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国师热泪盈眶:陛下仁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章 国师热泪盈眶:陛下仁政……

 

萧何愁动了。

在所有大臣惊骇欲绝、以为国师也要加入“死谏”行列的目光中,萧何愁快步出列,走到殿中,对着龙椅上的赵小宝深深一躬。

他抬起头,脸上非但没有惊恐,反而带着一种近乎神圣的光彩,声音因极度的激动而微微颤抖:“陛下!陛下圣明!此举,此举乃远迈前朝,泽被苍生之旷世仁政啊!”

仁政?旷世仁政?!

朕他娘的是要败国啊!

萧何愁仿佛没有看到年轻陛下脸上那瞬间的扭曲,他双目之中,竟隐隐有泪光闪动,语气更是激动到无以复加。

“微臣……微臣万万没有想到,陛下竟有如此魄力与远见!税赋减半,藏富于民,看似国库一时之损,实则是高瞻远瞩,放水养鱼,利在千秋万代之大策啊!”

他这一开口,原本己经准备好一起痛哭流涕,或者慷慨陈词死谏到底的众臣,都愣住了。

户部尚书何永更是张着嘴,眼泪还挂在腮帮子上,一时忘了往下流。

萧何愁转向众臣,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洞察与激情,开始了他那标志性的“萧氏解读法”。

“诸位同僚,你们只看到了税收减少,却未曾想过,这背后蕴含的无穷生机!税负减轻,则百姓手中余钱必然增多!民有余钱,则或用于日常用度,或用于扩大营生,此乃‘振民用,活市井’之第一层深意!”

“商家成本亦随之降低,货物价格自然更易为百姓所接受,无论是本地交易,还是远途贩运,皆能因此受益,市场必将呈现前所未有的活跃之态!此乃‘通商贾,畅货殖’之第二层妙用!”

“如此一来,商贸繁荣,百姓富足,我大魏子民人人有业可操,家家有余粮可存。国家税收虽短期内有所减少,但长远来看,民富则国强,这‘税基’——也就是可供纳税的财富总量,必将空前壮大!届时,即便税率减半,国库的岁入,反而会因为这经济总量的极大提升,不降反增,甚至远超往昔!此乃‘固邦本,内生财’之至高境界!”

“陛下此举,是将‘利民’与‘富国’这两者,以如此惊天动地之手笔,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啊!”

赵小宝听得一愣一愣的。

还……还有这种操作?

我只是想让国库空空如也,让官员发不出俸禄,军队断了粮饷,怎么听萧何愁这么一说,又成了大好事了?

这老狐狸的嘴是开过光的吗?

萧何愁越说越是兴奋,仿佛己经看到了大魏王朝在他口中描绘出的那片繁荣盛景。

他双眼放光,甚至当场抛出了一系列让在场所有饱读诗书的大臣们都感到既新鲜又似乎蕴含无穷智慧的词汇。

“陛下此策,实乃‘以退为进,涵养国力’之神来之笔!短期之‘舍’,是为了长远之‘得’!此乃真正的‘开源’之道,非是寻常的搜刮民脂,而是‘培植根本,引水流长’!更深一层,当万民丰足,百业兴旺,我大魏内部便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内生之力’,纵使外部风云变幻,亦能安如磐石,此乃‘强基固本,经世安邦’之不二法门啊!”

他一番话说得是抑扬顿挫,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像是带着千钧之力,砸在众人的心坎上。

原本跪在地上,哭天抢地,以为大魏要完的户部尚书何永,此刻己经止住了哭泣。

他先是茫然,而后是思索,渐渐地,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老脸上,惊恐之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恍然大悟。

随后呆呆地看着萧何愁,又抬头望向龙椅上那位面无表情(实则内心崩溃)的年轻陛下,眼神中充满了劫后余生般的庆幸,以及对“圣心独运”的无限崇拜。

“原来……原来如此!”何永喃喃自语。

“陛下……陛下之深意,臣……臣愚钝,又险些误解圣意,罪该万死!”

其他大臣们,也纷纷从最初的震惊和恐惧中回过神来。

在国师的解读下,这荒唐无比的“税赋减半”,此刻听起来……竟然……好像……真的是那么个道理?

是啊,百姓手里有钱了,肯定会花啊!

东西卖出去了,商人赚了钱,自然会缴更多的税啊!

虽然税率低了,但缴税的人多了,缴税的基数大了,总收入说不定真的会增加?

一时间,殿内气氛大变。

方才还是一片愁云惨雾,此刻却像是拨云见日一般。

赵小宝心中警铃大作,眼看着局势又要朝着他最不希望的方向发展,急忙开口,试图将这己经脱缰的野马拉回来。

“咳,国师所言,确有几分道理。但……但是税收减半,国库即刻空虚,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许多正在兴建的国家工程,如河道疏浚、边防修葺,以及百官俸禄、军士粮饷,这些迫在眉睫的开支,又该如何应对?”

他就不信,饭都吃不上了,萧何愁还能画出什么大饼来!

然而,他还是低估了萧何愁这位“脑补帝”的决心与行动力。

萧何愁几乎是立刻接口,语气坚定无比,充满了为君分忧的赤胆忠心。

“陛下放心!臣等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既然陛下己为我大魏万世基业定下如此高瞻远瞩之国策,臣等自当竭尽所能,辅佐陛下,将此仁政落到实处!”

他环视一周,目光炯炯地看着同僚们,声音铿锵有力。

“臣恳请陛下恩准,由户部牵头,联合各部,即刻商议‘开源节流’之具体方略!一方面,严查贪腐,追缴欠款,颗粒归仓;另一方面,精简用度,非急要之开支,一律暂缓!绝不让陛下的这项万世仁政,因钱粮短缺而受到丝毫影响!定要让天下万民,尽早沐浴陛下恩泽,使我大魏国祚绵长,名垂青史!”

“臣等附议!”

“臣等愿为陛下分忧,万死不辞!”

何永第一个反应过来,再次跪倒,这次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

其他大臣也纷纷跪倒,山呼万岁,表态支持,声音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干劲与使命感。

赵小宝:“……”

完了。

又双叒叕被这老狐狸给带到沟里去了!

而且这次,好像比以往任何一次,都陷得更深,更彻底!

看着下方群情激昂、仿佛打了鸡血一般的文武百官,赵小宝只觉得眼前一阵发黑,心中那条通往“昏君乐园”的康庄大道,似乎又被萧何愁领着这帮“卷王”大臣们,给硬生生地铺成了通往“千古圣君”的光明坦途。

他,赵小宝,大魏皇帝,启元二年春,再次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昏君泪满襟”。

朕的昏君之路,为何就如此坎坷啊!


    (http://wxgxsw.com/book/j0jdcd-2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