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是一个月过去,时间来到了章武九年的腊月。
谋刺案,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月时间,一个月时间里,九司以及朝廷里的相关衙门,来来回回把京城里跟这个案子能扯得上关系的人,都查了一遍。
不能说完全没有收获,但是收获并不多,远没有到能掀起大案的程度。
三个刺客之中唯一一个活口,供认出来的五个同谋,九司与刑部一起,倒是抓了三个疑似者,但是还没有拿到,这三人就已经服毒自尽。
另外两个,则是一直没有下落。
至于朝廷里那些刺客的“内应”,一个月时间下来,刑部跟京兆府都没有查到什么,不过九司却是捉住了几个要紧的人物。
其中,有洛阳县县衙的官员,以及京兆府的官员,不过品级都不是很高,只在七品八品。
再高的官员,就没有什么线索了。
当然了,这种大案,不可能一个月两个月就结束了,可能要查上一两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够结束,一个月时间…
只不过是刚刚开始。
九司也需要时间,一点一点摸索,把最后那些人给统统揪出来。
此时,依旧是甘露殿里,皇帝陛下翻看着九司递上来的阶段性成果,认真看了一遍之后,才摸了摸下巴,嘀咕了一句。
“陈王?”
“是。”
刘博微微低头道:“这人是武周近支之一,论起来,应该是陈留王的堂叔,他受封陈州,早年在陈州很是威风。”
“臣专门去查了一下军中的记录,当初江东军攻陈州,陈州刺史刘知远开城投降,并献上陈王府给陛下居住。”
刘博看了看李云,继续说道:“是时,陈王府上下,因罪被抄斩。”
“陈王不知所踪。”
皇帝陛下揉了揉眉心,想起来了陈州故事。
当年在陈州,因为进攻中原很顺畅,李皇帝也在陈州享乐了一段时间。
那个时候,刘知远送给了他十来个美人。
当时,李云并没有放在心上,也没有计较自己到底住在哪里,现在回头一想,似乎的确是住在陈王府里。
在陈州享乐那段时间,有没有睡过陈王府的郡主…李云都已经想不起来了。
不过,陈王府并没有被灭门,他们见事情不对,一部分要紧的人已经提前离开了陈州,要不然当时控制陈州的,就不一定是刺史刘知远了。
“想起来了。”
皇帝陛下笑着说道:“当年就是在陈州,一番胡闹,才有了我那三郎。”
刘博低头道:“陈王偃旗息鼓了好几年时间,最近几年才似乎有了一些活动,但是一直很隐秘,连九司都没有察觉,这一次被抓的两个人,都已经供认了这个陈王武珩。”
“臣已经调动了河南道的人手,开始追查这个陈王,以及其所属势力的下落,不过他们活动太隐蔽,应该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才能查出一个大概。”
李皇帝摆了摆手,笑着说道:“这个事情倒不用太着急,慢慢来就是了,说白了,就是一群亡国之辈,在暗地里阴戳戳的想要干些坏事情。”
“既然知道了有这么个人,那就好办多了,饭一口口吃,事一点点办。”
刘博低头,应了声是。
李云看了看刘博,问道:“这事,太子应该知道了罢?”
“不然,他昨天也不会去陈留王府胡闹。”
昨日,太子殿下亲自去了一趟陈留王府,见了陈留王武元佑,发了好大一通脾气,几乎把陈留王嚇得半死,听说一家老小,都跪在太子面前,叩首不止。
陈留王本人,还挨了太子的打。
刘博点头道:“陛下吩咐过的,九司全力配合太子,这个事情一查出来,殿下就知道了,不过殿下去陈留王府这个事情…”
“臣没有参与。”
皇帝微微摇头,叹了口气:“他还是有些太胡闹了。”
“武家人,未必就跟武元佑有关,这般对待朝廷的宾客,失了体面。”
刘博想了想,还是替太子殿下分辩了一句:“殿下本意,应该是想去陈留王府查一查线索,看看陈留王对这个陈王,到底知道多少,只是陈留王…胆子有些太小了,所以才这般恐惧。”
英国公看了看李云的表情,然后继续说道:“听说,昨天那个事情之后,陈留王已经被吓得病了,现在床都不太能下来了。”
李皇帝皱了皱眉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开口说道:“往后再有这种事情,你要劝一劝他,毕竟是储君。”
“要注意身份。”
刘博应了声是。
皇帝陛下抬头看了看时辰,开口说道:“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这个事情你们继续查下去就是了,既然有这么个陈王,估计朝野以及明里暗里,都有不少人愿意给他帮忙。”
“顺着这个线索往下查就是了,真要是查出来什么大的证据。”
皇帝陛下神色平静:“那就掀起大案,狠狠杀上一批。”
刘博点头应是,然后退出了甘露殿。
等他离开之后,李皇帝一个人默坐片刻,思索了一会儿,把内侍顾常喊了进来,问道:“苏展进宫了没有?”
一个月前,李云下令前线,让苏展将契丹汗的使者带回洛阳,因为九司消息传递的迅速,再加上苏展带着契丹使者一路赶路,已经在昨天,抵达洛阳。
顾常对着天子深深低头道:“回陛下,苏将军带着契丹使者,已经在殿外候见了。”
皇帝“嗯”了一声,开口道:“让他们进来罢。”
顾常连忙答应,很快将在偏殿候见的苏展以及耶律訇领了进来。
二人进了甘露殿之后,苏展自然是毕恭毕敬跪在地上,叩首行礼。
而契丹使者耶律訇,则是先抬头看了看李云的模样,随即跪拜下来,叩首行礼:“契丹部耶律訇,叩见大皇帝。”
听到“大皇帝”这个称号,李云先是哑然,然后开口笑道:“你说话倒是好听。”
“起来罢。”
等到他起身之后,李云打量了他一眼,问道:“汉话哪里学的?”
耶律訇低头道:“回大皇帝陛下。”
“我在幽州待了十年,认识了许多幽州的汉人,当地汉人教我的。”
李云闻言,眯了眯眼睛。
显然,契丹人占据幽燕的十年时间,并没有沉迷于享乐,也没有一味掠夺当地百姓,至少这些契丹贵族。
是在学习的。
这对于李云来说,是一个很不好的情况,这意味着这些契丹部,大概率依旧是一个向上的态势,并没有被这些年来自于新朝的强大武力给彻底压垮。
这种态势,对于新朝来说,很可能是一个威胁。
想到这里,李皇帝抬头看了看这个契丹汗的亲弟弟,问道:“你是从哪里来的?是关外,还是幽州。”
“回大皇帝陛下。”
耶律訇低着头说道:“我从幽州而来,也正是因为幽州的事情,来拜见大皇帝陛下。”
李云看着他,神色平静。
“你说罢。”
耶律訇再一次跪在地上,对着李云深深低头道:“陛下,契丹部已经数次想要同陛下求和,我们愿意向大皇帝陛下投降。”
李云似笑非笑:“是想要投降之后,让朕放你们的幽州兵,返回关外,往后再不来犯?”
耶律訇跪地道:“从前是这样。”
“但是我哥哥最近改主意了。”
他看着李云,深呼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幽州两万契丹人,愿意归服大皇帝陛下,成为大皇帝陛下的臣民。”
“只求陛下,饶他们一条生路,他们此后,就住在关内,归属陛下了。”
皇帝看着他,似笑非笑:“这么干脆?”
耶律訇低头道:“只要陛下行文天下,关内的契丹人立刻投降,绝不拖延。”
“大皇帝陛下向来重诺。”
“我们相信陛下的信用。”
李云闻言,眯了眯眼睛。
“还有呢?”
“还有,请大皇帝陛下,敕封我哥哥为契丹汗。”
说到这里,耶律訇顿了顿,又继续说道:“我们契丹部,自此成为陛下的藩臣。”
“这样,东北也可以自此休兵,臣听闻天朝西北也生了战事,双方罢兵言和,也方便陛下…”
他抬头看着李云,继续说道:“在西北用兵。”
皇帝闻言,默默的看着他,随即笑了笑。
“契丹汗,还真是耳聪目明啊。”
(http://wxgxsw.com/book/jcajc-104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