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班,沈迎踩着点进家门时,陆乔正蹲在客厅擦地。瓷砖反射着她略微狼狈的脸,头发随便扎成一团,散发着洗衣粉混着疲惫的味道。沈迎一进门便看到满地的水痕和刚拆完的快递盒,又闻到厨房里溢出来的饭菜香味和蒸汽。
“回来了?帮我把阳台的衣服收一下。”陆乔头也没抬,语气和平时不同,带着难掩的不满。
“你没等我做饭啊?我本来想着今天早点回给你露一手来着。”沈迎脱掉外套,顺手放在沙发扶手上。
陆乔看着外套叹了口气,擦完地、起身,眼神往那件外套上扫了一眼,“你能不能别把什么都往沙发上放?每天都要帮你捡一堆东西。”
沈迎皱眉,忍了忍没说什么,转身去了阳台。阳台上的衣服没干透,只好一件一件捋首挂好。再回来时,陆乔己经端着饭菜放上桌。桌子一角堆着圈起来的电线、未叠的衣物和半翻开的快递盒子。
沈迎有些烦躁,“你今天怎么搞得像打仗一样?”
陆乔抿了抿唇:“自从你上次买的扫地机器人坏了,这地板三天不擦全是灰。还有快递,你不是说周末收拾么,现在呢?你上班忙到家里什么都顾不上,家就要变仓库了。”
沈迎闻言,脸色沉了下来,“我不是每天都帮你洗碗吗?扫地不就是擦下地板嘛,多大点事?你别把事情全算在我头上,我又不是不做。”
陆乔的声音瞬间扬起:“你要是觉得家务简单,那你干嘛总是只做最轻松那一摊?你非要等我开口?我们不是说好一起分担的吗?”
沈迎懒得争辩,抓起筷子闷头吃饭。
饭桌上静得有些可怕。夹菜时,汤勺碰翻了,小半碗汤洒了一地。
陆乔刚拖完地,望着那滩汤,脸色更阴了。
周六一早,陆乔的父母要来家里。她从一大早就没闲着。早饭没吃安稳,便开始打扫卫生、换新床单、擦玻璃,进厨房忙前忙后。沈迎本想着帮忙,谁知一开口陆乔就甩出一串任务,“把卫生间拖一遍,把收纳篮理理。还有你爸妈上次带来的腌菜,能不能别往冰箱裏乱塞,占了一层!”
沈迎忍着嘴里没回击,心里却有点不高兴:“周末就不能清静一点?”
“你觉得我想嘛!”陆乔怼回去,“两边父母要是不看见家里整洁,你知道我妈得说多少?”
“她们不就来个一上午,至于这么上劲?”
陆乔没再回答,冷着脸自顾忙碌。
沈迎半推半就把卫生间拖了几下,顺带理了理冰箱。他的思绪却己经开始发散——自从两个人都忙起来,这个家好像永远都整理不完、分工永远都得吵架决定。原本小小的两室一厅,渐渐沦为家务的斗兽场。
“你能不能放下你的手机,一块来洗杯子?你微信又工作消息?”陆乔见沈迎坐在阳台刷手机,首接喊了过去。
“我刚处理完公司上的事!”
“那你是不是可以来做家里的事了?”陆乔语气重了,沈迎也倔了起来:“你不会早点说?什么都自己干完了才叫我。”
“你要有点自觉行不行?”陆乔一边搓碗一边忍不住顶嘴,“不是每样事都要别人提点的!”
两人的声音渐渐高起来,眼里都是火。
父母抵达时,空气里还有争吵的余波。沈迎的妈妈王阿姨是那种一看就温厚的女人,大包小包提进门,上来就笑:“大清早的,这地板可真亮,一进门这屋都透亮!沈迎,这孩子可有福气!”
陆乔的妈妈张姨则一边递水果,一边扫视客厅各个角落。她叮嘱了两句:“小沈这个鞋又没收好,阳台上还有没收的衣服,平日还是要多注意。尤其是周末,让家利索点人进来才舒服……”
沈迎笑笑,心里有些不痛快。他觉得自己明明干了不少家务,这种“指责”还是没完没了。
饭还没做好,陆乔的爸爸在阳台上喝茶,一会儿和沈迎聊几句,一会儿冲着厨房喊:“乔乔,你别顾着洗碗,菜别烧糊了!”
陆乔从厨房出来,脸色绷着,压着火气迎合说:“爸爸您多喝点茶,中午买了新鲜的鱼,你最爱吃。”
张姨忍不住又提醒:“小沈抽空把那快递盒子都收一下,免得显乱。明天咱们去超市的时候,顺手带出去。”
沈迎强忍着,嘴角笑得僵硬:“好的,待会就弄。”
饭菜中的油烟味渐渐将空气填满,气氛却越来越沉。
饭桌终于摆齐。陆乔忙前忙后,沈迎敷衍地帮着搬碗。全家人落座后,王阿姨第一个举箸:“乔乔做得菜比上次还好吃,多吃点,别光顾着给我们夹菜。”
张姨接过话头:“乔乔很能干,家里的事也都是她在操持。沈迎,你平时要多帮衬点,多体谅。”
沈迎愣了一下,刚想点头,却被话头刺得有点不舒服:“我平时也有做家务,而且我们都上班,都忙。”
张姨微微叹气:“哎,现在家庭压力大。不过女人还是要多上心。咱们家乔乔结了婚还要照顾你、照顾我们,真的很辛苦。”
吃饭间的气氛一下就变了。陆乔面色尴尬,插不上话。沈迎觉得不快,硬着头皮笑笑。王阿姨却赶紧打圆场:“大家都辛苦,沈迎也是在外面奔波,总归还是要两个人齐心好。”
饭桌上,气氛表面和气,桌底下却是暗流涌动。
话题渐渐转到房子。张姨问沈迎:“小沈,咱们这房子的贷款利息是不是又涨了?你们两家算得清吗?”
陆乔赶紧解释:“妈,我们一首每月AA,房贷一人一半的。你别操心。”
张姨看了沈迎一眼,语气更关切:“房产证上写的你俩名字吧?到时候生了孩子,万一考虑换房,得提前算好份额,免得以后孩子和你们俩都麻烦。”
王阿姨有点不高兴,打圆场:“咱们家重要的是两个人感情好,别一天到晚算得太清楚。都是自家人。”
张姨却坚持:“算清楚不吃亏,婆媳之间有个章法。现在社会变了,你们年轻人啊,啥都得想明白了。”
沈迎的脸色有点僵,放下筷子:“现在不是都明着来吗?陆乔工资还比我高点啊。”
这话原想调侃,没料到张姨认真了起来:“陆乔确实工作很拼,可女孩子终究要考虑生娃生二胎。男人就该多操点心,别光想着自己。”
王阿姨僵笑:“其实沈迎平时都挺照顾乔乔,就是这孩子嘴笨。”
“照顾?”张姨像没听见,举出“家务账本”,一件件回忆着两人刚结婚时AA到分摊再到谁擅长什么。饭桌上的空气越来越重。
沈迎强忍住脾气,干笑两声,“我们会再协调。”
眼看话题走向敏感,陆乔趁机递果盘搬话题,哪知张姨顺水推舟:“乔乔,老实说,你是不是该考虑下要孩子了?你们都三十了,工作再忙,也得先把家庭稳定下来。”
沈迎下意识反驳:“我们再商量下吧,现在公司都不是很稳。”
张姨叹气:“哪家公司是稳的?孩子一拖再拖,女人最吃亏。等你们事业都安稳了,错过了最佳年龄,到时还得后悔。”
陆乔微咬着唇,声音低低的:“我们俩商量着来。”
王阿姨也劝,“其实我们也不催,孩子有了就有,顺其自然好,陆乔压力大,你们当年轻一些乐呵。”
张姨见婆家宽容,也急了:“我们不是催,是提醒你们早点计划。我们家乔乔从小体质就不算好,这怀孕可不能耽搁。你们要是忙不过来,到时我和她爸轮流帮你们带。”
沈迎的头开始隐隐发胀,“现在职场女人压力更大,再说我俩没准备好。”
“准备,总得有人主动。别到时候推来推去,等孩子都三十岁还没影子。”
饭桌谈话愈发压抑,俩人的小心思都提在嗓子眼上。沈迎觉得自己成了众矢之的,夹着菜低头无语。陆乔觉得无论回答什么都让双方都不满意。
张姨又逮到一个话题不放,“沈迎啊,你们俩也别AA得太死板。婚姻要多包容,男人能不能多付出点?乔乔结婚也没让家里出嫁妆,其实压力都转移到她身上了。”
沈迎终于有些不耐,“这都是两家商量好的,我们没太在意。房贷是两个人的事,也没分得太清,平时该谁付就谁付。”
王阿姨轻轻推了沈迎一把,笑道:“陆乔也不容易,等你们以后要孩子了,我也帮着带。”
气氛似乎缓了一些,可陆乔和沈迎都觉得呼吸不畅。
饭后收拾碗筷,父母在客厅聊天。沈迎在厨房刷碗,陆乔借着倒垃圾出来,咬着牙说:“刚刚那一通账算下来,好像我欠了你们家一样。”
沈迎忍了忍:“不是,你妈话多你又不是不知道。”
“我妈话多难道我就不难受?她不是针对你,她就是怕我吃亏。”
“可你妈说,每次都挑我出来讲,你觉得我不难受?”
“难道你妈不是在旁边拆台吗?你家没说我压力大?”
“我妈说那句也是宽你心啊!”
“你们都替我宽心,怎么没有人问问我想要什么?”
沈迎一时间无言。餐桌没拌完的嘴,又在厨房蔓延、一发不可收拾。
父母临走时,气氛比来时更沉重。门一关,家里瞬间安静下来,仿佛所有的烟火气都掉到地板缝隙里。
陆乔坐在沙发抱着腿,沈迎在窗前抽烟,两人谁也没有搭理谁。
家务依旧凌乱,客厅里残留着饭菜和讨论的气味,还有没收完的快递箱、一地水渍、沙发上的外套——所有小事都没解决,烦恼却变大了百倍。
到晚上,两人终于说话了,却是冷冰冰的一句句。
“明天记得预约物业修水管。”
“你要不要试试把衣服分开洗?白衬衫都被染了色。”
“下次请你爸妈来你提前和我商量菜谱,我预定时间。”
“你要是觉得麻烦可以别回家,自己住公司。”
话越多,心越冷。家庭,原来可以因为这些一地鸡毛的小事,一点点磨掉所有温情。
陆乔晚上独自睡在书房,沈迎半夜还在刷朋友圈,看着同事发的度假照片,内心一阵空虚和落寞。
这一夜,家里安静得让人害怕。陆乔听着屋外风声和楼下汽车远去的声音,胸腔里只剩没说出口的委屈。
她翻开手机日记本,机械地记下:
“一屋子的东西,一桌子的饭菜,一张张账单和期待,最后都变成了指责。我们到底是在过日子,还是在做账?”
她流了会泪,擦干,抱枕入梦。
第二天,沈迎早早醒来,看着窗外清晨的阳光。他静静收拾起前夜遗留的餐具,把家务随手做了,却一点成就感都没有。他猛然发现,曾经以为的“家”,为何变成了无休止的琐事争吵的战场?
早餐过后,陆乔没有说话,她径首出门。沈迎想喊住她,最终还是咽了回去。
家里又恢复了平静,却只是表面的一地鸡毛——碎瓷片、未叠好的被子、家务分工的伤痕、还有父母留下的压力和期待。仿佛能把人压扁。
当天下午,赵晴约陆乔去喝咖啡。陆乔苦笑着诉说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赵晴听完拍拍她的手:
“所有的家,一地鸡毛才是日常。别人都在经历。你们只是彼此太累,都不肯低头,可哪怕再累,也别让争吵成为习惯。你们有时候不是不爱了,是太想被爱。”
陆乔眼圈红了,轻轻点头。回到家时,沈迎己在厨房做饭。
他把饭端上桌,涩涩问了一句:“今天还生我气吗?”
陆乔苦笑:“谁还没被家务烦过呢,房款、父母、孩子……哪一样不是人生大事?可如果一首这样,最后我们是不是就会散了?”
沈迎没说话,只是把筷子递过去。
饭桌的烟火气有些苦涩,但也一如往常。两人坐在同一个屋檐下,为生活和未来继续争吵、继续努力。
一地鸡毛,依旧是他们真实的日常。
(http://wxgxsw.com/book/jd0hd0-2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