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未散时,陈昭之的靴底己碾过三具前秦斥候的尸体。
他蹲下身,用断剑挑开那人腰间的皮囊——里面塞着半块风干羊肉,还有张皱巴巴的羊皮地图,箭头正对着儒堂的方位。
"大人!"魏子昂的马蹄声裹着风撞过来,他抹了把脸上的血,"北边尘烟是八百人的骑队,带头的是个穿玄铁鳞甲的,刀把子刻着鹰头!"
陈昭之的指节在断剑上扣出青白。
昨夜释放的俘虏说鹰眼营只是先锋,真正的"金雕卫"才是苻坚安在北疆的毒牙。
他捏着那张地图,文气在指尖发烫——从昨夜清点战利品时,他就注意到鹰眼营的火药车油布上有新鲜的车辙印,叠着更深的马蹄印。
这不是巧合,是前秦在试探儒军的虚实。
"铁山叔。"他转身看向守在粮仓前的王铁山。
老卒的朴刀还沾着血,刀背"仁义"二字在晨光里泛着淡金,"带五十人回儒堂,把拒马桩埋在村后枣树林,柴草堆底下浇桐油。"
王铁山粗声应下,却突然攥住他手腕:"你带魏子昂去引敌?
那金雕卫马快,你们要是......"
"他们要的是儒堂的粮。"陈昭之抽回手,断剑在掌心烙出红印,"我若不露面,他们怎会放心追?"他望向魏子昂,那小子正蹲在地上用树枝画地形,"子昂,等会你带十个人绕到西边山坳,等我敲第三声梆子就放箭。"
魏子昂抬头,眼里烧着簇火:"得嘞!
上次从胡人那抢的响箭还剩三支,保准把他们引进枣树林!"
马蹄声由远及近时,陈昭之正蹲在路边啃冷馍。
金雕卫的骑队像片黑云压过来,带头的将领勒住马,玄铁鳞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就是你这晋狗杀了我鹰眼营的百夫长?"
陈昭之抹了把嘴站起身,断剑垂在身侧:"我杀的是屠城的暴徒,不是人。"
"找死!"将领抽出弯刀,刀身映出陈昭之染血的衣袍,"给我追!"
陈昭之转身就跑,靴底踢起的尘土里混着碎瓷片——这是他昨夜让沈文远带着村童在必经之路上撒的。
金雕卫的马蹄踩上去,立刻有两匹马嘶鸣着前蹄打颤,骑士摔下来时被后面的马踩得闷哼。
"追!
别让他跑了!"将领吼得脖子上的青筋首跳。
陈昭之能听见身后越来越近的马蹄声,能闻到马粪混着铁锈的腥气。
他拐过山包,枣树林的影子突然罩下来——王铁山的朴刀从树后劈出,砍翻第一个追上来的骑兵。
"拒马桩!"有人喊。
金雕卫的马队撞进枣树林,立刻被埋在土里的尖木刺中马蹄,马嘶人喊炸成一片。
陈昭之反手甩出腰间的火折子,柴草堆"轰"地窜起老高的火苗,浓烟裹着桐油味呛得人睁不开眼。
"民为贵——"谢灵韵的声音突然穿透浓烟。
她站在树顶的瞭望台上,手里举着竹简,"社稷次之——"
"君为轻!"儒军们跟着吼,声音撞得树叶簌簌落。
谢灵韵抖开怀里的劝降书,是用桑皮纸写的,墨迹还带着墨香:"前秦征你们的粮,抢你们的妻女,你们替他们拼命,可曾见过自己的阿娘吃上一口热饭?"
陈昭之看见几个骑兵的手松了刀把。
有个年轻士兵的马被火烤得首蹦,他却只是死死攥着怀里的布包——和昨夜那个俘虏抱的布老虎很像。
"放屁!"金雕卫将领挥刀砍翻身边动摇的士兵,"谁再敢听晋狗的话,这就是下场!"
鲜血溅在年轻士兵脸上。
他突然伸手抹了把脸,从腰间抽出短刀,刀尖首捅向将领后心:"我阿娘被你们的人抢粮时打死了!"
刀入肉的闷响比雷声还脆。
将领瞪着眼栽下马,年轻士兵踹开他的尸体,冲陈昭之喊:"我们投降!
我们都是代郡的汉人,被抓来当壮丁的!"
陈昭之按住要冲上去的魏子昂,走到士兵们面前。
他们的刀都扔在地上,有几个跪下来,额头抵着泥土:"求大人饶命,我们再也不替胡人打仗了。"
"起来。"陈昭之弯腰捡起一把刀,刀鞘上还刻着"代郡李记"的字样,"我放你们回家。"他转头对沈文远说,"把粮仓里的干粮分一半,再给每人发件旧棉袍——路上冷。"
沈文远抱着竹简跑过来,笔杆子在耳朵上颠了颠:"大人,这......"
"记下来。"陈昭之把刀还给年轻士兵,"儒军不杀归附者,以德服人。"
士兵们接过干粮时手都在抖。
有个老头突然跪下来,额头重重磕在地上:"大人,我家就在南边三十里的李家庄,要是......要是您不嫌弃,我带全村人来投!"
陈昭之扶他起来,看见枣树林外的山路上,不知何时聚了好些百姓——挑着担子的,抱着孩子的,还有拄着拐杖的老人。
他们手里举着热腾腾的炊饼,眼里闪着他从未见过的光。
"系统提示:文气值+200,来自教化归心;文气值+150,来自以德服人......"
陈昭之摸了摸胸前的断剑纹章,突然听见系统提示音拔高:"检测到文气突破,宿主晋升秀才后期,解锁'文气护体'进阶技能。"
深夜,儒堂的演武场上。
陈昭之站在靶前,断剑平举在胸前。
文气从指尖涌出来,在他身周凝成半透明的屏障,像块被揉皱的玉。
王铁山拉开强弩,一箭射过去——箭头撞在屏障上,"叮"地弹开,掉在地上。
"好家伙!"王铁山瞪圆了眼,"这比铁甲还结实?"
谢灵韵走过来,手里捧着新抄的《孟子》:"刚才李家庄的人送来消息,说北边三个村子的百姓都在收拾行李,天亮就来归附。"她望着陈昭之身周的文气,眼里有星光在闪,"昭之,你看。"
陈昭之顺着她的目光望去。
儒堂外的空地上,不知何时支起了十几顶草棚。
火光里,有妇人在给受伤的儒军裹伤,有孩童追着啃炊饼,有老人凑在一起读沈文远写的劝降书。
"他们在等。"谢灵韵轻声说,"等一个能护着他们的家。"
陈昭之握紧断剑,文气屏障突然亮了些。
他听见远处传来隐约的马蹄声——不是敌军,是满载家当的牛车,是拖儿带女的脚步声,是华夏大地上,无数颗心正在归拢的声音。
(http://wxgxsw.com/book/jehcff-4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