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年关将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8章 年关将近

 

那顿以“了解赵明远”为名的晚饭,最终却成了谢凝下定决心签约的临门一脚。

在一家环境清幽、价格适中的江南菜馆里,沈晏清卸下了“公事公办”的伪装,拿出了前世当班主任给学生分析升学路径的劲头,详细地为谢凝剖析了赵明远工作室的优势。

“赵哥的团队虽然不大,但五脏俱全,而且都是精兵强将!”沈晏清掰着手指头,眼睛亮晶晶的。

“公关团队反应特别快,上次王胖子那事,就是他们第一时间处理的,干净利落,一点负面都没漏出去!助理姐姐们也都超细心,行程安排、生活琐事都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你完全没后顾之忧。造型师眼光毒辣,不是那种一味追求夸张的,会根据角色和演员本身气质来打造形象,突出个人特点,而不是把人塞进千篇一律的模板里。”

她喝了口茶润润嗓子,继续道:“最重要的是赵哥的人脉!他在圈里混了这么多年,跟很多靠谱的导演、制片、编剧关系都很好。他不是靠拉关系塞人,而是靠专业和信誉赢得尊重。比如陈导,不就是因为认可你的能力和为人,才愿意把路小佳这么重要的角色首接给你,也愿意把你推荐给赵哥吗?有赵哥帮你筛选剧本、对接资源,你就能省下大把精力,专注于你最在乎的事情——演戏本身!”

沈晏清的话语条理清晰,充满了对赵明远团队的信任和推崇。她甚至结合谢凝的性格,特意强调了工作室“自由度较高”、“尊重艺人意愿”、“以作品说话”的特点。

谢凝全程安静地听着,偶尔提出一两个关键性问题,沈晏清也都耐心解答。他看得出来,沈晏清不是在背书,而是真心实意地认为赵明远能帮到他。

饭桌上橘黄色的灯光柔和地洒在沈晏清认真的脸上,也软化了她对面那张总是过于冷硬的轮廓。

谢凝的心,随着沈晏清的描述,一点点安定下来。陈导的评价没错,赵明远确实像一把强大的保护伞。而沈晏清……她这份不遗余力的帮助,也让他心底那份最初的警惕和疏离,悄然融化了几分。

几天后,谢凝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走进了赵明远的工作室。一场深入的谈话后,他郑重地在经纪合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从此,他不再是孤身一人行走在荆棘丛生的娱乐圈边缘,他的身后,有了一个专业、有底线、名为“明远工作室”的坚实后盾。

签约的消息很快在《碧血青锋》剧组小范围传开。沈晏清是由衷地为谢凝高兴。而谢凝,虽然表面上依旧是那副沉默寡言的样子,但对待沈晏清的态度,却有了微妙的变化。

那层坚冰般的隔阂似乎被凿开了一道缝隙。

有时早上开工早,沈晏清会顺路在影视城门口那家口碑极好的早餐铺多买一份热气腾腾的小笼包和豆浆。她会很自然地走到谢凝常待的角落,递过去:“喏,谢凝师兄,给你带的,这家包子皮薄馅大,味道不错。”

谢凝最初会有些错愕,看着那递过来的早餐,沉默几秒,才低低道一声“谢谢”,伸手接过。

他没有过多客套,但沈晏清能感觉到那份疏离在减少。后来,他也会在路过看到沈晏清喜欢的某种水果茶时,顺手买一杯放在她休息的椅子上,依旧不说话,放下就走。

微信上,除了必要的工作对接(比如《边城浪子》的筹备进度),偶尔也会有一两句简短的交流。

沈晏清:[图片:横店新开的一家糖炒栗子,看着不错] 这家好像很火,收工去试试?

谢凝:嗯。

(过了半小时)

谢凝:[图片:排队的队伍拐了三个弯] 人太多。

沈晏清:噗……那算了!下次赶早!

谢凝:嗯。

或者谢凝会发一张随手拍的、剧本上某段让他觉得值得琢磨的台词。

沈晏清:这段眼神戏感觉很有层次!路小佳的挣扎?

谢凝:嗯。在找感觉。

沈晏清:加油![奋斗表情包]

对话依旧简洁,却不再冰冷,像冬日里偶尔透出云层的微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周小雨看在眼里,常常挤眉弄眼地调侃沈晏清:“哟,早饭都互相带上了?微信聊得挺勤嘛?冰山融化进行时?”

沈晏清总是笑着拍她:“别胡说!革命友谊懂不懂!”

日子在忙碌的拍摄和这种日渐熟稔的相处中飞快流逝。《碧血青锋》终于迎来了杀青的日子。剧组组织了一场简单的杀青宴,气氛热烈而带着离别的感伤。

杀青宴后,大家开始各自收拾行装,准备离开这个奋斗了几个月的影视城。年关将近,空气中弥漫着归家的气息。

这天下午,沈晏清正在酒店房间收拾行李,把在横店买的特色小吃分门别类地打包,准备带回上海给父母尝尝。谢凝敲门,把他整理好的、属于沈晏清的一本表演理论书送还(之前沈晏清借给他的)。

“谢谢。”沈晏清接过书,看着谢凝,“你东西都收拾好了吗?”

“差不多了。”谢凝点点头。

“那就好。”沈晏清把书放进箱子,随口问道,语气带着即将回家的轻快和一丝关切,“对了,谢凝师兄,过年你准备去哪里呀?回家吗?还是留在横店?”

这个问题再平常不过,就像问“你吃饭了吗”一样自然。沈晏清问得毫无负担,脸上还带着整理行李的忙碌和即将过年的期待。

然而,这句话落在谢凝耳中,却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瞬间打破了表面的平静。

他整个人猛地顿住了。

脸上的表情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

那双总是沉静如深潭的眼眸里,清晰地掠过一丝猝不及防的茫然,甚至……是短暂的空白。

回家?

那个字眼对他来说,遥远得如同上辈子的事情。那个充满控制、压榨、毫无温情可言的地方,早己被他彻底割裂,在法律和情感上都与他再无瓜葛。

留在横店?这个冰冷的、暂时栖身的影视城,又算什么“地方”?

新年……团圆……家……

这些对普通人来说温暖而寻常的词汇,对他而言,却是生命版图上被硬生生剜去的一块巨大空洞,是刻意回避、不愿触碰的禁区。

沈晏清那轻快的询问,像一把无形的钥匙,猝不及防地捅开了那扇尘封的、被他刻意忽略的门。门后不是温馨的灯光和笑语,而是呼啸而过的冷风和无边无际的……孤寂。

他站在沈晏清的房门口,手里还拿着刚送还书时残留的一点温度,却感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瞬间蔓延至西肢百骸。他看着沈晏清那张带着关切和自然笑容的脸,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时间仿佛凝固了。

房间里只剩下沈晏清整理行李的悉索声,以及谢凝那长久的、带着明显呆滞的沉默。


    (http://wxgxsw.com/book/jciccc-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