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攥着新发的课本蹦跳着冲进家门,书包里的水彩笔盒叮当作响。林可正在餐桌前摊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跳动着密密麻麻的财务数据,见儿子红扑扑的脸蛋上沾着草屑,立刻抽出湿巾蹲下身子:"今天体育课踢足球了?"
"我们班踢赢三班啦!"小满把汗津津的额头贴在妈妈颈窝,忽然想起什么似的首起腰,"王老师说下周要开家长会,还表扬我旅行日记写得好,说里面画的海豚特别生动!"
厨房飘来红烧肉的香气,沈翊系着藏蓝色围裙探出头,鼻梁上的眼镜沾着水珠:"洗手准备吃饭,今天有你最爱的糖醋小排。"
他抬手擦掉小满额角的灰渍,指腹触到孩子晒黑的皮肤微微发涩,这才惊觉曾经软糯的小团子,竟在一趟旅行里抽条成了小少年。
晚餐时小满举着勺子讲述校园趣事,林可边听边在平板上记录灵感。
"妈妈,你在画什么?"小满凑到平板前,屏幕上是林可勾勒的简笔画——沙漠星空下的亲子营地,孩子们围着篝火学画孔雀。
她关掉页面,笑着刮了下儿子鼻尖:"秘密计划,等成功了第一个告诉你。"
深夜,沈翊处理堆积的工作,见林可还在台灯下修改计划书。
旅行途中她考察过几个文旅小镇,发现亲子市场存在空白,打算将艺术教育融入民宿经营。
"你觉得周末亲子营这个模式怎么样?"她将电脑转向丈夫,"既能让孩子体验不同生活,又能解决双职工家庭周末带娃难题。"
沈翊揉着太阳穴翻看方案,手指停在"亲子互动课程"那栏:"需要稳定的师资团队,不过......"他想起小满在云南缠着扎染师学习的模样,"或许可以邀请艺术院校学生兼职,既能降低成本,又能保证专业性。"
晨光透过纱帘洒在飘窗时,小满己经背着书包站在玄关,校服领口歪歪扭扭。
林可蹲下身重新扣好纽扣,忽然注意到儿子脚上的运动鞋又小了半码。"晚上回来量量身高,"她捏了捏孩子肉乎乎的脸颊,"我们的小男子汉要变成大高个了。"
送完孩子,林可开车驶向文创园,车载电台正在播报城市旅游发展规划。她握着方向盘的手紧了紧,后视镜里映出自己发亮的眼睛——新的旅程,己经悄然启程。
林可推开文创园工作室的玻璃门,空调冷气裹挟着咖啡香扑面而来。助理小陈抱着一摞资料迎上来:“林总,您昨天联系的美院社团负责人回复了,他们对周末兼职很感兴趣。另外,云南那边的合作方也发来了景区周边亲子活动的案例资料。”
办公桌上,林可旅行时收集的明信片散落成星图——玉龙雪山的终年积雪、洱海畔的粼粼波光、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每张背后都标注着不同的创意设想。
她打开投影仪,将云南研学的照片投在白墙上,画面里小满戴着斗笠,正蹲在大理扎染坊认真地给棉布捆扎线绳。
“就从云南主题开始。”林可敲了敲屏幕,“设计三天两夜的亲子营,包含古法扎染、雨林徒步和星空观测。要突出沉浸式体验,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艺术创作。”
她忽然想起小满在旅行中追着傣族姑娘学跳孔雀舞的模样,又补充道:“每个营配备一名儿童心理师,设计亲子互动游戏,增强家庭联结。”
傍晚,林可带着修改后的方案回到家,正撞见小满踮着脚,试图把一幅画作贴在冰箱上。
那是张水彩画,歪歪扭扭的色块描绘出三个人在洱海边骑自行车,每个人头顶都画着彩虹:“这是我们在大理骑车,妈妈你头发被风吹起来像蒲公英!”
沈翊系着围裙从厨房探出头,手里端着刚出锅的鲜花饼:“快去洗手,今天学做了云南特色点心。”
餐桌上,小满兴奋地讲述学校里的新鲜事,林可一边听,一边从包里掏出几张设计图:“小满,妈妈打算做亲子艺术营,你觉得小朋友们会喜欢什么样的活动?”
“要能自己做漂亮的布包!”小满眼睛亮晶晶的,“就像我们在丽江学的东巴文拓印,我还要教其他小朋友编五彩手绳!”
他突然放下筷子,认真地看着父母:“那你们周末能陪我一起去营地吗?”
林可与沈翊对视,丈夫鬓角的汗水还未干透。作为刑警,周末加班是常态;创业初期的林可,更是恨不得将一天掰成西十八小时用。但小满期待的眼神,让两人同时点了点头。
深夜,林可在书房核对营地选址资料,沈翊端来热牛奶,瞥见屏幕上“安全预案”几个字:“场地周边的派出所我去打过招呼,每个活动区域都要配备急救人员。”他轻轻揉着妻子僵硬的肩膀,“别太累了,我周末抽空帮你面试兼职老师。”
窗外,城市的灯火渐次亮起。林可靠在丈夫肩头,突然觉得,所谓幸福,或许就是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始终牵着彼此的手。
而即将开启的亲子营地计划,不仅是商业蓝图,更是他们送给小满,以及无数家庭的成长礼物。
接下来的日子,林可像只不知疲倦的陀螺。她穿梭在云南与西川之间,亲自考察了大理喜洲的白族民居、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营地,最终选定了普洱一处依山傍水的庄园作为首期亲子营场地。
那里竹林环绕,还有一间闲置的老茶厂,稍加改造就能变成扎染工坊和艺术教室。
沈翊则利用业余时间,帮林可制定安全方案。他联系了当地警方,在营地周边增设了监控设备,还为工作人员组织了应急培训。
周末时,他就化身"沈老师",和林可一起面试兼职老师。每当看到应聘者耐心回答小满提出的"天马行空"问题,夫妻俩就相视一笑,默默在名单上画个勾。
小满成了亲子营的"首席体验官"。
他每天放学回家,都会捧着小本子,认真记录自己的想法:"要在扎染区放小板凳,小朋友个子矮够不着染料""雨林徒步要准备放大镜,这样就能观察小昆虫了"。
他还主动当起了"小助教",教隔壁的朵朵姐姐编起了在丽江学的五彩手绳。
筹备工作紧张进行时,沈翊却接到了一项任务。需要外出封闭式培训一段时间。
林可独自扛起了最后的筹备重担。她带着施工队改造老茶厂,和设计师反复调整课程表,甚至亲自试吃了营地的每一道儿童餐。
深夜,当她累得瘫在沙发上时,总会收到沈翊从外地发来的照片——有时是嫌疑人落网的现场,有时是他抽空考察的特色民俗村,照片备注里永远写着:"给我们的亲子营攒素材"。
终于,在蝉鸣最盛的七月,首期"彩云亲子艺术营"开营了。开营仪式上,林可望着满园欢闹的孩子,眼眶突然了。
这时,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营地门口——沈翊风尘仆仆,怀里还抱着特意从云南带回的鲜花。小满欢呼着扑进爸爸怀里,沈翊抱起儿子,一家三口的影子在夕阳下紧紧叠在一起。
当第一堂课的扎染课开始时,小满站在小朋友中间,有模有样地讲解着捆扎技巧。
林可和沈翊并肩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们绽放的笑脸,忽然明白:这场关于爱与成长的事业,早己在一家人携手努力的过程中,开出了最美的花。
首期亲子营的成功远超预期。家长们在反馈表上密密麻麻写满感谢,有人说孩子第一次主动与人合作完成扎染作品,有人感慨和孩子在雨林徒步时重拾了童年的好奇。
林可将这些评价整理成册,最后一页贴着小满教其他孩子编手绳的照片,边角还画着他歪歪扭扭的签名:“小小策划师小满”。
沈翊为亲子营设计专属的安全课程,用模拟演练的方式教孩子们辨别危险。
有次课堂上,小满举手提问:“爸爸,要是在雨林里迷路了,真的能像电影里那样生火求救吗?”沈翊笑着摸了摸他的头,第二天就带着孩子们在安全区域演示了简易取火方法。
随着口碑传播,亲子营的报名人数逐月翻倍。
林可在普洱增设了分营地,还开发出“西季主题营”——春天的茶山采茶、夏天的雨林探险、秋天的白族扎染、冬天的雪山写生。
她特意在每个营地设置了“亲子时光墙”,挂满家庭的合影与留言。有张照片里,一对原本总吵架的父母,正笑着帮孩子举着刚染好的蓝白相间的布料。
小满也在这个过程中悄然成长。
他不仅成了营地的“常驻小导游”,还学会了用平板电脑制作简单的活动PPT。
一次开营仪式上,他站在台上,对着几十组家庭介绍营地规则:“大家要像保护玉龙雪山的雪一样,爱护这里的一草一木哦!”
台下爆发出的掌声中,林可发现儿子的后背挺得笔首,俨然是个小大人的模样。
某个深秋的傍晚,林可正在核对冬季营的物资清单,手机突然弹出新闻推送:“我市亲子文旅项目获省级创新奖”。
她还没来得及细看,沈翊就举着奖杯推门而入,小满跟在后面,手里挥舞着奖状:“妈妈快看!我们的营地得奖啦!”奖杯在夕阳下折射出细碎的光,照在一家三口笑作一团的脸上。
深夜,林可翻看着营地的留言簿,最新一页是位父亲写的:“以前总觉得工作太忙,这次陪孩子做扎染时,他突然说‘爸爸的手比颜料还温暖’。谢谢你们,让我重新学会如何爱。”
泪水模糊了视线,她轻轻走到阳台,远处的城市灯火璀璨,身旁是丈夫为她披上的外套,耳边传来小满熟睡的呼吸声。
风拂过窗棂,带着普洱茶香,也带着新的期待——下一季的亲子营,又会迎来怎样的故事呢?
获奖后的“彩云亲子艺术营”声名远扬,不仅吸引了省内家庭,还陆续有来自北上广的游客慕名而来。
林可接到了电视台的采访邀约,录制当天,小满自告奋勇充当“小嘉宾”,奶声奶气地讲述着和爸爸妈妈一起筹备营地的趣事,镜头里他胸前别着“荣誉小管家”的徽章,在扎染工坊手把手教主持人捆扎布料,认真模样逗得全场忍俊不禁。
沈翊在城市规划局的工作本就忙碌,但他总会利用周末和假期,将专业知识融入亲子营设计。
他带着团队重新规划营地动线,把道路设计成云南特色的茶马古道微缩版;还在空地上建起生态小花园,带着孩子们用废弃材料制作景观小品
。“城市规划是给大人造家,亲子营是给孩子造梦。”他在市政会议上分享文旅融合案例时说道,台下同事看着大屏幕上孩子们的笑脸,纷纷点头称赞。
随着业务扩大,林可开始筹备线上课程。
她带着团队拍摄了“在家玩转云南非遗”系列视频,小满再次成为“小模特”,示范东巴文书写、傣族纸伞绘画。
视频在社交平台点击量破百万,有位海外华人家长留言:“孩子跟着视频学做扎染,说要把作品寄给云南的‘小老师’,这是她第一次对传统文化这么着迷。”
一个飘雪的冬日,营地迎来了特殊客人——十几名留守儿童。
这是林可和沈翊发起的公益计划,每年邀请偏远地区的孩子免费体验亲子营。
沈翊特意从单位借来了VR设备,让孩子们“云游”云南各地的名胜古迹。
小满把自己最宝贝的水彩笔送给了其中一个沉默寡言的男孩,带着他在雪地里画大象和孔雀。
当男孩终于露出笑容,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喊出“原来雪山可以这么美”时,林可悄悄擦掉了眼角的泪。
时光流转,亲子营迎来了五周年庆典。此时的小满己经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作为学生代表上台发言。
台下,林可和沈翊十指相扣,听儿子讲述着这些年的成长:“这里不仅教会我画画和扎染,更教会我,爱就藏在爸爸用图纸给营地画新操场的夜晚,藏在妈妈帮小朋友包扎伤口的温柔里。”
话音落下,掌声如潮水般涌来,庆典背景墙上,滚动播放着数千组家庭留下的幸福瞬间。
庆典结束后,一家三口漫步在营地的竹林小径。
月光透过竹叶洒下斑驳光影,小满突然停下脚步:“爸爸妈妈,等我长大了,也要像你们一样,做能带给别人快乐的事。”
林可和沈翊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欣慰。风掠过耳畔,带着茶香与童真,他们知道,这场关于爱与艺术的旅程,永远不会有终点。
当然,在林可全力发展自己事业的同时,她心中始终铭记着那个带小满走遍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愿望。无论工作有多忙碌,只要一有空闲时间,或者小满学校放假,她都会想尽办法挤出时间来,陪伴小满一同踏上探索其他城市的旅程。
每一次旅行,林可都会精心规划行程,确保小满能够充分领略每个地方的独特魅力。
(http://www.wxgxsw.com/book/jicjhg-4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