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淮军旧事(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章 淮军旧事(一)

 

“祝某是同治元年加入李中堂麾下,历经大小百余战,才有如今寸功傍身。而昨夜我手底下这两个,因为讨论当年左大人和李大人的海陆之争,竟然动起手来,实在是视我军法如同儿戏。今日祝某请各位做个见证,朝廷军国大事,岂容尔等置喙!给我鞭打二十,重重责罚!”

众人一听要打人,大人连忙把小孩拉到背后,试图捂住小孩子的眼,不让小孩子看。可小孩子哪见过这等场面,甚至还有几个小孩跑到前面,要抢一个好位置。

只见有一个士兵请出一条全黑短鞭,这鞭子盘起来看不见长短,士兵用力一甩,看着大概有两尺长(0.66米左右)。黄色木柄上还有一片一片的红色,看来这鞭子也是身经百战……

昨晚犯错的两个兵勇被扒光了上衣,裸着的后背上还有各种新旧伤疤。这些伤疤每一条都有自已的故事,只不过我们不知道这是光荣的还是屈辱的。

“一、二、三、四……”两个士兵轮流被抽,直到二十下打完,看他俩后背已经血肉模糊,众人被吓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把他俩抬下去,给他俩上药!”这大官先是打,后又抚,我们实在看不懂他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我们吃朝廷的饭,穿朝廷的衣,拿朝廷的饷,是为了让你们听朝廷的话!左大人和李大人哪一位不是封建大吏国之柱石,你们居然敢妄议大人们的策略,岂不是反了天了!今日我就让你们长长记性,当兵的就只管好好训练努力打仗,剩下的就只记住一条,那就是服从命令!”

这祝大人好生威风,真有些古之名将的风采,而他又曾在李中堂手底下任职,想必中堂大人更是诸葛亮一般的人物,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吧!

我从小听惯了帝王将相的故事,听他们的故事,感觉他们总是那么神秘。如今见到了祝大人这样的人物,我心中的李中堂又更加伟岸起来了。

又入夜了,二哥还是没回来,我也不想让爹娘久等,所以又出去一趟,顺着老路线去找二哥。

地窖里还是那么黑,我在进去之前先看了看四周,确认没人以后再摸黑进去。我先喊了二哥一嗓子,免得他又拿刀砍我。

今天的仲先生还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他的咳嗽变多了,而且比昨天更厉害了,但是他还依旧呆在这里。今夜也比较无聊,所以我就把早晨在庄上发生的事同仲先生和二哥一同讲了。

“祝青,呵,祝青,你还是那副老样子。”

“听仲先生的话,先生似乎是认识这个姓祝的大官了?”我感到不可思议,仲先生和祝大人是怎么认识的呢?

“当年我俩一起参加淮军,一路从安徽打到南京,也是一起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仲先生,那你也是咱大清的忠臣良将啊。”

“我不是大清的什么忠臣良将,我恨不得当年也去南京,跟着洪天王他们,把满清皇帝给打出去!”仲先生说到这里有些激动,他咳嗽的更厉害了,似乎要把肺咳出来。

“我年轻的时候,也是崇拜帝王将相的人,一听说曾大人和李大人在家乡招兵买马要去打仗,我就和祝青一起报名参了军。那年好像是同治元年,我们都是十六岁,一起瞒了家里,跟着队伍走了。”仲先生开始讲他的故事,这是他的人生。


    (http://www.wxgxsw.com/book/ichcff-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