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边防,防不胜防,各处都防,相当于都不设防,这是李大人的观点。西北方面左大人你兵强马壮,只要你一声令下收复伊犁,这便有了千秋大功;而我李鸿章不仅要守备京师,还要守备盛京,这两个地方是大清的命脉所在,岂容有失?
北洋舰队才组建不到5年,如何能够抵挡沙俄远东舰队?如果俄国人非要从海上强攻然后直逼北京,到时候京师震动,重演当年英法进军北京的惨剧,谁来负责?
左相你在新疆拥兵自重,且有钱有粮,一旦天下振动、朝廷生乱,到时候你在新疆振臂一呼,这天下到底谁说了算还未曾可知。这么一看,你左宗棠才是天下第一奸臣。
李大人真是好一张利口,能把死说成活,能把黑描成白。
左大人并不理会李大人这些言论,他的想法是,大清应该坚持长期同沙俄对抗。我们不仅要看到自已的难处,也要了解外面的真实情况。
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沙俄同奥斯曼刚刚结束第十次俄土战争,双方刚刚签署停战协议,而沙俄也在近期刚刚发行了大量国债。(第十一次俄土战争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沙俄不仅同大清有矛盾,沙俄在东欧、在中亚、在黑海,甚至在国内都有矛盾。沙俄在东欧的老对手德国和奥匈一直处于对抗沙俄的第一线;黑海的唯一出海口博斯普鲁斯海峡一直在奥斯曼掌控之下,世界名城伊斯坦布尔(以前的君士坦丁堡)坐落于此,沙俄一直想取得黑海出海权。
第三,沙俄虽然吞并了中亚浩罕国的土地(阿古柏就是浩罕国人),但当地百姓一直不服沙俄统治。沙俄同样在中亚与英国有矛盾,他们不可能派出太多兵力进攻新疆。
第四,以目前沙俄在远东的实力,他们想大举进攻并无可能。沙俄只在几个据点有兵力驻扎,要调兵增兵绝无可能。(西伯利亚铁路是苏联时期修的,这会的沙俄如果真的像调兵,无异于天方夜谭)
第五,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和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沙俄遭遇奇寒天气,农作物歉收,大量农民和工人因为活不下去了,在沙俄各地开始进行武装斗争。
第六,沙俄虽然在远东有舰队,但是沙俄舰队的核心在黑海和波罗的海方向。如果沙俄选择从海上进攻,他们想要经过苏伊士运河就绝无可能。(苏伊士运河当时是英国人在控制)黑海舰队无法进出博斯普鲁斯海峡,波罗的海舰队只能下大西洋绕好望角,如此距离,等他赶到黄海,那都是猴年马月的事了。(日俄战争时期,还真有一支舰队从波罗的海赶赴到黄海,不过那是战争开始之后一年的事了。)
综上所述,左大人认为,大清不需要怕沙俄,此时的沙俄是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如果沙俄胆敢进犯大清,则大清不仅可以出兵一举收复伊犁,甚至还可以胆子更大一点,将沙俄侵吞了的土地重新夺回来。这样不仅可以恢复故土,还能重振大清在国际上的声望和地位。
(http://www.wxgxsw.com/book/ichcff-6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