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章 李云的家底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九百六十章 李云的家底

 

次日,一身蓝色袍服的李苍,手持天子令牌,堂而皇之的离开了皇城。

他自小在皇城长大,从小到大,只有祭天祭祖,或者有什么事情的时候,他才能够离开皇城,这一次,终于正经的踏出了皇宫。

这位有些瘦弱的三皇子,走出皇城门口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皇城,半天没有动弹。

这一次离开皇城,看起来稀松平常,但是从一次开始,往后他在皇城里居住的时间就会越来越短,再以后想进一次皇宫见母亲,恐怕都要跟父亲请旨意了。

就在这位三殿下出神的时候,一个低沉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殿下。”

李苍回头一看,只见一个三十岁出头的汉子,站在自己身后,这汉子也是一身常服,皮肤略有些黑,模样周正。

李苍自小长在深宫,与人接触的机会不是很多,有些愣神,问道:“你是?”

“卑职孟岩。”

这汉子抱拳说道:“在羽林卫杨侯爷手底下当差,卑职奉命,最近这段时间,随身保护殿下的周全。”

“羽林卫…”

作为皇帝陛下的儿子,李苍自然知道羽林卫,也知道羽林卫的将军,是自己父亲的死忠杨喜,听了孟岩的话,他只是下意识点了点头,然后淡淡地说了一句。

“有劳了。”

说完这句话,李苍看了看附近不远处孟岩准备好的马车,默默说道:“走罢,我们去南阳王府。”

孟岩应了一声,连忙低头道:“殿下请。”

二人一前一后,一直走到马车前,李苍已经快要上车了,突然想起来一件事,他回头看了看孟岩,皱着眉头思考了好一会儿,才若有所思:“你是…孟家人?”

孟岩笑着说道:“卑职姓孟,当然是孟家人。”

李苍盯着他,追问道:“是青阳侯孟将军的那个孟家。”

孟岩叹了口气,犹豫了一下,才苦笑道:“卑职是个不成器的,不敢跟青阳侯相提并论。”

当年河西村之变,孟家孟青这一辈,只留下了三个男丁,分别是孟海,孟青,还有眼前这个孟岩。

前两位自然不必多说,托两位兄长的福气,孟岩在军中十几年,前两年被调任禁军羽林卫,在杨喜手底下当差,如今已经是羽林卫里排的上号的人物了。

听了孟岩的话,三皇子直着身子拱手道:“方才失敬了,论辈分,我还得称孟将军一声叔父。”

“可不成,可不成。”

孟岩连连摆手,正色道:“殿下遇到卑职那两位兄长,怎么称呼在殿下,但是跟卑职这般称呼,是万万不成的。”

他低声道:“卑职与陛下之间,无有这等情分,叫出来,平白低了殿下的身份。”

李苍想了想,犹豫了一下,伸手拍了拍孟岩的肩膀,开口道:“偏劳孟将军了。”

于情于理,他的确不应该以叔父称呼孟岩,孟岩远远没有到这个资格。

事实上,身为皇子,真正在法理上能让他以叔叔称呼的,只有晋王李正一个人,其余朝廷里的“叔辈”,都是他们与天子之间的情分。

孟岩,够不上这个情分。

李苍上了马车之后,孟岩亲自给他当车夫,一路把他送到了南阳王府门口,到了王府门口之后,他又把李苍迎下车,开口说道:“我在这里等着殿下,杨侯爷交代了,这段时间殿下不回宫里住,住处卑职已经安排妥当了,晚间卑职接殿下去住。”

李苍应了一声,对着他微微点头,然后迈步走向了南阳王府,此时薛家也知道他今天会来,早有长孙薛圭在门口迎接他,见到薛圭之后,李苍上前拱手行礼,微微低头道:“见过兄长。”

他不称呼表兄,是因为他出身不行,与薛家…其实还差了点意思。

薛圭连忙抱拳还礼,笑着说道:“殿下总算到了,我二叔已经等候殿下许久了,殿下快快请进。”

李苍抬头,看了看已经门户大开的南阳王府。

他心里清楚,这不是他这个还没有封爵的皇子的脸面,而是他父亲的脸面。

一路进了薛家之后,李苍先是去探望了病床上的薛老爷,到了中午又在薛家吃了顿饭,一直到下午,薛放才带着他离开了薛家,上了薛放的马车。

马车一路不停,一直来到了城外的琉璃厂。

进了琉璃厂之后,早有宫人在这里等候,薛放轻车熟路的,带着李苍一路来到了琉璃厂内部办公管事所在。

这里是一座院落,一眼看去,可以看到两层高的小楼,走到门口,李苍就看到了几个明显是宫人的太监,等到他们靠近,这几个宫人将他们拦了下来。

薛放回头看了看李苍,开口道:“殿下,他们要看陛下给你的令牌。”

李苍连忙取出令牌,这才一路进入了这座院落,等进了里屋,李苍见到一个个架子,架子上摆满了厚厚的册子。

“这些都是琉璃厂这些年的账目。”

薛放看了看李苍,笑着说道:“这些宫人,都是陛下派来的,时常到这里来核实账目。”

李苍左右看了看,取下一本账目,找了张桌子坐下,一页页翻看。

这是一本章武六年的账目,记得详实清楚。

薛放就坐在他对面,静静的看着他。

这位三皇子翻看了许久,才抬头看着薛放,喃喃道:“我竟不知道,家里还有这么大的产业。”

他左右看了看,又说道:“也从来没想过,武功盖世的父皇,对这些东西,竟然这么上心。”

薛侯爷不紧不慢的说道:“从当年在江东的时候,陛下的各处产业,就已经开始运作了,比如这琉璃厂,如果算上金陵那一座,它的年岁应该与殿下相差不大。”

“而单单是这两座琉璃厂。”

薛放轻声说道:“去岁一年时间,就能给内帑,带来差不多两百万贯的收入。”

李苍瞪大了眼睛,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一年…两百万贯!

这是什么概念!

去岁,朝廷的岁入,单单算铜钱的话,恐怕不会比这个数目多多少!

当然了,粮食,绢布,棉纱这类,要另外计算。

即便如此,这些钱几乎是朝廷一年收入的一成左右了!

薛放看着李苍的表情,笑着说道:“陛下说,如果殿下合适做这个,将来琉璃厂的一部分干股,可以分给殿下,哪怕分给殿下一成。”

“殿下将来,也是新朝最富裕的王爷了。”

李苍愣了愣神,才低头看了看手里的账目,问道:“侯爷,我听说您这些年,一直在做粮食生意,您做粮行,也这般挣钱吗?”

薛侯爷沉默了片刻,叹了口气道:“原本是可以这么挣钱的。”

李苍挠了挠头,有些不解。

“但实际上,粮行挣钱很少,有些年头还是亏的。”

薛侯爷两只手拢在袖子里,笑着说道:“去年,还从琉璃厂这里支用了一些。”

三皇子若有所思,随即似乎明白了什么。

薛放看着他,继续说道:“我那个粮行,根本用意不是为了挣钱,而是…而是为了平恒粮价,因此经常要高买低卖。”

“没亏太多钱,已经不错了。”

说到这里,薛侯爷看着李苍,继续说道:“除了琉璃厂,陛下还有别的产业,这些年我都或多或少经手过,这几天我带殿下一一看过。”

“等殿下熟悉了,就可以开始接手其中事务了。”

薛侯爷看着李苍,笑着说道:“殿下要多用些心思,往后说不定就能从陛下的内帑里分钱了。”

三皇子连连点头,他又翻看了几份账目,随即看着薛放,感慨道:“这琉璃厂真是了不起,整个洛阳城,恐怕也就只有铸币司,比这里更挣钱了。”

薛放回头看了看他,想了想,然后纠正道:“不。”

“铸币司…”

“没有这里挣钱。”


    (http://wxgxsw.com/book/jcajc-104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