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旱就旱呗,朕的沙枣可不能耽误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章 旱就旱呗,朕的沙枣可不能耽误了!

 

群臣屏息,都以为陛下要说出什么为难之处,或是对国库空虚表示忧虑。

户部尚书何永更是紧张地攥紧了笏板。

然而,赵小宝接下来的话,却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浪,不,是万丈高的惊涛骇浪。

“只是。”赵小宝嘴角勾起一抹自以为潇洒不羁,实则在旁人看来无比欠揍的笑容。

“朕近日偶有所闻,说那西北之地的沙枣,甘甜无比,风味绝佳,尤其是大旱之年的沙枣,因水分尽失,糖分凝结,更是沙枣中的极品,堪称人间美味,吃上一口,赛过神仙。”

他咂了咂嘴,仿佛己经品尝到了那极致的甜美,眼中甚至闪完全无视了底下大臣们逐渐僵硬的表情。

“朕在宫中,山珍海味也算尝过不少,唯独这传说中的‘旱年沙枣’,却未曾有缘一品。如今听闻西北将有大旱,这不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吗?”

金銮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大臣们面面相觑,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问题。

国师刚刚还在痛陈西北大旱的惨状,陛下转头就惦记上了沙枣?还是大旱之年的极品沙枣?

赵小宝对这死寂的氛围非常满意,认为这是自己“昏君”言论起效的绝佳证明。

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这个皇帝,不关心民生疾苦,只在乎口腹之欲!

于是,他再接再厉,用更加轻松愉悦的语气说道:

“既然西北要旱,依朕看,那就让它旱得更彻底一些嘛!如此一来,沙枣才能更甜,风味才能更独特,对不对?至于那赈灾之事……唉,国库不是也空虚嘛,何尚书刚才都快哭了。我看,赈灾之事,不急,不急。当务之急,是先让朕尝尝那极品沙枣。诸位爱卿,可有办法替朕弄些最新鲜、最顶级的旱年沙枣来?若能办成此事,朕必有重赏!”

“轰——!”

赵小宝话音刚落,金銮殿内彻底炸开了锅。

“荒唐!简首是荒唐至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气得浑身发抖,指着龙椅上的赵小宝,想骂却又顾忌君臣之礼,憋得满脸通红。

“陛下!西北大旱,将有百万灾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您……您怎能只想着区区口腹之欲啊!”兵部尚书是个首性子,当即出列,痛心疾首地喊道。

礼部侍郎更是捶胸顿足:“呜呼哀哉!国之不幸!民之不幸啊!”

户部尚书何永,本就因国库空虚而愁眉不展,此刻听闻皇帝这番惊世骇俗的言论,只觉得眼前一黑,天旋地转,双腿一软,若不是旁边同僚眼疾手快扶了他一把,他险些当场“殉国”了。

饶是如此,他也己经面无人色,嘴唇哆嗦着,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只是用一种看败家子的绝望眼神望着赵小宝。

“陛下三思啊!”

“请陛下收回成命!”

“万万不可!此举必将寒了天下臣民之心啊!”

一时间,殿内哭谏声、痛斥声、惊呼声此起彼伏,群情激愤,仿佛要将这金銮殿的殿顶掀翻。

几个年轻的言官更是激动地跪伏在地,以头抢地,声泪俱下,恳请皇帝以百姓万民为念。

赵小宝稳坐龙椅,看着底下这乱糟糟的场面,心中却是乐开了花。

成了!成了!这下昏君的名头跑不了了!

看看这帮老家伙气的,脸都绿了!等他们缓过劲来,肯定要联名上奏,痛陈朕的十大罪状,然后废了我这个昏君!

他甚至己经开始美滋滋地幻想起来:被废黜之后,朝廷总得给他个王爷当当吧?封地不用太大,有个山清水秀的小县城就行。

到时候,他就在封地里盖个小院,娶几个老婆,种几亩薄田,再养一群鸡鸭鹅。

每日睡到自然醒,吃过早饭就去田里溜达溜达,看看庄稼长势,逗逗小猪小鸡。

中午回来,让厨子做几个农家小菜,再温上一壶小酒,自斟自饮,岂不快哉?

下午就搬个躺椅在葡萄架下乘凉,看看闲书,听听小曲儿。

晚上嘛,早早睡下,养足精神,第二天继续享受这神仙般的日子!

没有早朝,没有奏折,没有那些累人的军国大事,更没有太后盯着,这才是人生啊!

“沙枣,沙枣,你可真是朕的福星啊!”赵小宝在心里给沙枣记上了一大功。

然而,就在这满朝文武或愤怒、或悲戚、或绝望的目光交织中,唯有一人,与众不同。

当朝国师萧何愁,此刻并未像其他大臣那样义愤填膺。

他站在文官队列之首,眉头紧紧锁起,深邃的目光凝视着龙椅上那位看似荒唐不经的新皇,陷入了深沉的思索。

与其他大臣的愤怒与不解不同,萧何愁那双仿佛能洞察世事的眼眸中,没有鄙夷,没有失望,反而闪烁着一种……一种试图破解谜题的光芒。

“陛下此言,看似荒谬绝伦,不合常理……”萧何愁在心中默默分析。

“然,陛下昨日初登大宝,便感召神州气运,龙威过盛,此乃天纵之姿。今日又语出惊人,莫非……莫非这其中另有深意?”

他想起先帝在世时,也曾有过一些看似荒诞的举动,事后却证明是深谋远虑。

新皇虽年轻,但毕竟是真龙天子,岂会真的如此肤浅,只为一口沙枣而置万民于不顾?

“沙枣……大旱……旱得更彻底一些……”萧何愁反复咀嚼着这几个词,脑中灵光一闪。

“陛下说,赈灾之事不急,当务之急是沙枣……这‘不急’二字,或许并非真的不急,而是另有所指?而这‘沙枣’,难道是某种暗喻?”

萧何愁越想,眼神便越亮。

他觉得,自己似乎触摸到了什么关键点。

陛下昨日龙体不适,今日又言行反常,定然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这必然是对臣子们的考验!

考验他们是否只看到表面现象,还是能洞悉深层含义!

是的,一定是这样!

陛下是在用这种看似荒唐的方式,来点醒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大旱之年,沙枣更甜,是因为沙枣这种植物本身就极度耐旱,能在酷烈的环境中生存并结出果实。

陛下提及沙枣,莫非是在暗示,要从西北那些耐旱的作物入手,寻找解决旱灾的长远之计?

或者,陛下是想通过“沙枣”这件小事,来考验地方官吏的执行能力和应变能力?

看看谁能在这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中,既能满足圣意,又能兼顾灾情?

“旱得更彻底一些……”萧何愁继续深挖,“这难道是在说,要认清旱灾的严峻程度,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从而制定出最周全的应对之策?”

想到这里,萧何愁只觉得豁然开朗,一股智珠在握的豪情油然而生。

他看向赵小宝的眼神,也从最初的审视,变成了深深的敬佩与了然。

“高!实在是高啊!”萧何愁在心中赞叹。

“陛下此举,看似昏聩,实则蕴含着大智慧!以沙枣为引,点出抗旱之本,又借此考验臣子之心性与能力,真乃一箭双雕,不,是一箭三雕之妙计!”

就在赵小宝还在龙椅上美滋滋地盘算着自己被废后的美好生活,甚至开始琢磨是养芦花鸡还是乌骨鸡的时候。

国师萧何愁突然排众而出,快步走到丹陛之下,对着龙椅上的赵小宝,深深一揖,语气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钦佩:

“陛下!微臣……微臣明白了!”

“嘎?”

赵小宝脸上的得意笑容瞬间僵住,如同被点了穴道一般,保持着一个嘴角微微上扬的古怪表情。他脑海中那些关于养猪种菜、悠闲度日的彩色泡泡,“嘭”的一声,碎了一地。

他茫然地眨了眨眼,看着下方神情激动的萧何愁,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祥预感。

“明……明白了?”


    (http://wxgxsw.com/book/j0jdcd-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