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幕上出现了“监国太子”西个大字。
林羲的声音适时响起:“永乐太子监国的大概你们也知道了,那我们今天就讲点更加具体的。看看这位太子是如何做的,撑起了这半个永乐盛世,打造了‘仁宣之治’的基础。”
弹幕瞬间爆炸:
@减肥不能不吃者:“朱高炽,:我胖我骄傲。”(骄傲小猫叉腰“哼”jpg)
@职场打工人:“二十年监国?不对,有几年是靖难之役时期的,减掉的话还有…恩,十二年,不过,这也不是人干的活,这是牛马干的。”
只见天幕上画面转换到了永乐二十年。
朱棣锐利的目光扫过文武百官,最后落在那个努力收腹却依然圆润的身影上:“太子,朕此次亲征漠北期间,由你监国理政。”
朱高炽连忙出列,宽大的朝服下肚皮不小心弹了一下:“臣,遵旨。”
站在队伍中的朱高煦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用只有周围几个人能听到的语气嘀咕道:“肥猪也能监国?”
朱棣仿佛听到了什么似的,皱眉看了一眼次子后,又对朱高炽说:“记住,前线粮草必须及时供应,若有延误的话——”话未说完,但意思明显。
朱高炽额头细密的汗珠清晰可见:“臣定当竭尽全力。”
退朝后,朱高炽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东宫中。太子妃张氏迎上来为他擦汗道:“殿下脸色怎么这么差?”
“父皇又要北征。”朱高炽苦笑着说。
明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盯着天幕,突然拍案大笑:“老西这太子,看着像个汤圆,倒是个实心眼的!”
在一旁的马皇后瞪了他一眼:“重八,哪有你这么说孙儿的?我看高炽这孩子面相敦厚,是个有福之人。”
太朱标若有所思:“西弟常年在外征战,若无太子坐镇朝堂,确实是会…”
“怕什么?”明太祖朱元璋眼睛一瞪,“天子守国门,君子死社稷!就是也不能老是出去打仗,这老西是不会提拔将领吗?”
…
天幕画面转换,画面中,太子朱高炽连夜召集朝廷重臣议事。
户部尚书夏元吉满脸的愁容:“太子殿下,国库现存银两不足,财政状况很紧张啊!”
在一旁的工部尚书宋礼补充道:“运河临清段决堤!”
弹幕疯狂滚动:
@财务总监:“开局要死啊!”
@土木人:“运河:我裂开了,嘻嘻,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坏笑jpg”
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盯着天幕上的坏笑图片,突然“噗呲”笑出声:“这弹幕倒是有趣…”
话音未落,只见魏征己经板着脸出列说到:“陛下!臣观天幕所示我们当要以此为戒!”
房玄龄沉默了一会儿道:“运河决堤,此乃国之大患…”
“玄龄何必如此紧张呢”唐太宗李世民摆了摆手,突然眼睛一亮说:“这太子必是个有本事的,要不然也不能支持这朱棣去北伐那么多次。”
宋太祖时期
宋太祖正美滋滋地喝着汤呢,看到天幕上的jpg,一口热汤喷了赵光义一脸。
“皇兄!”赵光义抹着脸上的汤水,委屈巴巴的。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宋太祖赵匡胤憋着笑,指着弹幕说:“这‘运河裂开’的说法着实有趣”
突然,宋太祖赵匡胤好像是想起了什么,转头问小心翼翼问赵普道:“那咱们的汴河没有闹脾气吧?”
赵普谈定翻开奏章:“陛下,开封府今晨来报,虹桥段需要…”
“打住!”赵匡胤急急忙忙地站起身,“朕突然想起军中还有要事!”说完就抄起盘里最后一块炊饼就往外走。
赵光义看着兄长逃窜地身影,小声嘀咕:“又来了…每次一说到运河就跑。”
天幕上又换了一个画面,只见殿中,杨士奇提醒道:“若优先赈灾,恐误北伐…”
太子朱高炽突然拍案,道:“以往饥荒严重时,百姓易子而食!传旨:减免赋税,开仓放粮!”
而汉王府内朱高煦奸笑着展开密信:“传信父皇,大哥擅自赦免了谪戍交趾的陈千户!”
搞笑弹幕:
“@我想吃肉:“朱高炽:干饭人干饭魂,百姓没饭我头昏!”
@职场大冤种:“朱高煦:我就要打小报告,嘻嘻,大哥,你玩了,玩了!!!”
@历史迷:“杨士奇:?先让百姓干饭啊!”
“看看,太子说‘易子而食’时眼睛都红了,当场决定免赋税,开仓放粮!不过,汉王啊,你怎么笑得像偷了鸡的黄鼠狼一样?”林羲讲述道。
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生气的说:“北伐怎能耽误??漠北匈奴未灭,岂能因小灾动摇国策?”
卫青在一旁冷静地说:“陛下,若灾情严重,恐后方不稳,不如先赈灾,再全力出击。”
霍去病豪迈一笑道:“陛下,您给我骑兵,我连匈奴和饥荒一起解决了!”
太史殿内,司马迁默默写道:“太子仁厚,汉王谗言…恩…把这些也写到《史记》里。”
而汉景帝时期,他在哀声叹气:“唉,还是我那时候好一点儿,就七国之乱,没那么多兄弟内斗…”
最后天幕展现了一些数据:
减免赋税:累计达全国税粮的10%
人口增长:永乐后期户与口的年增长率分别为74.3%和182.9%。(百度搜索的应该可信吧)
林羲总结道:“正式这十二年的监国,奠定了人宣之治的基础!”
弹幕泪目:
@历史小白:“原来仁宗早就在创造盛世。”
@社畜:“996十二年就换十个月皇位?破大防!”
秦咸阳宫
秦始皇嬴政沉默良久:“朱棣有子如此,扶苏却…恩…倒是也不算太差。”指尖轻轻敲着案牍。
李斯在一旁感受到了自家陛下的情绪谨慎开口道:“陛下,太子仁厚,若假以时日…”
秦始皇嬴政冷哼一声,打断道:“假以时日?朕最缺的就是时间。”
明永乐时期(这回儿在京中)
永乐帝朱棣翻看着手中的户部奏折:“好小子!朕在外打仗,你倒是在家发大财。”
转头对杨荣说:“传旨,去给在太子监国期间表现优异的大臣发点奖励,恩…从朕的内帑(tang三声)里出。”
朱高炽惶恐地说:“儿臣只是按照父皇的方略行事…”
朱棣忍不住捏了捏朱高炽的胖脸说:“少来这套,朕还不知道你?”眼里带着对自家太子的欣赏。
民间一群老农看到,谈笑道:“这太子殿下真是个好人。”
其他处于昏君时期的百姓们心想:“为什么我们没有啊,唉…”
(http://wxgxsw.com/book/jdeeid-7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