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自习结束的铃声在走廊荡开时,林晓晓的自动铅笔芯刚好在错题本上断成两截。她望着草稿纸上画满星星的函数图像,忽然听见前排传来铅笔盒落地的声响。张强弯腰捡笔的瞬间,后颈处露出一节苍白的脊椎骨,校服领口被洗得泛白,却还留着她上周借橡皮时蹭到的草莓果酱印。
这是他们在教师公寓合租的第三十七天。陈伯把顶楼的储物间改造成两间卧室,用半面书架隔开客厅,美其名曰"让优秀的灵魂相互碰撞"。其实林晓晓知道,不过是因为她和张强的家长都在外地工作,而陈伯这个退休老教师,总爱用这种方式守护他眼里"不被规则驯化的幼苗"。
"喝吗?"张强的保温杯突然出现在她眼前,氤氲的热气里飘着几粒胎菊。她接过时触到他指尖的薄茧——那是常年握笔刷题磨出的印记,和她右手虎口处的一模一样。上周在便利店买饭团时,她就发现他总挑海苔味,而自己偏爱梅子馅,原来有些习惯早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奇妙的对比。
客厅的挂钟指向十一点,林晓晓抱着英语词典往房间走,忽然被张强叫住。他站在书架前,指尖划过《格林童话精选》的书脊,月光从百叶窗的缝隙里漏进来,在他镜片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你记不记得,陈伯第一次给我们讲的那个玻璃球故事?"
她当然记得。开学第一天,陈伯在教室后墙挂了个玻璃罐,说每个认真解题的孩子都能投一颗彩色玻璃球进去,等罐子装满,就带他们去郊区看萤火虫。后来她才知道,那不过是老教师哄孩子的把戏,可此刻张强从口袋里摸出颗天蓝色的玻璃球,在掌心滚出细碎的虹光:"我攒了十七颗,和你错的完形填空数量一样。"
夜风掀起窗帘的角,林晓晓忽然想起上周在图书馆撞见的场景。张强伏在靠窗的桌子上睡觉,阳光把他睫毛的影子投在眼下,像只怕光的蝴蝶。她鬼使神差地翻开他的笔记本,却发现扉页画着穿校服的小公主,裙摆上缀满数学公式变的星星——和她草稿本上的图案如出一辙。
第二天清晨,厨房飘来煎蛋的香气。林晓晓揉着眼睛走出房间,看见张强正对着平底锅研究说明书,校服领口歪出一截,露出锁骨下方淡淡的红痕。"昨晚背单词太困,撞书架上了。"他耳尖发红,转身时锅里的蛋突然蹦起油花,溅在她手腕上。
"笨蛋!"她笑着去冲凉水,却听见身后传来窸窣的响动。回头时看见张强正往她保温杯里放枸杞,指尖掠过杯壁上她贴的便利贴:"早中晚各一套真题,错题不过夜——"他突然顿住,视线落在她用荧光笔圈出的"张强数学笔记第三章",喉结轻轻滚动。
模拟考后的家长会,林晓晓的母亲在电话里说要给她转学。她攥着手机蹲在阳台,看楼下的合欢花在暮色里飘落,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张强抱着一摞习题集站在阴影里,月光照亮他衬衫口袋里露出的玻璃球:"我听见你妈妈的话了。"他顿了顿,声音轻得像怕惊飞什么,"其实...陈伯以前和名校联盟的人打过赌,说我们这种自由生长的学生,高考分数不会输给流水线培养的状元。"
她抬头望着他,发现他镜片上蒙着层雾气,不知是夜色还是别的什么。原来那些在草稿纸上画迷宫的午后,把单词编成故事的黄昏,都是老教师和少年们心照不宣的叛逆。而此刻张强蹲下来,与她平视:"别转学好不好?"他从口袋里掏出颗新的玻璃球,紫色的纹路像极了她最爱的鸢尾花,"我还没带你去看萤火虫呢。"
高考前最后一次模考,林晓晓在数学卷上看见道熟悉的题型。那是上周张强给她讲题时,用玻璃球在草稿纸上摆的数列模型,每颗珠子的位置都对应着辅助线的走向。她忽然想起昨夜在客厅,他指着星空说"等差数列就像银河里的星,看似无序却自有规律",镜片后的眼睛比星光更亮。
填志愿那天,暴雨敲打着顶楼的玻璃窗。林晓晓盯着电脑屏幕上的两所大学,一所是张强想去的北方理工,一所是她梦想的南方外国语。键盘上还留着他教她解立体几何时落下的橡皮屑,鼠标垫角落画着小小的玻璃罐,罐子里歪歪扭扭写着"还差三颗"。
"其实我早就知道。"她忽然说,转头看见张强正在收拾书架,《格林童话》里滑出张泛黄的纸条,上面是她初三时写的"希望和张强考上同一所高中"。他的动作突然僵住,手里的玻璃球滚落在地,在积水的地板上划出银亮的轨迹。
暴雨在黄昏时停歇,夕阳从云层里露出来,把整个城市染成蜂蜜色。林晓晓跟着张强来到天台,看见他蹲在角落的花盆前,泥土里埋着十七颗玻璃球,每颗都用小刀刻着极小的字:"第一次借橡皮""帮她捡钢笔""她笑起来像棉花糖"。
"本来想等高考完给你的。"他声音发颤,指尖抚过最新的那颗紫色珠子,"那天在图书馆,我看见你画的小公主,裙摆上的公式刚好是我解不出的压轴题。后来我才明白,原来喜欢一个人,就像解数学题,明知道过程会很艰难,却总期待着最后的答案。"
晚风掀起他的校服衣角,林晓晓看见他胸前别着的校徽,边缘己经磨得发亮。她忽然想起陈伯说过的话:"真正的成长,不是被修剪成相同的形状,而是让每颗种子都开出自己的花。"于是她伸手握住他冰凉的指尖,把自己攒的十八颗玻璃球倒进他掌心——每颗都刻着"他讲题时睫毛会抖""他泡的胎菊茶最香""他笑起来像小太阳"。
远处传来归鸟的啼叫,玻璃球在夕阳下折射出七彩的光,仿佛把整个青春都封进了透明的琥珀。原来那些不敢说出口的喜欢,早就藏在草稿纸的迷宫里,躲在错题本的批注中,融在每天清晨的胎菊茶里,变成比等差数列更美的存在。
三个月后的秋分,北方理工的银杏大道上,林晓晓接到顺丰快递的电话。拆开纸箱的瞬间,二十颗玻璃球滚落出来,每颗都系着小纸条:"给南方的小鸢尾花——你的骑士己攻克所有难题,就等你把故事续写下去。"
她笑着望向宿舍楼下,穿米色风衣的少年正抱着本《格林童话》,书页间露出半截荧光黄的便利贴,上面画着两个牵着手的小人,周围环绕着星星般的玻璃球。风掠过他的发梢,送来远处食堂飘来的海苔饭团香,就像那年夏天,他们在教师公寓的顶楼,第一次读懂对方眼中的星光。
玻璃球在阳光下划出优美的弧线,那是属于两个学霸的秘密符号,是青春里最动人的等差数列——首项是初见时的心跳,公差是每日积累的心动,而通向未来的公式,早己在他们共同书写的草稿纸上,悄然展开。
(http://wxgxsw.com/book/jegchj-2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