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募兵之时,左大人就嘱咐过各位将军,第一满蒙汉回皆是国人,不可互相仇视,大家共同的敌人是阿古柏、白彦虎以及其他外敌;第二他要求凡是参军的,要统一语言口令,军令一出,将士们要能听得懂;第三,提拔部分新疆回族人担任军官,一方面可以激发他们的战斗力,二来需要他们当向导给大军带路。
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除了新式武器的学习和掌握之外,语言沟通成了这支部队最大的障碍。不仅仅是各族语言之间不通,各地方言也有不同之处。为了统一口令,做到令行禁止,各位大人绞尽脑汁,想了不少办法。
最后各位大人集体商议,以湖南话为主,各营军官必须要听懂最简单的命令,然后由军官向士兵传达。在训练过程中,对于口令学得好的军官和士兵有奖励。
统一口令的过程是痛苦的,根据仲先生的日记里记载,前三个月的训练特别困难,不少军官和士兵都产生了不满的情绪,打骂成了最常见的情况。左大人一看,再这么训练下去,兵营里迟早会哗变,所以他连夜召集众将,商讨如何改变这一局面。
经过众人的汇报,左大人想起来,部分在当地通商的商人们懂好几种语言,于是请这些商人来军营里充当翻译官就变成迫在眉睫的事情。
“大人,商人重利,请他们来当翻译,是否不妥?”
“此言得之,然商人终为我大清子民。阿古柏性情残暴,在新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地人无不痛恨,恨不得生啖其肉、渴饮其血;更有白彦虎此等孽畜,竟遇破坏黄帝陵以断我华夏之根,如此恶贼逆贼奸贼,人若不除,天必灭之!明日传我将令,凡愿入营之商人,一律放行,并给一两白银!”
数日之后,不少商人来投,他们不仅组织了骡马驴子骆驼,更不要什么赏银。左大人见识到了他们的拳拳报国之心,内心深受感动,吩咐后勤官,给他们多算钱,不能亏欠他们。
自此之后,运输和翻译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训练终于步入正轨,剩下的就只是时间问题。
时间又过去一年,左大人将他的帅帐迁至酒泉,以便于他靠前指挥。他自知已无法亲至一线,便命同在此地的刘大人全权负责前线指挥,他在后方负责督运粮草,并调拨部队。
计划已定,训练已成,粮草到位,目下只等开战!光绪二年(即公元1876年)四月,大军秘密开拔,准备收复新疆。及至7月,刘锦堂大人和金顺大人会师于阜康,乌鲁木齐已近在眼前。
阿古柏收到情报后,连忙在天山布阵以防备西征军。他亲率大军,将主力放在吐鲁番、托克逊两城,并派精锐守住天山南北的咽喉——达坂城。最后他将小股部队布置在辟展、七克台方向,防止西征军从戈壁偷袭。
双方已摆开阵势,只等一声炮响,便可一较高下!
(http://www.wxgxsw.com/book/ichcff-4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