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江真相与援助基金的会议室里,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窗外,盘江支流依旧浑浊地流淌,倒映着灰蒙蒙的天空,一如基金此刻面临的阴霾。长条会议桌旁,坐着几位理事和核心成员,周正平坐在主位,陈蔚坐在他右手边,脸色都不好看。
投影仪的光束打在幕布上,显示的并非案件线索,而是触目惊心的财务报表和几封打印出来的邮件截图。
“各位…”
负责财务的理事老张推了推眼镜,声音带着沉重的无奈
“情况比我们预想的更糟。上个月底,原本承诺注资的‘明德基金会’突然发函,以‘项目评估存在风险’为由,无限期搁置对我们的两百万拨款。紧接着,‘启航慈善’和另外三家小型捐助方也相继暂停了后续款项支付。”
他切换了一张图,是基金银行账户的余额截图,数字低得令人心焦。
“赵庆阳集团旗下的‘庆阳慈善基金会’,利用其影响力,向我们的主要捐助方施压,暗示与我们合作‘存在声誉风险’。”
陈蔚补充道,语气中压抑着愤怒
“这几乎是釜底抽薪!我们原本计划用于‘水金港案’深入调查、聘请顶尖专家团队和保障陈婉安全的专项预算,现在…缺口巨大。”
幕布上又出现几张手机拍摄的照片:基金办公室临街的玻璃门上,被泼上了刺眼的红色油漆,歪歪扭扭地写着“骗子滚蛋”、“吃人血馒头”等污言秽语;门口的地上散落着打印出来的、刻意拼接和歪曲基金工作的负面报道截图。
“舆论压力也在持续发酵。” 负责宣传的小刘声音低沉
“有人通过一些关系在本地论坛和自媒体上持续放料,指责我们‘片面解读证据’、‘干扰司法公正’、‘利用受害者家属敛财’。部分不明真相的公众被煽动,对我们基金的质疑和谩骂甚嚣尘上。昨天泼油漆的,很可能就是被煽动的人。”
会议室里一片压抑的沉默。资金的断流如同勒紧了基金的咽喉,舆论的污名化和人身威胁则像冰冷的潮水,试图将这只刚刚启航的小船彻底淹没。阳光从百叶窗缝隙透进来,在沉重的空气中切割出几道苍白的光柱,却驱不散弥漫的寒意。
一位年长的理事王女士叹了口气,打破了沉默:
“正平,陈蔚,我知道你们为这个案子付出了巨大心血。陈婉那孩子也…也确实可怜。但是…”
她顿了顿,斟酌着词句
“眼下的局面,太凶险了。赵庆阳在盘江经营多年,树大根深,关系盘根错节。他这是要动用一切力量把我们压垮!基金是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平台,是为了帮助更多像李国栋那样的人。如果因为这一个案子,把整个基金拖入泥潭,甚至…甚至让大家都陷入危险,是不是…值得再慎重考虑一下?”
她的话代表了相当一部分理事的担忧。另一位理事李先生也接口道
“是啊,周律师。基金会不是私人侦探社,我们的资源和抗风险能力都有限。现在调查处处碰壁,关键证人死的死藏的藏,物证湮灭多年,对手又如此不择手段…继续硬碰硬,恐怕…恐怕是鸡蛋碰石头啊。不如…我们暂时把‘水金港案’放一放?集中精力处理一些证据更清晰、阻力更小的申诉?等风头过去,或者…等检方那边有突破性进展再说?”
他的提议很委婉,但核心意思明确:暂避锋芒,战略放弃。
“放一放?”
陈蔚猛地抬起头,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拔高
“陈康还在监狱里!他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医生说他心肺功能衰竭的迹象很严重,随时可能…可能撑不下去!陈婉呢?她刚刚经历入室威胁,精神濒临崩溃!她的记忆是现在最关键的线索!我们放一放?等风头过去?等什么风头?等陈康含冤病死在狱中?等陈婉在恐惧中被彻底逼疯?还是等赵庆阳把所有的痕迹都抹得干干净净?!”
她的话像鞭子一样抽在每个人心上。投影仪的光束里,尘埃无声地飞舞。
周正平一首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他的目光扫过一张张忧虑、动摇或无奈的脸,最后停留在陈蔚那张因为激愤而涨红的年轻脸庞上。他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那份不顾一切也要撕开黑暗的锐气与执着。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幕布前,挡住了那些刺眼的财务报表和污秽的涂鸦照片。他的背脊挺得笔首,虽然年过六旬,但那股由内而外的坚韧气场瞬间镇住了整个会议室。
“王理事,李理事,各位的担忧,我理解。”
周正平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沉稳,带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穿透力
“基金是我们的心血,是李国栋用他的赔偿金和无数好心人的支持搭建起来的希望之桥。保护好它,让它能持续运转,帮助更多的人,这没错。”
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如刀:
“但是,请大家想一想,我们成立这个基金的初衷是什么?仅仅是为了‘帮助’那些容易帮助的人吗?不!我们存在的根本意义,是去挑战那些看似坚不可摧的‘铁案’!是去照亮那些被权力和谎言刻意掩盖的黑暗角落!是去给那些在绝望深渊里发出微弱呼救的人,一个回应,一个机会!”
他的声音渐渐激昂起来,目光灼灼地扫视着每一个人:
“‘水金港案’就是这样一个案子!它牵涉地方豪强,证据被精心掩盖,真相被强力压制!它困难吗?极其困难!危险吗?非常危险!看看陈婉的遭遇!看看我们门上的油漆!看看那些断掉的资助!这就是赵庆阳的‘警告’,他害怕了!他害怕陈婉的记忆!害怕我们挖出那枚消失的戒指!害怕阿炳这样的人开口!”
他猛地指向窗外浑浊的盘江:
“盘江的水为什么浑?因为下面有泥沙,有暗流,有见不得光的东西!我们基金,就是要做那根搅动浑水的棍子!就是要做那束刺破黑暗的光!如果因为怕浑水溅身,怕暗流吞噬,就退缩了,就放弃了,那我们和当年那些对李国栋案视而不见、甚至推波助澜的人,有什么区别?!”
他深吸一口气,斩钉截铁地说道:
“陈康等不起!陈婉等不起!真相更等不起!‘盘江真相与援助基金’的名字里,刻着‘真相’二字!这不是装饰,是承诺!是责任!是砸向不公的拳头!”
“资金困难,我们想办法!开源节流,我去化缘,去求!舆论攻击,我们正面回应,用事实说话!人身威胁,我们加强安保,寻求警方保护!但案子,绝不能停!不仅不能停,还要加快步伐!在陈康倒下之前!在陈婉被彻底摧毁之前!在赵庆阳抹掉所有痕迹之前!”
“盘江案的教训够深刻了!王艳被灭口,证据被焚毁,证人被迫害致死!退一步,换不来海阔天空,只会让黑暗更加肆无忌惮,让下一个蒙冤者永无昭雪之日!”
“我周正平这把老骨头,就钉在这个案子上了!基金如果怕受牵连,”
他环视全场,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可以暂停我理事长的职务!可以切割!但‘水金港案’,我管定了!就算只剩我一个人,也要查到底!”
周正平的话语,如同金石坠地,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激起巨大的回响。他那份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凛然正气,深深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动摇的理事们低下了头,脸上露出羞愧和反思。陈蔚的眼中则闪烁着感动的泪光和更加坚定的火焰。
就在这时,周正平的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他本不想理会,但鬼使神差地拿出来看了一眼。是一条银行转账的短信通知:
【盘江银行】您尾号9965账户收到跨行转账人民币500,000.00元。附言:坚持。
没有署名。但那简短的两个字,周正平瞬间就明白了是谁。一股暖流猛地涌上心头,冲淡了刚才的悲壮与孤愤。他抬起头,将手机短信内容默默展示给离他最近的陈蔚看。
陈蔚看到那串数字和那两个字,眼眶瞬间红了。她知道这钱来自哪里,代表着什么——那是来自黑暗深渊的同行者,无声却最有力的支持!
周正平收起手机,看向会议室里神色各异的众人,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更加厚重的力量:
“看,我们不是孤军奋战。黑暗可以遮蔽一时,但总有人,心里还亮着灯。现在还有人要提议‘放一放’吗?”
会议室里一片肃然。所有的犹豫和退缩,在周正平的决绝和这无声的支持面前,烟消云散。风暴将至,但这艘名为“真相”的小船,己决心迎风破浪。
(http://wxgxsw.com/book/jceaaj-5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