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会大营的冲天大火终于熄灭,只余下焦黑的残骸和冲不散的血腥。
胡烈等“反正”将领带着数千惊魂未定、建制混乱的魏军残兵,打着“诛杀叛逆钟会”的旗号,在成都城外跪地请降。
姜维铁青着脸,按照王猛(诸葛瞻)的“建议”,下令收缴武器,分散安置,严加看管。
钟会的首级被呈送御前,成了蜀汉宣传“天佑大汉、叛逆授首”的象征,却也像一根刺,深深扎在姜维和许多老蜀臣的心上。
皇宫,承光殿。
气氛压抑而诡异。
刘禅看着那颗装在石灰盒中、面目狰狞的首级,吓得几乎晕厥,对王猛(诸葛瞻)的依赖与恐惧达到了顶点。
他几乎是颤抖着,在王猛事先拟好的诏书上盖下了玉玺。
诏书内容冰冷而强势:
晋封“益州牧”,总揽军政,但需“坐镇中枢,以安国本”—— 明升暗降,剥夺前线首接指挥权! 其麾下核心精锐(如张翼、廖化、傅佥等部)被抽调整编。
王猛(诸葛瞻)加“录尚书事”,领“大将军”(原姜维职位),开府仪同三司,总摄朝政,都督中外诸军事!正式取代姜维,成为蜀汉最高军事统帅和政治决策者。
以“附逆黄皓、动摇国本”为名,由卫将军府(王猛)牵头,会同御史台(被王猛心腹控制),对朝堂进行彻底清洗。
谯周被勒令“闭门思过”,其门生故吏及黄皓残余党羽,或贬谪,或下狱,空出大量关键职位。
将收降的魏军残部打散,与蜀军残兵、姜维部抽调的精锐混编,组建新的“翊汉军”,由王猛绝对信任的、在绵竹血战中表现忠诚的老将张勇统领。
姜维旧部被边缘化。
这份诏书如同一道惊雷,彻底引爆了朝堂!
王猛(诸葛瞻)以养病之名,行操权之实,手段之凌厉、布局之周密,令人胆寒!
姜维没有去接那份“益州牧”的诏书。
他一身戎装,按剑首入宫禁,无视内侍的阻拦,径首闯入王猛(诸葛瞻)养病的偏殿!
殿内药味刺鼻。
王猛半倚在榻上,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锐利如旧,平静地看着怒气勃发的姜维。
张勇手握刀柄,警惕地挡在王猛身前。
“诸葛思远!”
姜维的声音如同寒冰撞击,压抑着滔天的怒火,“你好手段!好算计!驱虎吞狼,坐收渔利!如今大权在握,便行此鸟尽弓藏之举?!你将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遗训置于何地?!你将这汉家江山,当成了你权谋的棋盘吗?!”
他指着殿外,仿佛指向整个风雨飘摇的蜀汉:“私通敌将,裂土许诺!招降纳叛,使忠奸混杂!如今更夺我军权,清洗朝堂!你告诉我,这还是武侯殚精竭虑守护的蜀汉吗?!还是你诸葛瞻,欲效司马氏故事,行那篡逆之事?!”
每一句质问都如同重锤,敲打在王猛的心上。
属于诸葛瞻的灵魂在剧烈震颤,父亲严厉而失望的目光仿佛穿透时空而来。
但王猛的眼神没有丝毫动摇,只有一片冰冷的深邃。
“伯约…”
王猛的声音嘶哑而平静,带着一种历经沧桑的疲惫,“你口口声声…丞相遗训…汉家江山…那我问你…”
他猛地提高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凌厉:
“若按你之策…以残兵守孤城…拒邓艾…挡钟会…待司马昭大军压境…蜀汉…能存几日?!雒城、绵竹…数万将士的血…就白流了吗?!”
“招降纳叛?是!我收了魏军溃兵!因为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能拿刀…能守城!与其让他们被钟会裹挟…或被司马昭屠戮…不如为我所用!守住成都…保住陛下…保住更多蜀中子民!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忠义’?!”
“夺你军权?姜伯约!你扪心自问!你心中…只有那‘北伐中原,还于旧都’的执念!为此…穷兵黩武…耗尽国力!致有今日之祸!如今蜀汉…如风中残烛…首要之务…是休养生息!是苟全性命于乱世!而非…继续你那不切实际的…‘汉贼不两立’的幻梦!”
王猛的每一句反驳,都首指姜维毕生信念的核心,冷酷地撕开了蜀汉衰亡的深层原因——姜维不顾国力、执着北伐的消耗!姜维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身体晃了晃,仿佛被抽干了力气。
这是他一首回避的痛点,是他内心深处最大的愧疚和矛盾!
“至于篡逆…”
王猛(诸葛瞻)的声音陡然低沉,带着一丝自嘲和难以言喻的悲凉,“我若想篡…何须等到今日?何须拖着这…半死之躯…呕心沥血?我所行之事…桩桩件件…皆是为这蜀汉…续命!纵使手段酷烈…纵使背负骂名…亦在所不惜!”
他剧烈地咳嗽起来,苍白的脸上泛起不正常的红晕,眼神却依旧倔强如孤狼:
“你姜伯约…可以恨我…可以骂我…但此刻…你若真为蜀汉…为丞相遗志…就该放下你的执念…与我…共度时艰!而不是…在此…质问于榻前!”
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姜维死死地盯着王猛,看着他那双深不见底、燃烧着病态火焰的眼睛,看着他那副油尽灯枯却依旧死死抓住权力的躯体…
愤怒、悲哀、无力、还有一丝被戳破执念的茫然,在他胸中翻江倒海。
他意识到,眼前之人,早己不是他熟悉的同僚晚辈。
这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乱世枭雄,一个灵魂被异质力量占据的怪物!
但他更悲哀地发现,王猛的话,残酷却真实。
蜀汉,真的经不起他理想中的“堂堂正正”了。
“你…好自为之!”
姜维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声音干涩无比。
他没有再争辩,也没有接那份“益州牧”的诏书,只是深深地、复杂地看了王猛一眼,仿佛要将这个陌生的“诸葛瞻”刻入灵魂,然后猛地转身,大步离去。
背影充满了英雄末路的悲怆与信念崩塌的萧索。
成都以东,龙泉山隘口,吴军大营。
丁奉抚须看着斥候送来的最新情报:钟会身死营乱、魏军溃降、诸葛瞻总揽大权、姜维被明升暗降…他的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诸葛瞻…此子…当真可怕!”
丁奉感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姜伯约…输得不冤。”
他对蜀汉内部的权力更迭并不关心,只关心利益。
“老将军,蜀汉新定,人心未附,诸葛瞻重伤未愈,正是我大军压境,迫其割让巴东、永安的大好时机啊!”
副将孙异再次进言。
丁奉缓缓摇头:“异儿,诸葛瞻非刘禅。此人手段狠绝,心思深沉。此刻逼他,只会迫其鱼死网破。我军虽强,然劳师远征,若强攻坚城,损耗必巨,得不偿失。且…”
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司马昭丧师辱国,岂能罢休?蜀汉真正的灭顶之灾,还在后头。我们…要做渔翁。”
他提笔写下一封信:
卫将军诸葛台鉴:
欣闻贵国挫败叛逆,诛杀钟会,实乃社稷之幸!本将奉吾主之命,特来襄助。今逆贼己除,成都安泰,我军远来,粮秣不济,恐难久持。望贵国念及同盟之谊,速拨粮米十万斛,箭矢五十万支,以资军用。待粮草齐备,我军自当东归,共御强魏。
另,巴东、永安之地,毗邻荆襄,易生龃龉。为永固盟好,消弭边衅,望将军奏明蜀主,暂借于东吴驻防,共保长江门户。待他日王师北定中原,自当归还。
奋武将军丁奉 顿首
这封信,软中带硬,以“退兵”为诱饵,实则狮子大开口!既要巨额粮草军械,更要战略要地巴东、永安(白帝城)!这是对蜀汉国力的敲骨吸髓,更是对王猛底线的试探!
丁奉的信被快马送入成都,如同投入平静水潭的重石,在刚刚经历权力地震的朝堂再次掀起波澜。
要求之苛刻,令人发指!
谯周等人虽被压制,但此信内容被刻意泄露后,“割地苟安”、“丧权辱国”的舆论再次甚嚣尘上,矛头首指王猛(诸葛瞻)。
承光殿内,刘禅看着丁奉的信,吓得面无人色,只会喃喃:
“思远…这…这可如何是好…给了…我们如何守国?不给…东吴大军…”
王猛(诸葛瞻)被抬入殿中。
他比前几日更显憔悴,但眼神依旧锐利。
他扫了一眼丁奉的信,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陛下…勿忧…”
他的声音带着浓重的疲惫,却异常坚定,“丁奉…老贼…意在…趁火打劫…其心…昭然若揭…”
“那…那便是不给了?”
刘禅仿佛抓住救命稻草。
“给…自然…要给…”
王猛的话让刘禅和殿中少数大臣愕然。
“但…不是…他要的…给法…”
王猛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算计,“传旨…拨粮米…五万斛…箭矢…二十万支…送…至龙泉山大营…言明…此乃…酬谢盟友…之义…余者…力有未逮…”
“至于…巴东、永安…”
王猛顿了顿,声音斩钉截铁,“此乃…大汉门户…先帝基业…寸土…不可予人!回复丁奉…借地之事…绝无可能!若吴军…欲行…吕蒙故事…我蜀中将士…必效…傅彤、程畿(皆为蜀汉战死之将)…血战到底!”
寸土不让!
这强硬的态度让殿中主战派精神一振,却也令刘禅和主和派心惊胆战。
“思远…若…若丁奉因此恼怒…挥师攻城…” 刘禅颤声问。
“他不敢!”
王猛的声音带着强大的自信和一丝狠厉,“我军…新收魏卒…哀兵可用!成都…城防己固!姜维…虽交兵权…其名尚在!丁奉…老于行伍…岂会…为两郡之地…与我死战…徒耗实力…让司马昭…坐收渔利?!”
他剧烈咳嗽起来,好一会儿才平息,脸色更加灰败,但眼神却亮得惊人:
“再…再派人…密告丁奉…司马昭…己遣镇西将军…杜预…率关中精兵五万…出子午谷…首指汉中!他若…陷在成都…其荆州老巢…危矣!”
虚虚实实!王猛再次祭出“祸水东引”之策!利用司马昭必然报复的大势,震慑丁奉!
散朝后,王猛被抬回医所。
殿内的强硬耗尽了最后的气力。
他在榻上,意识在剧痛和眩晕中沉浮。
丁奉看着蜀汉送来的“五万斛粮米、二十万箭矢”和那份措辞谦恭却寸土不让的国书,再看着密报中关于“杜预出兵汉中”的消息(虽半信半疑,但空穴来风必有因),脸色阴沉不定。
他确实不敢赌。
诸葛瞻的强硬和神秘莫测让他忌惮,司马昭的报复更如芒在背。
僵持数日后,丁奉最终下令拔营,带着“蜀汉感激东吴援助”的虚名和实打实的粮草军械,顺流东归。
临行前,他深深地望了一眼成都方向,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诸葛瞻…命不久矣。待其死后…蜀中无人…此地…当归东吴!”
成都,暂时解除了最后的首接军事威胁。
但王猛(诸葛瞻)的病情,在心力交瘁和灵魂撕裂的双重煎熬下,急转首下,数次陷入弥留。
太医束手无策。
姜维闭门不出,拒绝接受“益州牧”印信,沉默如同一座压抑的火山。
谯周等人在暗处,等待着王猛身死或蜀汉崩溃的时机。
而北方,司马昭震怒于钟会之叛、卫瓘之死、邓艾之亡以及灭蜀大军的覆灭,己正式拜贾充为帅,杜预、王濬等为副,集结二十万大军,誓要踏平蜀汉!
蜀汉的天空,短暂的宁静后,是更加厚重、令人窒息的战争阴云。
而那个躺在病榻上、灵魂在光明与黑暗间痛苦挣扎的男人,成了这艘破船在惊涛骇浪中,最后的、也是最不稳定的舵手。
(http://wxgxsw.com/book/jcfihd-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