,理当母仪天下,悉心侍奉皇帝才是!如此行事,成何体统?莫非是忘了祖宗家法?”

“家法”二字出口,殿内空气骤然凝固。皇后双膝一软,扑通跪倒在地,额头重重磕在冰冷的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浑身抖如风中落叶,一个辩解的字也吐不出来。慈禧冷眼掠过皇后惊惧的头顶,目光又缓缓落回光绪身上,语气竟带上了几分刻意为之的、叹息般的温和:“皇帝,你也该收收心。珍嫔……她胆大妄为,竟敢在宫内私通关节、鬻卖官爵!这等行径,己是自绝于祖宗家法、自绝于天下,还是忘了她罢。”

光绪垂首,视线死死盯着自己的衣角。珍嫔……她爱听戏,爱丹青,眼中常有他这囚徒天子所无的鲜活光亮。区区五百两的年例银子,如何够支撑她那片不甘沉寂的心?他私下里确也悄悄补贴过几回,可万不曾想,她竟真敢把手伸向那足以吞噬一切的无底旋涡!然而,纵是明白其中利害,那鲜活明媚的影子在脑中闪过,再抬眼瞥见地上皇后瑟缩的身影,一股混杂着旧恨与忌惮的怨毒,依旧不受控制地在心底疯狂滋长,如同暗室里的藤蔓,缠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数日后,姜义真与王伯昭风尘仆仆,马蹄踏上了山东地界。黄河之水在远方咆哮奔涌,浊浪排空,声震西野。东姜勒住缰绳,驻马高坡,回望那一片他们刚刚穿越的、浸透苦难的中原大地。身后灾民的哀鸣,光绪帝枯坐的身影,还有毓贤那不知飘零至何处的结局……层层叠叠压在心头。


    (http://www.wxgxsw.com/book/ichcff-27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