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二章买生活用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十二章买生活用品

 

踏入杂货铺,苏瑶的目光便被货架上的粗陶碗吸引。深褐色的大海碗边缘带着窑变的纹路,堆叠在一起碰撞出沉闷的声响。

“老板,来西个大海碗,六只小饭碗。再来一点盐。”苏瑶敲了敲碗沿,清脆的声音在狭小的店铺里回荡。

老掌柜从坛坛罐罐后头探出身,布满皱纹的手熟练地将碗裹进稻草,又往麻绳里塞了包粗盐:“您可算来对地方了,这海盐刚到的货,咸香得很!”

苏瑶解开荷包,数出铜钱:“再要两个大陶罐。”

看着李氏疑惑的眼神,她压低声音解释:“等会儿去肉铺买些肥膘,炼了猪油存着,炒菜香得很。”

陶罐被小心地塞进竹篓空隙,粗粝的陶土蹭着白米麻袋,倒像是给这顿丰盛的采购添了几分烟火气。

苏瑶的目光扫过墙角积着薄灰的木架,坛坛罐罐里装着暗红的酱料、棕褐的粉末,几捆扎好的干香料垂在架子边缘轻轻摇晃。

她指尖划过陶瓮表面,突然停在釉色斑驳的酱油坛前:“老板,这酱油怎么卖?”

老掌柜哈着腰掀开坛盖,浓郁的酱香混着发酵的酸味扑面而来,“客官好眼力!这是陈酿三个月的老抽,八文钱一小坛!”

“每样香料都包一小包,酱油来两坛。”

苏瑶说着掏出铜板,余光瞥见李氏攥紧衣角的手——在这世道,寻常人家连盐都省着用,何况这些金贵的调味品。

她故意抬高声调:“过日子就得有点滋味,总吃寡淡的,再好的身子骨也要熬坏!”

香料包被油纸仔细裹好,酱油坛用稻草层层缠绕,当竹篓彻底塞满时,老大挑起担子的瞬间,扁担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而空气中飘散的八角与桂皮香气,却让这满载的沉甸甸都染上了期待的味道

苏瑶见大儿子周云武肩头的扁担被压得深深下陷,青筋顺着脖颈爬进粗布衣领,忙伸手按住竹篓。

“老大,你先去镇口雇辆牛车等着。我和你媳妇再逛逛,把缺的物件补全。”

周云武下意识想拒绝,余光却瞥见老娘鬓角新添的白发——自打爹走后,这个家全靠老娘撑着,哪能再让她累着?

“好嘞,娘你们别逛太久。”

他抹了把额头的汗,糙粝的手掌在扁担上蹭出沙沙声响,“我去雇辆宽敞些的车,装得下东西,也能让您老坐着歇脚。”

说着挺首腰背,竹篓在身后晃出细碎的响动,他故意走得慢些,好让扁担的重量多往自己腿上压些,省得老娘看了心疼。

转过街角时,他听见身后李氏的低语:“娘,要不别买太多了......”

苏瑶的笑声混着街角茶楼的喧嚣飘来:“傻孩子,日子是往好了过的,该置办的不能省。”

周云武听着苏瑶的话嘴角微微上扬,晨光里,肩头的担子似乎轻了些。

李氏望着自家男人逐渐消失在街角的背影,忍不住开口:“娘,咱都买了这么多东西,还要添啥呀?”

苏瑶伸手扯了扯自己补丁摞补丁的衣袖,又瞥向李氏磨得起毛的裙角。

“你瞅瞅咱这一身,比叫花子强不了多少。如今手头宽裕了,总得像模像样过日子。”

她指尖轻轻戳了戳李氏发旧的衣襟:“小花小树都蹿个儿了,你看小树那条裤子,短得都露脚踝了。

小花的裙角磨得透了光,说是陪嫁改的,可哪有姑娘家总穿旧衣的?”

提到孩子,李氏眼眶骤然泛红——小树去年还穿着小叔子小时候时候的旧裤,裤腿卷了三道边,小花总把粗布衫往裙腰里塞,遮住磨破的袖口。

“娘知道你心里苦。”

苏瑶揽过儿媳单薄的肩膀,粗布围裙蹭过李氏手背。

“从前没钱,只能紧着过。如今有了银子,头一桩就是给孩子们做新衣裳。走,去布庄扯几匹细棉布,再挑两块花布给小花做襦裙。”

李氏捏着帕子的手微微发抖:“可、可云礼的衣服……”“云礼是读书人,自然不能让同窗笑话。”

苏瑶叹了口气,想起老三补丁叠补丁的青衫。

“等会儿也给他扯匹青缎子,再买两双软底鞋。一家人都得齐齐整整的,才算日子有盼头。”

布庄老板娘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拿起那匹粗布,轻轻抖开让苏瑶和李氏看。

说道:“大姐,这粗布啊,是今年的新料子,结实又耐穿,颜色也耐脏,最适合咱农家人做衣裳了。这布啊,十文钱一尺,您要是多买,还能再便宜些。”

苏瑶摸了摸粗布的质地,感受着它的粗糙和厚实,点点头说:“这布看着是不错,就是不知道做出来的衣裳穿着舒不舒服。

老板娘,你这儿还有没有其他稍微好点的料子,给孩子们做衣裳,想挑个柔软些的。”

老板娘连忙应道:“有有有,大姐您看这边。”说着便走到另一边的货架前,拿下一匹浅蓝色的细棉布。

“这细棉布就柔软得多,颜色也清爽,给孩子们做衣裳再合适不过了。就是价格要贵些,三十文钱一尺。”

李氏指尖刚触到细棉布的柔软纹路,听见“三十文”的瞬间,指尖猛地缩了回来。

“这、这也太贵了......”她喉咙动了动,声音轻得像怕惊醒什么,“三十文能买多少糙米呢......”

老板娘正欲开口,苏瑶己轻轻按住儿媳手背。

“小花小树都长到抽条的年纪了,”指尖在细棉布上出沙沙声响,“粗布穿着磨皮肤,去年小树后颈都捂出疹子了,你忘了?”

李氏睫毛剧烈颤动,想起儿子挠破衣领的模样,喉间泛起苦涩。

苏瑶乘势转向老板娘:“这蓝布来两丈,给小树做外衫。另外一匹粉色的也来两丈给小花。”

见李氏要开口,她又补了句:“云礼那身青衫补丁太显眼,扯丈半青缎子——对,就柜台顶那匹暗纹的。”

老板娘笑得眼尾细纹都舒展开来,量尺在布匹间游走如灵蛇。李氏盯着那匹售价五十一尺的青缎子,掌心沁出薄汗。

忽然听见婆婆压低的声音:“钱是死的,人是活的。孩子抬头做人的底气,比十斤白面金贵多了。”


    (http://wxgxsw.com/book/j0fehe-1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