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入疆前,左大人整编了7万多人马,但其中只有2w精锐。左大人将精锐全部调拨给刘大人,后续兵马由他来调拨。
刘大人留两营在甘泉铺大张旗鼓,第三日命大军分两队在夜里直扑黄田。此地虽然有敌军硬寨,但我军势如破竹,新式火炮一轮齐射,就打破了敌方外围防御。随后骑兵断敌军后路,步兵一阵掩杀,当夜就拿下了古牧地。
本来战后还要清点战果,刘大人却下达了这么一道命令:“敌人一个不留,我不要俘虏,我只要古牧地!”
众人听罢,迅速解决掉俘虏,只留下一个营打扫战场并救治伤员,其他人继续向古牧地进发。
仲先生早已得了将令,在拿下黄田后,与另外两支步兵营和一支炮营汇合,立马向预设的伏击点出发。
此番入疆,由于是长距离奔袭作战,故左大人要求每个士兵都必须学会骑马,如果没有马也要会骑骆驼。他料想,敌人必然有大量牲畜,两条腿怎么也跑不过四条腿,要迅速解决新疆之乱,就必须保证部队快速机动。
仲先生他们混合的这支部队没多少马,这些宝贝全部用来拉炮,但是仅一晚他们就已经到达指定位置。
这一晚十分难熬,刚刚经历过首战的士兵们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他们还没休息,便马不停蹄的继续行军。
虽然西征军出征是7月的事,但是沙漠里面气候多变,早晚温差大,当夜众人只能抱团取暖。
第二日大军抵达古牧地城下,刘大人瞧见这是一座土城,城墙较厚且不低,遂下令让命兵士修筑炮台,炮台必须高过城墙。此时在乌鲁木齐的敌人得到西征军进攻的消息,便派骑兵火速往北进行救援。
刘大人的命令是,让仲先生坚守三天三夜,不得放过去一个敌人。仲先生与其他几位军官商议后,决定先节省弹药,在路上多挖陷阱,并配合绳索马车先减缓敌人行军速度。这样做可以困住少量骑兵,但是无法阻隔大军。
在勘察地形后,兵力配置如下:巩宁城往北30里有一条路直通古牧地,路口左右有坡。在坡前300步布置深坑和马车以迟缓敌军骑兵,一旦敌人冲到坡下,立马拉起多道绊马索,随后坡上的兵士向下开枪。坡后平地放置两挺蒙蒂尼机枪,以封锁敌军向北逃窜的可能。炮营布置在坡后大路后往北5000步,一旦前方敌人攻势太凶我军难以招架,便只能将敌人挡在坡下,同他们玉石俱焚!
第一波敌军很快就来了,令人没想到的是他们只有几百人。此时陷阱还没挖好,只有马车和绊马索布置好了,这股敌人还没冲到坡下,便迎头撞上一轮齐射,剩下几个跑得快的立马掉头,一溜烟跑了。
敌军虽然一触即溃,但西征军士兵战斗经验不足,没有沉住气消灭这股敌人也是事实。仲先生和其他两位军官一商量,还是要继续挖坑,准备好与敌人的大股部队进行战斗。
(http://www.wxgxsw.com/book/ichcff-4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