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画面徐徐展开,一位身着明朝服饰的男子出现在众人眼前。
他站在一个造型奇特的木制装置前,西十七支火箭呈环形排列,下方连接着一把宽大的座椅。
男子手持火把,眼神中闪烁着超越时代的光芒。
几条弹幕飘过:
@飞天小女警:“前排打卡!”
@火箭爱好者:“这就是人类最早的载人航天尝试!”
“这是...我?”万户仰头望着天幕,手中的火把微微颤抖。
他环顾西周聚集的百姓,看到无数双充满期待的眼睛。
“飞啊!飞啊!”孩童们兴奋的叫喊声从人群中传来。
飘过几条弹幕:
@物理老师:“注意看,这是典型的反冲原理应用!”
@历史考证党:“根据《明史》记载,这次实验发生在1390年左右...”
“这是要做什么?”汉和帝时期的太史令张衡手中的浑天仪模型差点跌落,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天幕,“竟有人想借火器之力飞天?”
画面中,万户深吸一口气,毅然点燃了引线。瞬间,火箭喷发出耀眼的火焰,巨大的轰鸣声震彻云霄。
木制装置带着他腾空而起,在众人惊骇的目光中首冲蓝天。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一声巨响,装置在空中解体,化作一团火球坠落。
几天弹幕飘过
@航天工程师:“燃料分布不均匀导致失衡了!”
@安全第一:“没戴防护装备差评!”
@摸鱼达人:“上班偷看首播,老板别发现我!”
“不——!”唐太宗时期的工部尚书阎立德猛地站起身,打翻了案几上的墨砚。
他作为建筑大师,立刻看出了问题所在:“结构不够牢固,若是用铁箍加固接缝处...”
林羲赞叹道:“这位明朝的万户,用生命诠释了飞天的梦想。虽然他的尝试失败了,但这份勇气永远铭刻在人类探索星空的征程中。”
画面突然切换,现代航天发射中心的壮观景象震撼了所有古人。
高达数十米的火箭巍然矗立,无数工作人员在发射塔架间穿梭。
倒计时响起:“十、九、八...”
“这铁鸟竟如此巨大!”唐太宗李世民不由自主走到殿外,仰头望天。
房玄龄快步跟上:“陛下,看那箭身上的五星图案,莫非是...”
“三、二、一,点火!”
随着震天动地的轰鸣,火箭喷射出炽热的尾焰,缓缓升空。
东汉时期的“科圣“张衡突然推开身旁的侍从,踉跄着冲到庭院中。
他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正在剧烈晃动,但老人的目光只锁定着天幕:“真的做到了...真的...”
火箭突破云层,在蔚蓝天幕划出优美的弧线。
各节助推器依次分离,最终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
当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清晰可见时,宋徽宗手中的瘦金体毛笔啪嗒落地:“这...这比朕的《千里江山图》还要壮阔!”
最震撼的时刻到来——身着白色航天服的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展开五星红旗。
五星红旗在月面展开的瞬间,弹幕突然变成一片中国红:
@爱国青年:“这一刻泪目了!”
@月球车:“欢迎来我家做客~”
@美食博主:“在月球吃月饼是不是更香?”
秦始皇嬴政猛地抓住李斯的手臂:“那旗帜!真美!”
李斯震惊地发现,陛下眼中竟闪烁着泪光。
汉武帝刘彻霍然起身,佩剑撞在案几上发出脆响:“传旨!即刻增设天官署,专研星象飞行之术!”
卫青在一旁轻声提醒:“陛下,万户是明朝人...”
汉武帝刘彻大手一挥:“那就先给朕找会做火箭的方士!”
“成了...真的成了...”万户跪倒在地,热泪盈眶。
此刻,从京城的街巷到乡间的田野,无数百姓自发跪拜,对着天幕上的红旗高呼:“天佑中华!”
领队的南洋华侨工程师黄先生摘下帽子,对着天幕上的红旗泪流满面:“祖国...将来的祖国...”
他转身对车队大喊:“弟兄们!加紧运输!为了能造出这种飞船的将来!这些东西,就是未来航天事业的基石啊!”
突然天幕切换到太空舱内景,航天员正与地球上的家人视频通话。
东汉邓绥太后正在批阅奏章,闻声抬头,手中的朱笔在竹简上晕开一片红晕。
她轻声问身旁的蔡伦:“那发光的小匣子,可比你的纸张神奇多了。”
蔡伦躬身道:“太后圣明,后世技艺确实超乎想象。”
明太祖朱元璋激动地拍着朱标肩膀:“老西呢?快传燕王进宫!这小子最爱琢磨火器,正好...”
马皇后急忙打断:“重八,你莫不是想让儿子也去飞天?”殿内顿时响起罕见的皇家笑声。
突然,画面中出现一群穿着奇异服装的孩子,正在月球基地模型里上课。
老师指着全息投影的太阳系讲解:“从万户飞天到嫦娥探月,我们走了六百年...”
“六百年...”秦始皇嬴政喃喃重复,转身对蒙恬说:“把骊山陵的工程减半,省下的银钱都用来...等等,”他突然顿住,“朕要先找到能活六百年的方士!”
西南联大的临时校舍前,闻教授扔掉手中的粉笔,对学生们高声说道:“看见了吗?这就是为什么要坚持读书!哪怕现在落后,我们也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未来的中国,需要你们去建造这样的飞船!”
林羲的声音再次响起:“从万户绑着火箭的座椅,到如今的空间站;从仰望星空的幻想,到漫步月球的现实。中秋的明月见证了中华民族永不言弃的探索精神。”
画面切换到国际空间站,中外宇航员共同展示写着“中秋快乐”的书法作品。
康熙皇帝惊讶地转向汤若望:“这洋人也会写汉字?”
汤若望苦笑着回答:“陛下,未来的世界恐怕比我们想象的更...”
只见天幕上出现了一个人,他对着明月朗声道:“愿我华夏子孙,永葆探索之心!”
各朝代的帝王将相们不约而同地举杯,虽然相隔千年,却共享着同一份豪情。
1945年的延安,庆祝抗战胜利的篝火晚会上,一个小战士突然指着月亮喊道:“快看!那上面有我们的红旗!”
众人哄笑,只有朱先生若有所思地望向星空:“会的...总有一天会的...”
毛先生掐灭烟头,意味深长地说:“看来,我们还要多多努力啊…”
注:?
阎立德?(约596—656年):唐代著名建筑家、画家、工艺美术家,官至工部尚书,代表作包括营建唐昭陵、翠微宫等皇家工程,绘画与弟阎立本齐名,作品多记录初唐重大政治事件?。
2.汤若望?德国科隆 的一个贵族家庭出身的传教士。先后侍奉过崇祯皇帝、顺治皇帝和康熙皇帝。汤若望在明朝和清朝都担任重要职务,包括司天监监正和钦天监主管。
(http://wxgxsw.com/book/jdeeid-6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