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祖宗们,今天我们来讲明朝奇葩的皇帝——明宪宗朱见深。"林羲在天幕上露出神秘的笑容。
@历史段子手:“总算到他了,史上最强姐弟恋申请出战。”
@吃瓜群众:“听说他有个特殊爱好?”
天幕上出现朱见深幼年被废太子的画面,配乐凄婉哀伤。
“两岁时父亲被俘,五岁被废太子,十岁重新立储。”林羲摇头感叹,“这样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独特的性格。”
明朝正统年间
年幼的朱见深仰头看着天幕,紧紧攥住万贞儿的衣角:“贞儿姐姐,他们说的是我吗?”
万贞儿蹲下身轻抚他的头发:“殿下别怕,奴婢会一首陪着您。”
天幕又切换到大婚场景
“18岁登基,第一件事就是立35岁的万贞儿为贵妃。”林羲忍笑道,“这段相差17岁的姐弟恋,堪称千古奇谈!”
@骨科专家:"这年龄差,骨科警告!"
@真爱至上党:"年龄不是问题!"
天幕下各朝哗然
唐玄宗时期
杨玉环掩口轻笑:“三郎,看来我们还算般配呢。”
李隆基尴尬地咳嗽两声:“爱妃说笑了...”
天幕展示朱见深为万贞儿修建的奢华宫殿
“万贵妃爱穿戎装,皇帝就命人打造全套甲胄。”
“万贵妃喜欢珍宝,皇帝就搜罗天下奇珍。”
“万贵妃发脾气,皇帝就躲到龙案底下...”
弹幕
@耙耳朵联盟:“大明第一妻管严!”
@珠宝鉴定师:“这宠妻成本太高了!”
画面突然转到成化年间的奏折堆
“但这位痴情皇帝同时也做了一件事,那就是——15年不上朝!”林羲突然提高音量,“朱见深厌恶政事,尤其不喜当众讲话(或因口吃),且沉迷道教修行、书画创作及宠信万贵妃。??”
林羲接着说:“他将政务交由宦官和内阁处理,形成‘奏疏-太监传达-皇帝批复’的流程,打破传统面议朝政的规制。??”
@职场摸鱼王:“这才是终极躺平!”
@打工人:“把国家交给宦官管?这操作...”
明朝宣德年间
明宣宗朱瞻基气得摔了茶盏:“后世竟有如此荒唐子孙!”
一旁的大臣连忙劝道:“皇上息怒,或许天幕所言不实...”
天幕展示西厂太监汪首横行霸道的画面
“不上朝的结果就是——西厂权势滔天!”林羲痛心疾首道,“锦衣卫见了都要绕道走!”
@反腐倡廉:“建议查查汪首财产!”
@职场生存指南:“得罪谁都不能得罪太监!”
只见天幕上画面又出现了改变。只见其展示了朱见深在位期间的贡献。
平定大藤峡之乱
恢复景帝帝号、平反于谦冤案
斗彩瓷器达到顶峰
看到斗彩瓷器的弹幕瞬间爆炸
@收藏家:“现在拍卖还来得及吗?”
@鉴宝专家:“建议查查故宫库存!”
天幕最后定格在万贞儿去世的场景
“万贵妃去世那年,皇帝说‘贞儿不在,朕亦不久矣’。”林羲声音低沉,“果然,同年9月,皇帝追随爱人而去...”
弹幕
@殉情bot:“问世间情为何物...”
@医学奇迹:“这算相思成疾?”
天幕下
成化年间
万贞儿泪流满面地抱住朱见深:“陛下何必如此...”
朱见深轻拍她的背:“朕说过,这辈子离不开你。”
嘉靖年间
年轻的朱厚熜若有所思:“原来不上朝还能活这么久...”
严嵩闻言脸色大变却心里高兴道:“陛下!此风不可长啊!”
各朝百姓议论纷纷
“这皇帝倒是痴情种...”
“可苦了我们老百姓啊!”
“听说西厂到处抓人...”
“那对鸡缸杯真能换座城?”
天幕渐渐暗下,只剩一行字:下期预告—痴情皇帝,一生一世一双人之明孝宗朱佑樘。
天幕下
明太祖朱元璋拍案而起:“荒唐!皇帝就该三宫六院,开枝散叶!”
明成祖朱棣轻抚胡须,若有所思:“倒是个痴情种...”
永乐朝臣子们面面相觑,不敢出声。
长安城里,唐太宗李世民放下奏折大笑:“这后生倒是比朕还痴情!”
长孙皇后掩袖轻笑,魏征却皱眉道:“帝王专宠,恐非社稷之福。”
汴梁宫中,宋太祖赵匡胤摇头叹息:“儿女情长,如何治国?”
赵光义暗自盘算:“若真如此,倒是省了后宫开支...”
咸阳宫内,秦始皇嬴政冷哼一声:“荒谬!帝王当以天下为重。”
李斯连忙附和:“陛下圣明,儿女私情岂能误国?”
(http://wxgxsw.com/book/jdeeid-8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