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 章 缓进急战(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9 章 缓进急战(二)

 

俗语有云:救急不救穷。意思是说,如果某户人家急需用钱,借给他钱的前提是还的起钱,并且还会获得对方的人情。借穷则意味着对方有可能还不起,不仅有肉包子打狗的风险,还有别人因此记恨的可能。左大人此时就面临着这种情况,朝廷穷是真穷,西北的事同意了,但是就是没钱。

万般无奈之下,左大人只能想出来找洋人借钱这唯一的办法。他思来想去,决定找洋人借1000万两白银。找洋人借钱特别麻烦,他们的规矩是先要找一个信誉可靠的担保人,然后还要可以担保的事务,最后通过一系列手续签字画押。

这个担保人,左大人找到了当时是两江总督(江苏江西)的沈葆桢沈大人。沈大人作为林则徐林大人的女婿,与左大人是旧相识,同时两人也曾在东南共事过,是有交情的,这是其一。

其二,去年日本强行要登陆台湾,当时沈葆桢大人就紧急向洋人借款1000万两以准备长久的战事。虽然事后沈大人只借了200万两,但是他毕竟有过和洋人打交道的经验。

其三,沈大人辖区有整个大清最稳定收入最高的海关——江海关。虽然这个海关的账目都在洋人手里,但是如果沈大人可以出面,动用一部分海关资金,这部分资金就是最好的抵押信物。

想到这里,左大人感觉筹钱之事可行,就写了一封奏折递给朝廷,希望朝廷可以接受他的建议,让沈大人协同办理借款一事。令左大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沈大人那边,拒绝了借款一事,同时他也给出了他的意见。

第一,去年他向洋人借钱,是因为他认为台湾物产丰富,并且台湾只要可以守住,日本经不起长期的拖延,必然会撤军。只要日本撤军,台湾还可以用物产换钱,这样的情况在新疆那里并不具备。

第二,左大人要借款的数目过于庞大,洋人必然会狮子大开口。就算六大海关的收入比较稳定,可这些钱如果只是用于打仗还钱,那朝廷将无钱可用。如果朝廷无钱可用,国家等来的并不是稳定,而是崩坏。

第三,就算左大人能顺利收复新疆,没有经年累月的重建生产生活秩序,新疆这里就还是要继续亏钱。倘若十年时间,新疆再次出现叛乱或者意外,这白花花的银子钱就打了水漂,这等买卖极不划算。

左大人一听这话,气不打一处来。随后他仔细一想,现在沈大人在南洋督办海防,李大人在北洋督办海防,这俩人应该都是海防派啊。他既然是海防派,又怎么可能支持他这个塞防派?

海防塞防都是国防,说到底搞国防就是要花钱的。因为要花钱,就衍生出许多派系,各个派系都有自已的诉求。倘若钱全部花在西北或者东南,如若其他地方出了乱子,朝廷哪来的钱能支持多线作战?

国家败亡的先兆就在于朝廷没钱,没钱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收不上税、比如频繁用兵、比如大兴土木,比如骄奢淫逸……没钱穷人就会饿肚子,肚子一饿就会产生不满的情绪。如果在这种时候朝廷还要加一把火,还要苦一苦百姓,那么各种活不下去的人就会奋起反击,就会开始推动历史的变化。


    (http://www.wxgxsw.com/book/ichcff-3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