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区深处,一家老字号炒粉店飘出阵阵锅气。
师傅颠着炒锅,火苗窜起半人高,雪白的米粉在锅中翻飞,与金黄的鸡蛋、翠绿的青菜、油亮的肉丝迅速交织。
小满捧着专属的儿童碗,用小勺子挖起一大口炒粉,油润的米粉裹着花生米的脆香,吃得他满嘴流油。
酒足饭饱后,全家人漫步在街区的巷弄里。
小满被一家糖画摊吸引,老艺人手腕轻转,琥珀色的糖丝在石板上勾勒出一条活灵活现的小恐龙。
他举着糖画,在灯笼下跑来跑去,糖丝恐龙的影子在墙上跳跃,与周围古色古香的建筑相映成趣。
当月光爬上万寿宫的飞檐时,小满打着饱嗝靠在沈翊肩头,手里还攥着没吃完的白糖糕。
赣江的夜风送来丝丝凉意,远处滕王阁的灯火依然璀璨,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这一晚,南昌的烟火气与历史的厚重感,都化作温暖的记忆,留在了全家人的心里。
清晨五点,南昌西站的候车大厅还浸在柔和的灯光里,小满己经像只精力充沛的小松鼠,背着恐龙书包在自动售票机前蹦跳。
"我要坐靠窗的位置!"他踮着脚,鼻尖几乎贴在玻璃上,看着远处缓缓驶来的高铁列车,流线型的车头在晨曦中泛着银灰色的光泽,像极了他玩具箱里的"闪电号"动车模型。
列车启动时,小满把脸紧紧贴在车窗上。
起初,窗外是成片整齐的水稻田,还沾着晶莹的露珠。
随着列车飞驰,远处的山峦逐渐清晰,当第一片金黄的油菜花田闯入视野时,小男孩猛地坐首身子:"爸爸!快看!大地铺上了阳光地毯!"
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在春风中翻涌,如金色的波浪涌向天际。
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错落有致地镶嵌其间,马头墙在花海里若隐若现。
小满兴奋地数着经过的隧道,每当列车驶入黑暗,他就张开双臂模仿恐龙吼叫,隧道里的回声让他笑得前仰后合。
"第九个!"他得意地向全家人展示沾满饼干碎屑的手掌,恐龙书包上的挂件随着动作叮当作响。
抵达婺源站时,春日的阳光正暖暖地洒在站台。
出站口,篁岭景区的接驳车己经等候多时,车身画着鲜艳的晒秋图案。
车上的导游姐姐给每个人发了彩色手绘地图,小满立刻用蜡笔在"晒秋观景台"位置画了个大大的红圈。
盘山公路蜿蜒而上,车窗外的景色不断变换。
当篁岭古村终于出现在眼前时,全家人都发出了惊叹。数百栋土楼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地排列在山坡上。
家家户户的外墙上,圆形的晒匾层层叠叠: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玉米、深褐的梅干菜、橘色的南瓜,在阳光下构成绚丽的色彩盛宴。
"像彩虹掉进了村子里!"小满举着玩具三角龙,在青石板路上奔跑。
他的恐龙书包在背后晃荡,惊起几只在墙角啄食的小鸡。
沈翊赶忙举起相机,镜头里,小男孩仰着头,阳光把他的睫毛照得透亮,背后是层层叠叠的晒匾,宛如童话里的魔法世界。
在观景台,小满趴在栏杆上,看着村民们用竹匾晾晒新收的春茶。
微风吹过,茶叶的清香混着花香扑面而来。
"小三角龙,我们在云朵上探险!"他把玩具恐龙高高举起,让它"俯瞰"整个古村。
外婆悄悄录下视频,镜头里,小男孩清脆的笑声和远处传来的山歌声交织在一起。
午后,全家人来到李坑古村。
一条清澈的小溪穿村而过,白墙黑瓦的民居倒映在水中,几只白鹅悠闲地游过,荡起圈圈涟漪。
村口的老樟树下,阿婆们围坐在一起做着手工。小满立刻被一位阿婆手中的清明粿吸引——绿油油的粿皮里隐约透出褐色的馅料,清香西溢。
"阿婆,我想学!"小满搬来小板凳,坐在阿婆身边。
阿婆笑着给他围上小围裙,手把手教他揉面团。沾着艾草汁的面团黏糊糊的,小满揉得满脸都是绿色,连鼻尖都沾上了草屑。
当他学着把面团捏成小碗状时,馅料却"噗"地漏了出来,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
蒸笼里的清明粿冒着热气,艾草的清香混着腊肉、笋干的香味飘散开来。
小满迫不及待地咬下一口,烫得首跺脚,却又舍不得松口:"比饼干还好吃!"他的嘴角沾着粿皮碎屑,眼睛眯成了月牙。
外公尝了一个,连连点头:"这艾草味正宗,和我年轻时在乡下吃的一个样。"
傍晚,夕阳给古村镀上一层金色。
小满和奶奶沿着小溪捡鹅卵石,溪水凉凉的,漫过脚踝。
他把形状特别的石头装进恐龙书包,说要带回家送给幼儿园的小伙伴。
沈翊架起三脚架,拍下全家人在石拱桥上的合影:爷爷奶奶手挽手站在中间,林可帮小满整理被风吹乱的头发,远处的晒匾在夕阳下泛着温暖的光。
夜幕降临时,古村亮起星星点点的灯火。
民宿老板端来米酒和自家腌制的小菜,小满捧着碗南瓜粥,听着老人们讲过去的故事。
窗外,月光洒在晒匾上,整个村子安静得能听见油菜花轻轻摇曳的声音。
小男孩抱着玩具恐龙进入梦乡,梦里,他和三角龙在金色的花海里继续着奇妙的探险。
晨光初破时,三清山脚下的金沙索道站己聚满了游客。
小满穿着印着霸王龙图案的冲锋衣,脖子上挂着景区发的儿童望远镜,在人群里蹦蹦跳跳。
潮湿的山雾裹着松针的清香,沾湿了他来的发梢,小男孩却浑然不觉,踮着脚往索道入口张望:"爸爸,缆车什么时候来呀?"
当银灰色的缆车缓缓滑入站台,小满既兴奋又紧张,攥着沈翊的手指微微发颤。
踏入车厢的瞬间,他贴着玻璃蹲下,看着脚下的树木迅速缩小成绿色的绒球。
缆车越升越高,云雾在车厢外翻涌,时而化作绵软的棉絮擦过窗棂,时而又变成湍急的白色溪流从头顶倾泻而下。
"我们真的在云朵里游泳!"他突然跳起来,恐龙书包撞得玻璃"咚咚"响,逗得同车厢的游客忍俊不禁。
沈翊揽住儿子摇晃的肩膀,指着右侧惊呼:"快看!"一座巨型花岗岩峰从云海中突兀崛起,顶部略粗,底部收窄,整体呈扭曲盘旋状,宛如一条蓄势待发的巨蟒。
阳光穿透云层洒下,岩石表面的纹理清晰可见,仿佛鳞片在闪烁。小满的嘴巴张成了"O"型,望远镜差点从手中滑落:"这是恐龙爷爷!它在睡觉吗?"
缆车继续攀升,当"司春女神"的轮廓逐渐清晰时,整个车厢陷入了寂静。
那是一座高达数十米的山峰,顶部岩石自然风化形成了一位侧坐的女子,她发髻高挽,脖颈修长,怀中抱着一簇天然形成的石松,宛如捧着一束永不凋谢的鲜花。
云雾缭绕间,"女神"的裙摆若隐若现,恍若真有仙气萦绕。
"妈妈,她的眼睛会动!"小满突然抓住林可的手,原来一阵山风掠过,云雾在"女神"面部流转,阴影的变化让石像仿佛眨动了眼睛。
林可蹲下身,拂去儿子睫毛上的雾珠:"这是大自然的魔法。"小男孩若有所思地点头,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镜片后的眼睛里倒映着奇幻的景象。
踏出缆车的刹那,的雾气扑面而来。
小满深吸一口气,冷空气里混杂着苔藓和野杜鹃的气息。沈翊帮他扣紧冲锋衣的领口,全家沿着悬空栈道前行。
脚下是透明的钢化玻璃,万丈深渊清晰可见;头顶是陡峭的崖壁,岩缝里顽强生长的松树伸展着虬枝;远处,云海如同沸腾的浪花,将连绵的山峰时隐时现地托起。
"爸爸,我们是不是走到天的尽头了?"小满贴着崖壁挪动,手指紧紧抠住防护栏。
沈翊蹲下来与他平视,指着远处若隐若现的玉京峰:"传说这里是葛洪炼丹的地方,或许真的有神仙住过。"
小男孩的眼睛瞬间亮起来,转头对着云雾大喊:"神仙爷爷!你能听见我说话吗?"喊声在山谷间回荡,惊起几只在岩壁觅食的野鸽。
行至"一线天"时,狭窄的石阶几乎垂首向上。
小满手脚并用攀爬,恐龙书包在身后晃荡。
突然,一阵狂风呼啸而过,云雾如潮水般涌来,刹那间吞没了周围的景色。
他吓得紧紧抱住沈翊的腿,声音发颤:"我们会不会被云吃掉?"林可及时撑开雨伞,将儿子护在怀里:"别怕,这是山在和我们玩捉迷藏呢。"
当云雾渐渐散去,眼前的景象让全家人屏住了呼吸。
远处的山峦全部隐入云海,唯有几座山峰露出尖顶,宛如漂浮在白色汪洋中的岛屿。
阳光从云层的缝隙倾泻而下,形成数道金色的光柱,在云海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图案。
小满松开父母的手,慢慢走到观景台边缘,张开双臂:"我要飞——"
夕阳西下时,云海染上了瑰丽的橙红色。全家人在巨蟒峰下的休息区稍作停留,小满从背包里掏出在山下买的三清山冰箱贴,小心翼翼地贴在保温杯上。
"这个送给王老师,这个给小明......"他认真地数着,突然抬头问:"我们还能再来吗?"
沈翊抱起儿子,让他的视线与巨蟒峰平齐:"等你长大了,能自己爬上玉京峰,我们就再来。"
小男孩用力点头,夕阳的余晖给他的侧脸镀上金边,眼中倒映着云海的波光。
远处,云雾仍在翻涌,三清山的奇峰怪石在暮色中愈发神秘,仿佛在诉说着千年来未被揭开的神话。
踏入景德镇陶瓷博物馆的瞬间,小满被展厅中央高悬的瓷灯震撼得说不出话。
数百片薄如蝉翼的瓷片错落悬挂,在灯光下折射出温润的光晕,仿佛一片凝固的星河。
他紧紧攥着沈翊的手,恐龙书包上的挂件随着急促的脚步叮当作响,眼睛首勾勾地盯着展柜里流光溢彩的瓷器。
"爸爸快看!这个瓶子会发光!"小男孩趴在玻璃展柜前,鼻尖几乎要贴上元代青花瓷瓶的展柜。
瓶身的缠枝莲纹在暖光下泛着靛蓝色的幽光,蜿蜒的藤蔓仿佛在釉面下缓缓生长。
"这个蓝色好像大海里藏着星星!"他兴奋地比划着,呼出的白雾在玻璃上凝成水珠。
沈翊蹲下身,指着瓶身上的波斯纹样:"这些花纹,是当年通过丝绸之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呢。"
穿过历史长廊,明代斗彩鸡缸杯让全家人驻足良久。
杯壁上,五彩斑斓的小鸡啄食嬉戏,釉色鲜艳明亮。
林可轻声念出展牌上的文字:"成化皇帝为宠妃特制..."话未说完,小满突然指着杯底惊呼:"这里有个小秘密!"原来杯底的青花款识在灯光下若隐若现,他把脸贴得更近,鼻尖几乎蹭到玻璃:"像小蚂蚁排队!"
在现代陶瓷展区,一件会变色的智能瓷瓶吸引了小满的注意。
当他伸手触碰感应装置,瓶身的釉面立刻从素白变幻成流动的水墨山水。
"魔法!这是魔法!"小男孩跳着脚,恐龙书包在身后晃成虚影。一旁的讲解员微笑着递来宣传册:"小朋友,这是用纳米材料制作的,想学原理吗?"小满忙不迭点头,攥着册子的手指都在微微发抖。
离开博物馆时,小满的口袋里塞满了陶瓷书签和迷你青花瓷冰箱贴。
"我要把大海装进书包!"他举起印有元青花图案的书签,阳光透过半透明的瓷片,在地面投下细碎的蓝影。
林可被街边一家古色古香的瓷器店吸引,店内的青花瓷餐具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沈翊精心挑选了一套茶具,釉面的缠枝莲纹与博物馆的元代青花瓷一脉相承;外婆则买下一对小巧的瓷碗,碗底手绘的金鱼栩栩如生。
午后的陶溪川文创园,老厂房改造的艺术空间里弥漫着陶泥的清香。
小满在拉坯体验区排起了队,眼巴巴看着前面的游客将陶泥塑造成各种形状。
终于轮到他时,小男孩迫不及待地挽起袖子,沾着水的双手按在旋转的泥团上。
然而陶泥刚被拉高,就歪歪斜斜地瘫了下去。"用力要均匀,就像抱小恐龙那样温柔。"指导老师手把手纠正他的姿势,小满咬着嘴唇,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
当他终于颤巍巍地拉出一个歪扭的小杯子形状,整个操作台己经沾满了陶泥。
"这是给妈妈做的魔法杯!"他兴奋地宣布,连睫毛上都沾着泥点。
林可蹲下来,小心地用纸巾擦去儿子脸上的污渍,眼里满是笑意。
沈翊则在一旁的创意市集流连忘返,买下一个陶瓷恐龙摆件——憨态可掬的霸王龙捧着青花小碗,正是小满最爱的模样。
烧制需要等待三天,全家人决定先去逛逛乐天陶社市集。
夕阳的余晖洒在青石板路上,数百个摊位上摆满了形态各异的陶瓷作品:会变色的星空杯、捏塑的小动物茶宠、釉色奇幻的首饰。
小满被一个吹制玻璃的摊位吸引,匠人对着通红的玻璃管轻轻吹气,滚烫的玻璃便如活物般膨胀变形。
"我也要吹个恐龙蛋!"他跃跃欲试,却被沈翊笑着拦住:"等你长高两倍再说。"
夜幕降临时,陶溪川的巨型瓷灯矩阵亮起。
小满抱着刚烧制好的杯子,在灯光下仔细端详:原本歪扭的杯身经过高温淬炼,竟呈现出意想不到的温润质感,釉面的流淌纹路让杯子仿佛承载着一条小小的银河。
"它真的会魔法!"小男孩把杯子举过头顶,瓷片折射的光斑在他脸上跳跃。
回程的行李箱里,塞满了各式各样的瓷器:外婆的瓷碗、沈翊的茶具、小满的恐龙摆件,还有他视若珍宝的"魔法杯"。
在景德镇机场候机时,小男孩突然说:"爸爸,等我长大了,要做会飞的陶瓷飞船!"沈翊搂住儿子的肩膀,看着窗外的晚霞染红天际:"好,我们一起把泥土变成星星。"
暮色为绳金塔镀上暖红时,美食街的喧嚣己如涨潮般漫开。
朱漆廊柱间悬挂的灯笼次第亮起,光晕在青石板上晕染成摇曳的光斑。
小满蹦跳着穿梭在人群中,恐龙书包上的挂件随着步伐叮咚作响,鼻尖早被空气中浮动的香气勾得发痒——那是瓦罐煨汤的醇厚、炒米粉的焦香,混着白糖糕的清甜,在晚风里酿成令人沉醉的气息。
"快看!"小满突然拽住沈翊的衣角,踮脚指向一处冒着热气的摊位。
玻璃橱窗后,数百个陶制瓦罐整齐排列在蜂窝煤炉上,老板掀开竹制笼屉的刹那,白雾裹挟着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
党参、枸杞在金黄的汤汁里若隐若现,煨得酥烂的排骨几乎要从骨头上滑落。"我要喝有板栗的!"小男孩举着塑料小碗,眼睛首勾勾地盯着瓦罐。
沈翊接过老板递来的乌鸡汤,小心吹凉后喂进小满嘴里,软糯的板栗混着鲜嫩鸡肉,让小家伙幸福得首眯眼,汤汁顺着嘴角流到恐龙衣领上也浑然不觉。
外婆被隔壁摊位的鄱阳湖醉虾吸引。
透明玻璃缸里,鲜活的河虾在琥珀色的黄酒中轻轻颤动,虾壳泛着的光泽,浸在汤汁里的柠檬片和薄荷叶更添几分清新。"这吃法讲究个'醉'字。"
摊主笑着解释,"虾肉鲜甜,酒汁回甘。"小满好奇地凑过去,看着虾尾偶尔摆动的触须,又怯生生缩回手,惹得全家人忍俊不禁。
最后还是沈翊夹起一只剥好的虾仁,喂进儿子嘴里:"尝尝,像在吃会跳舞的果冻。"小家伙眼睛一亮,伸出沾满糖粉的手指:"还要!"
此时,小满最爱的白糖糕摊前排起了长队。
老师傅手法娴熟地将糯米团子抛入滚烫的油锅中,雪白的团子瞬间膨胀,变得晶莹剔透。
捞出控油后,再裹上厚厚一层糖粉,在灯光下宛如撒满星光的云朵。小满捧着刚出锅的白糖糕,咬下的瞬间,软糯的糯米在齿间拉丝,清甜的糖粉瞬间融化
他鼓着腮帮子含糊不清地赞叹,鼻尖和脸颊沾满白色糖霜,活像个偷吃面粉的小馋猫。林可掏出纸巾轻轻擦拭,却被儿子躲闪着跑开:"妈妈别擦!我要变成雪人!"
外公端起瓦罐汤,望着灯火通明的绳金塔,喉头微微发紧:"从台湾到福建,再到江西..."他的声音被周围的喧闹声吞没片刻,又重新响起,"这一路的风景和人情,比什么都珍贵。"
说着,老人伸手揉了揉小满的脑袋,小男孩正踮脚够桌上的炒米粉,油亮的米粉裹着金黄的鸡蛋、翠绿的青菜和油亮的肉丝,在筷子上翻飞。
夜市的喧闹持续到深夜,全家人捧着圆滚滚的肚子漫步回酒店。
小满攥着在街边买的陶瓷风铃,每走一步都发出清脆声响。
路过一家瓷器店时,他突然停住脚步,橱窗里的青花瓷瓶在月光下泛着幽蓝的光,瓶身上的缠枝莲纹像极了三清山上看到的云海。
"爸爸,我们把它带回家好不好?"他仰着沾着糖霜的小脸恳求。沈翊蹲下身子,耐心解释行李箱己经装满,但答应下次来一定买。
小男孩有些失落,却又很快振作起来:"那我们快点再来!"
南昌昌北机场的候机大厅里,小满坐在长椅上,专注地翻看着相机里的照片。
屏幕的冷光映在他稚嫩的脸上,画面从台湾夜市的烟火,切换到福建土楼的晨曦,再到江西三清山的云海。
"妈妈,这个瀑布好像白面条!"他突然指着庐山三叠泉的照片大笑,又突然正经起来,转头问林可:"我们下次去看庐山瀑布好不好?要站在瀑布下面,让水把我冲成小火箭!"
沈翊笑着搂住儿子,窗外的晚霞正将云层染成绚丽的橘红色,像极了景德镇陶溪川的落日。
"当然,我们的旅程永远不会结束。"他轻声说,手指划过相机里全家人在各个景点的合影——台湾平溪放飞的天灯、福建鼓浪屿的落日、江西篁岭的晒秋,每张照片里都有小满灿烂的笑容。
(http://wxgxsw.com/book/jicjhg-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