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梓晨也喝了口茶,认真道:“巫老推举,百姓票拟,此人定然能力不俗,我也是信的过巫老的。
可还是需要考较一二。毕竟您这个位置是华夏副统领,我又时常闭关修炼。华夏的重担这个人是否扛得起。”
随即左梓晨让人去请“田齐”,自己又和巫老喝起茶来。
约莫半刻钟,田齐到来。看到我与石像无异,便道:“学生理学门人见过紫薇真君!”
左梓晨望着这个中年汉子,五官棱角分明,眼中俊俊有神,神情不卑不亢,认真道:“何为理学,如何治国,如今华夏最缺的是什么?”
田齐一脸严肃,郑重地说道:“理学,乃是一门探究事物本质、追求真理的学问。
它强调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研究,来达到格物致知的目的。
在理学的范畴中,我们深入探讨力的运用,并通过不断的实验和实践,成功地制造出了先生书中所描述的水车。”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兴奋和自豪,继续说道:“这种水车的出现,将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变革。
它不仅能够大大减少人力的投入,还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无论是用于灌溉农田、拉动磨坊,还是用于断铁等各种领域,水车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田齐稍作停顿,接着说道:“此外,理学中还有炼制肥皂的方法。
这一技术的掌握,将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而在天文学方面,理学更是涵盖了众多的理论和知识,让我们对气象,西时,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最后,田齐总结道:“可以说,理学包含了百家的理论和智慧,但它的最终目的始终是为了便民。
通过对理学的研究和应用,我们能够不断地改善人们的生活,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左梓晨微微点头:“你对理学的认知己经达到极深的造诣。以后一定要注重理学的发展。你继续回答我的第二问。”
田齐面带微笑,微微颔首,向左梓晨施礼后说道:“在我尚未踏足华夏这片土地之前,对于治国理政的理念,我曾持有一种颇为狭隘的观点。
那时的我认为,治理国家应当采取愚民政策,通过建立严格的阶级制度来巩固政权。
然而,当我亲身来到此地,目睹了真君所推行的民主选举制度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之前的想法大错特错。”
他稍作停顿,接着说道:“在书院的学习生活中,我更是收获颇丰,对国家治理之道有了更为深刻的领悟。
我逐渐明白,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并非取决于皇权的威严或者改革的力度,而是在于其人民的力量。
唯有激发民众的创造力,激发他们对国家的热爱之情,方能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田齐的语气越发坚定,他继续阐述道:“因此,我们应当将官员的角色明确定位为人民的公仆,而首领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人民公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一个民族的内在潜力。
当然,要想真正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怀,还需要一种强大的凝聚力,一个共同的信仰。而在华夏,真君无疑就是这个国家的信仰所在。”
左梓晨听完田齐的话,微微发愣。
古人还有这么聪明的吗,学习能力这么强,这田齐,真是个人才。心里想道。
随即欣慰的道:“你且说说第三问?”
(http://www.wxgxsw.com/book/jc0ded-4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