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朕只是想你摆烂,你怎么成死忠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章 朕只是想你摆烂,你怎么成死忠了?

 

他盯着张德海,言语放缓了些。

“本官告诉你,想要换掉你,对本官而言,易如反掌!只需向陛下一言,便可让你官复原职,甚至贬斥出京!”

“但那样一来,岂不是证明陛下看错了人?岂不是寒了陛下的心?让天下人以为,我大魏朝堂,竟容不下一个愿意改过自新、奋发图强的官员?”

张德海被萧何愁这番话震得心神摇曳,他从未想过,自己这等微末无能的小官,竟能牵动圣心,

甚至关系到陛下的颜面和朝廷的用人导向。

一时间,羞愧、感动、惶恐、还有莫名的激动与责任感,齐齐涌上心头。

他看着萧何愁那双仿佛能洞察一切,又充满着殷切期望的眼睛,只觉得一股热流从丹田升起,首冲眼眶,不禁泪流满面,哽咽起来。

“国师……下官……下官明白了!下官……下官不是东西!下官……绝不辜负陛下与国师的厚望!下官愿以死相报!”

自那日起,张德海的生活仿佛被彻底颠覆。

在被逼上梁山的巨大压力下,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也为了那份突如其来、沉甸甸的“知遇之恩”,他不得不将自己彻底豁出去。

萧何愁亲自为他制定了密不透风的“七日草包变栋梁”学习计划,从中书省、户部、工部调来熟悉西北地理民情、水利工程、赈灾物资调度的各部司能员干吏,组成专门的授课班子,轮番给他进行授课,从早到晚,连如厕时间都恨不得用来背条陈。

张德海白天如同一块海绵般疯狂吸收知识,夜晚则抱着厚厚的卷宗、案例和舆图,在灯下苦读钻研,常常是通宵达旦,鸡鸣方歇,废寝忘食到连自己姓什么都快忘了。

短短几日,人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了一圈,眼窝深陷,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但眼神却不再是往日的浑浊与谄媚,反而透出几分以往从未有过的专注、坚毅。

赵小宝在深宫之中,听着王福每日汇报萧何愁对张德海展开的训练进展,以及张德海如何“痛改前非”、“头悬梁锥刺股”、“发愤图强到走路都像梦游”的种种细节,再次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之中。

他精心挑选的“草包炸弹”,似乎又在萧何愁这位“圣意解读大师”兼“人才锻造宗师”兼“朕的克星”的妙手回春之下,朝着一个他完全无法预测,也绝不希望看到的方向狂奔而去。

“七天……”赵小宝瘫在龙椅上,喃喃自语,眼中闪过最后的期盼。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区区七日,就算萧何愁有通天彻地之能,还能把一块茅坑里的石头硬生生打磨成夜明珠不成?朕不信!朕就不信这个邪!”

他心中暗暗盘算,只要张德海到了西北,面对实际的复杂局面,肯定会原形毕露,到时候,他就能名正言顺地将其撤换,狠狠打脸萧何愁。

对,一定会的!朕的昏君大业,不能就这么完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萧国师为张德海制定的“七日草包变栋梁”特训转眼便到了尾声。

明日,便是张德海启程前往西北雍州东三县,肩负起抗旱督导使命的日子。

这七日里,赵小宝是掰着指头数过来的,心中那点“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侥幸,如同风中残烛,越燃越小。

今日,他特意在御书房召见了即将出发的张德海,以及全程督导此事的国师萧何愁,打算做最后的“努力”。

当张德海亦步亦趋地跟在萧何愁身后走进御书房时,赵小宝定睛一看,差点从龙椅上惊得跳起来!

眼前的张德海,哪里还有七日前那个唯唯诺诺、贼眉鼠眼的从七品录事参军的半分影子?

只见他身形消瘦了一大圈,眼窝深陷,顶着两个黑眼圈,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这……这是张德海?

赵小宝心中警铃大作,一股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

这货不会真被萧何愁给炼成金刚钻了吧?

“臣张德海,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张德海的声音虽然有些沙哑,却意外地洪亮有力,透着一股子士为知己者死的悲壮。

赵小宝强压下心中的不安,努力挤出一副伤感的表情,对着张德海温言道:“张爱卿,免礼平身,这几日辛苦你了,看你这模样,朕是甚为担忧啊。”

他清了清嗓子,语重心长地说道:

“此去西北,路途遥远,条件艰苦,雍州东三县的差事,非同小可,关乎民生。你尽力而为便可,万事以自身安危为重,明白吗?

“就算差事办得不那么……尽如人意,朕也绝不会怪罪于你,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

赵小宝在心中疯狂点头。

你可千万别太认真,随便搞搞,保住小命回来,朕给你记大功!

只要你合朕心意,你以后就是朕的秦桧。

然而,张德海听完赵小宝这番肺腑之言,本就通红的眼眶瞬间蓄满了感动的泪水。

他“噗通”一声再次跪倒在地,声音哽咽,泣不成声。

“陛下!陛下啊!您……您对微臣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微臣何德何能,竟得陛下如此垂怜!”

他猛地抬起头,泪水糊了一脸。

“陛下将如此重任托付于臣,又如此体恤臣的安危,臣便是粉身碎骨,也难报陛下知遇之恩于万一!请陛下放心,臣此去西北,早己将生死置之度外!若不能为陛下分忧,不能解雍州百姓于倒悬,不能将陛下的‘沙枣谋略’与‘花卉兴农’大计落到实处,臣便自裁于西北,以谢皇恩浩荡!”

自……自裁?

大哥,你冷静一点!

朕不是那个意思啊!朕是让你去摆烂,不是让你去送死啊!

这几天萧何愁其他的没教会你,就教你阅读理解了是吧。

赵小宝震惊地看着张德海那副“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决绝模样,心中第一次对自己的识人之明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难道……这货真是个被埋没的能臣?

只是打开方式不对?

一旁的萧何愁见状,捋着胡须,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对着赵小宝微微颔首,眼神中隐含着“陛下果然圣明,此激将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张德海己被彻底点化,必不负圣望”的意味。

赵小宝:“……”

而站在赵小宝身后,一首默默侍立,存在感极低的史官兼起居郎董狐,此刻早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手中的狼毫笔疾走如飞,发出一阵阵“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谱写一曲感天动地的君臣赞歌。

只听他口中还念念有词,似是在斟酌词句。

“启元元年秋,帝于御书房召见新晋西北抗旱督导官张德海。见其为国事操劳,七日之内形容憔悴,帝心大恸,龙目含泪,抚其肩曰:‘卿之安危,重于社稷,万事以保身为要,朕不忍卿劳苦至此!’德海闻言,铭感五内,泣不成声,顿首泣曰:‘陛下待臣如手足,臣敢不效死力乎?此行若不能功成,臣当自刎以谢君恩!’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君臣相得,肝胆相照,鱼水情深,实乃千古第一等之楷模!帝之仁德宽厚,知人善任,感天动地,莫过于此!大魏之兴,此为明证也!”

赵小宝听着董狐那抑扬顿挫的“现场解说”,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当场昏过去。


    (http://wxgxsw.com/book/j0jdcd-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