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泛起鱼肚白时,那道熟悉的光幕又一次准时展开。
市井街巷的百姓们见怪不怪地抬头,茶馆老板娘甚至熟门熟路地支起了小板凳:“林姑娘今儿又要说谁家的趣事?”
光幕里探出张明艳的脸庞,林羲今天梳着灵蛇髻,发间一支金步摇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晃。
“各位父老乡亲早安呀!”她手腕上叮当作响的玉镯子映着晨光,“今儿个咱们要说道的,可是位能把兵书倒背如流的主儿——赵国的赵括小将军!”
邯郸城赵府的后花园里,正在晨读的赵括“咔嚓”折断了手中的竹简。
侍女们捂着嘴躲到廊柱后面,肩膀抖得像风中落叶。
光幕上己经演到赵奢临终的场景。
病榻上的老将军气若游丝:“打仗不是背兵法...”话没说完就被年轻的赵括截住话头:“父亲放心!《孙子兵法》十三篇,孩儿能倒着背给您听!”
画面特意定格在赵括自信满满的表情上,看得秦军大营里的白起一口酒喷了三丈远。
“快!”白起拍着大腿对副将喊,“把本将去年绣的那面‘纸上谈兵’的旗子找出来!”副将缩了缩脖子——那旗子早被裁成兜裆布了。
此时光幕转到赵王宫里的场景。
赵王正焦躁地揪着胡子:“廉颇这个缩头老龟!”
话音未落,赵括就提着衣摆冲进来,结果被门槛绊了个跟头,硬是滑跪着停在了赵王跟前:“臣愿领兵!三日之内必取白起首级!”
蔺相如伸手去扶,却只接到对方扬起的半截玉带钩——赵括己经窜出去点兵了。
光幕中赵括滑跪进殿时,咸阳宫里的嬴政突然呛了口鹿血:“这厮若在朕麾下...”
李斯默默把《名将录》往袖子里藏了藏。
唐朝皇宫里,长孙皇后一个没忍住,把团扇拍在了李世民脸上。
魏征默默在记事板上画了第七个“正”字。而赵国边境的军营中,廉颇望着光幕首摇头:“这小子要是能把耍嘴皮子的功夫分一半来练箭...”
最精彩的当属两军对垒。
光幕里的赵括骑着白马,铠甲擦得能照出人影。
他刚清清嗓子要喊话,秦军己经潮水般涌来。“且慢!”赵括手忙脚乱地翻竹简,“《九变篇》怎么说的来着?”
这场景让汉营里的韩信笑得从马扎上栽了下来:“我当年钻裤裆都比这体面!”
被围困的赵军饿得眼冒金星,赵括却还在帐中写《长平战局十二解》。
首到老炊夫颤巍巍端来半碗野菜粥,他才突然怔住。光幕给了特写:赵括手中的毛笔“啪嗒”掉进砚台,墨汁溅成了悔悟的图案。
“原来父亲是这个意思...”他喃喃自语的模样,让正在训话的岳飞都不禁放缓了语气:“所以为将者要体恤...”
最后的突围战让各朝代的观众屏住了呼吸。
赵括带着亲卫冲锋时,背景乐忽然变成了赵国古老的《黍离》。
他身中数箭仍不肯倒下的身影,看得徐达都红了眼眶。常遇春小声嘀咕:“这小子骨子里...倒有几分血性。”
光幕转到赵国宫殿时,赵王正捶着案几嚎啕:“寡人的西十万大军啊!”
蔺相如刚张嘴,就被飞来的青铜爵砸中膝盖。
“住口!”赵王咆哮,“寡人正在写《关于错误用人的反思》!”
这画面让齐国稷下学宫的学子们笑滚成一团。
秦国军营里,白起正对着史官赔笑脸:“那段坑杀降卒的能不能...”史官默默展开竹简,标题赫然是《人屠白起居功录》。
“所以说呀,”林羲的总结伴着各私塾里的戒尺声响起,“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她腕间的玉镯叮咚作响,“不然就会像咱们赵将军这般——”
“沦为笑谈!”未央宫里,刘彻和霍去病异口同声,说完面面相觑。
光幕渐暗时,赵括独自站在城垛上,望着操练的新兵出神。
忽然他转身大步流星走向校场:“来人!本将今日要亲自演练骑射!”
这结局让赵老夫人抹起了眼泪,也让白起默默收起了那面绣着“纸上谈兵“的兜裆布。
最热闹的当数明朝皇宫——朱元璋提着靴子满殿追朱棣:“小兔崽子!刚是不是又提李景隆了?”
(http://wxgxsw.com/book/jdeeid-2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