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挑衅之意,昭然若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章 挑衅之意,昭然若揭

 

他身旁另一名年轻的执事立刻递上一本名册和一支狼毫笔。

林修远提笔,在名册上工整写下:“林修远,圣文大陆东域清河村,十六岁。”

年轻执事递给他一块半个巴掌大小的青色木牌,正面刻着一个数字“柒拾玖”,背面则是一个小小的“初”字。

“持此号牌,可至山门外‘迎宾驿’暂歇一夜。驿内有饭食供应,莫要误了明日时辰。”执事交代完毕,便不再看林修远,转向魏明远,“魏大人可要入山?”

魏明远摇摇头:“公务在身,不便久留。林修远,好自为之。”他最后看了林修远一眼,眼神意味深长,不再多言,转身便带着随从和护卫,径首登上马车离去。

林修远握着那枚尚带体温的青色木牌,独自一人站在巍峨的山门阴影下。周围那些好奇、鄙夷、探究的目光并未因魏明远的离开而减少,反而更加肆无忌惮地落在他身上。

他仿佛成了这繁华盛景中一块突兀的顽石。

然而,林修远的心湖却异常平静。他将号牌小心收起,无视了那些目光,抬步便欲按照指引,前往山门外的“迎宾驿”。

就在这时——

“哟!七十九号?啧啧,这数字倒是吉利,就是不知道配不配得上?”

一个带着明显戏谑和优越感的声音,突兀地在林修远身侧响起。

林修远脚步一顿,侧目望去。

只见一个身着云锦华服、头戴玉冠、约莫十七八岁的少年,在一群同样衣着光鲜的同伴簇拥下,正摇着一柄洒金折扇,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少年面容算得上俊朗,只是眉眼间那股子倨傲和轻浮,破坏了整体的气质。他腰间悬挂着一枚水头极好的羊脂玉佩,雕工精细,一看便知价值不菲。此刻,他正用折扇虚点着林修远,仿佛在打量一件有趣的玩物。

“司徒兄,何必跟一个乡巴佬一般见识?”旁边一个尖嘴猴腮的同伴立刻附和道,眼神轻蔑地扫过林修远的粗布衣衫,“瞧他那穷酸样,怕是连‘仁’字怎么写都要想半天吧?明日文试,怕不是要交白卷?哈哈!”

“就是!也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竟能混到一块考核玉牌?怕不是偷来的吧?”另一个胖乎乎的同伴也跟着起哄。

哄笑声在他们的小圈子里响起。周围一些考生也投来看热闹的目光,不少人眼中带着幸灾乐祸。

那被称为“司徒兄”的华服少年,显然很享受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他折扇一收,上前一步,几乎要贴到林修远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他比林修远略高),嘴角勾起一抹毫不掩饰的嘲讽:“小子,听见没有?本公子司徒弘,文昭城司徒家嫡系。看你这样子,怕是连笔墨纸砚都买不起吧?要不要本公子发发善心,借你一套?免得你明日进了考场,连个像样的家伙事都没有,丢人现眼!”

他刻意提高了音量,引得更多人侧目。挑衅之意,昭然若揭。

林修远静静地看着眼前这张写满优越感的脸,眼神没有丝毫波动,如同在看一块路边的石头。经历了清河村的血火,经历了魔化流匪的生死搏杀,眼前这种世家子弟的幼稚挑衅,在他心中掀不起半点涟漪。

他甚至连开口的兴趣都没有。这种无谓的口舌之争,毫无意义。明日文试,实力自见分晓。

他收回目光,仿佛眼前只是一团空气,抬步就要绕开这群人。

“站住!”司徒弘脸上的笑容一僵,眼中闪过一丝被无视的恼怒。他没想到这个乡下小子竟敢如此无视他!他司徒弘在文昭城年轻一辈中也是有名有姓的人物,何曾受过这等冷遇?

“本公子跟你说话呢!聋了还是哑了?”司徒弘一步跨出,再次拦住林修远的去路,折扇“啪”地一声点在林修远的胸口(隔着衣服),力道不大,却充满了侮辱的意味。“一点礼数都不懂!果然是穷乡僻壤出来的野人!”

林修远停下脚步,低头看了一眼胸口那柄点着的折扇。再抬眼时,眼神依旧平静,但那平静之下,却仿佛有冰冷的寒流在涌动。一股无形的压力,以他为中心悄然弥漫开来。经历过生死搏杀的血气,混合着童生八品凝练的文气,形成了一种令人心悸的沉凝气场。

司徒弘被他那平静得可怕的眼神看得心头莫名一悸,点着对方胸口的折扇下意识地往回缩了半分。

“让开。”林修远的声音不高,却如同冰冷的玉石相击,清晰地传入司徒弘和他那群同伴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冷硬。

司徒弘被这气势所慑,竟不由自主地后退了半步!随即,他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脸上瞬间涨红,恼羞成怒:“你…!”

“司徒兄!何必与这等粗鄙之人动气?”尖嘴猴腮的同伴见势不妙,连忙拉住司徒弘的胳膊,低声劝道,“明日文试,有他出丑的时候!何必在此污了身份?”

司徒弘胸口起伏,狠狠瞪了林修远一眼,终究是没敢再动手。林修远那眼神,让他本能地感到一丝危险。他强压下怒火,折扇“唰”地一声展开,故作潇洒地摇了摇,冷哼一声:“哼!本公子倒要看看,明那‘仁论’,能写出个什么狗屁不通的东西来!我们走!”说罢,带着一群跟班,悻悻地转身离去,只是那背影怎么看都显得有些狼狈。

一场小小的风波,在司徒弘色厉内荏的退却中暂时平息。

林修远收回目光,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径首向着山门外不远处、那座挂着“迎宾驿”牌匾的三层楼阁走去。

周围看热闹的考生们,看向林修远的眼神却悄然发生了变化。鄙夷和轻视依旧存在,但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惊疑和审视。这个看似穷酸的乡下少年,面对司徒家嫡系的挑衅,那份平静和隐隐散发的气场…似乎并不简单。

林修远步入迎宾驿。驿内空间开阔,陈设简洁却干净。一楼是饭堂,此刻己有不少考生在此用饭或低声交谈。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他走到柜台前,出示了青色号牌。

驿卒验看后,递给他一把黄铜钥匙:“丙字七号房,二楼左转最里间。饭食自取,过时不候。”

林修远接过钥匙,谢过驿卒。他并未立刻上楼,而是走到饭食供应处。简单的几样素菜和杂粮米饭,用大木桶装着,热气腾腾。他取了一个粗陶碗,盛了满满一碗饭,又舀了些清淡的素菜,便端着碗走到角落一张无人的方桌坐下,默默地吃了起来。

饭菜的味道很普通,远不如清河村乡亲们凑的干粮有滋味,但他吃得异常认真,每一口都细嚼慢咽。身体的恢复需要能量。

饭堂里人声嘈杂。考生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谈论着明日的文试,谈论着各自的见闻,谈论着文渊书院的传说。也有像司徒弘那样的富家子弟,占据了靠窗的好位置,桌上摆着自带的精致点心和茶水,高谈阔论,旁若无人。


    (http://wxgxsw.com/book/jcjhaf-1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