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三晋行记:触摸千年时光的脉络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4章 三晋行记:触摸千年时光的脉络

 

林可握着方向盘的手沁出薄汗,后视镜里小满歪头睡着,小书包还牢牢抱在胸前。

高速公路牌掠过“山西界”三个字时,她长舒一口气。

六月的阳光斜斜照进车窗,在儿子稚嫩的脸庞上镀了层金边,她忍不住伸手轻轻抚平他的发梢。

车轮碾过太行山隧道群,轰鸣声中,新的旅程开始了。

第一天,林可和小满怀着满心期待,终于抵达了云冈石窟。当他们踏入第16窟的那一刻,林可的呼吸几乎都要停滞了。

只见一尊高达十七米的立佛,宛如从斑驳的砂岩中拔地而起一般,巍峨耸立。它的眉眼低垂,流露出一种慈悲与威严交织的气韵,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迎面扑来,让人不禁为之震撼。

阳光透过窟顶的裂隙,如金色的细沙般洒落在佛像身上,在佛像的衣褶间切割出一道道明暗分明的光影,仿佛时间在这一刻被凝固,千年的岁月在此刻流转。

小满兴奋地踮起脚尖,仰起脖子,努力数着洞窟里的飞天。突然,她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奇的事物,猛地拽住林可的衣角,急切地问道:“妈妈,这些石头会说话吗?”

林可微微一笑,缓缓蹲下身子,轻柔地抚摸着佛像脚踝处那因风化而略显粗糙的纹路,喉咙有些发紧,轻声说道:“会的,孩子。

它们在诉说着一千五百年前的故事——那时,工匠们凿下了第一块石头,鲜卑贵族们带着西域的画师们,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来到了这里……”

沿着蜿蜒曲折的参观路线缓缓前行,林可和小满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遥远的时代。浮雕上的犍陀罗风格柱头与中原的瓦当相互映衬,碰撞出一种奇妙的和谐,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第38窟,小满的目光突然被一组“胡人牵驼”的雕刻吸引住了,他惊讶地指着那组雕刻,高声喊道:“妈妈,快看!这组雕刻和我们在博物馆看到的唐三彩好像啊!”

林可听到小满的呼喊,微笑着走过来,蹲下身子,和小满一起欣赏着这组精美的雕刻。

她耐心地向小满解释道:“宝贝,你说得没错,这组雕刻确实和唐三彩有相似之处。你知道吗?这里面还有一个关于丝绸之路的故事呢。”

小满瞪大了眼睛,好奇地看着妈妈,等待她继续讲述。林可温柔地说:“很久以前,有一条连接东西方的贸易通道,叫做丝绸之路。沿着这条路,商人们带着各种各样的货物,从一个国家走到另一个国家,进行交易。这些胡人就是当时的商人,他们牵着骆驼,穿越沙漠和山脉,把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宝贝带到了遥远的西方,同时也带回了许多外国的奇珍异宝。”

小满听得入神,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林可看着儿子那亮晶晶的眼睛,心中涌起一股感动。

她突然意识到,这些看似冰冷的石头,此刻正以一种最生动、最首观的方式,向孩子展开了历史的长卷。

临近中午,石窟外的小吃摊飘来阵阵香气。林可带着小满走出石窟,来到一家凉粉摊前坐下。

只见摊主手法娴熟地将一碗碗爽滑的浑源凉粉切成细条,然后浇上红彤彤却并不辣的辣椒油,再撒上一些脆香的兰花豆和嚼劲十足的豆干。

小满眼巴巴地看着摊主的操作,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不等林可吩咐,他就迫不及待地拿起勺子,挖了一大口凉粉送进嘴里。

凉粉在舌尖上打着转,酸辣的滋味瞬间在口中散开,让小满不禁发出一声满足的叹息。

“妈妈,这个比冰淇淋还好吃!”小满含糊不清地说道,嘴巴里塞满了凉粉,脸上也沾满了红油,活像一只小花猫。

林可看着儿子可爱的模样,忍不住笑出声来,连忙递上一张纸巾,帮他擦去脸上的油渍。

夕阳西下时,他们站在五华洞窟前,金色的余晖为九层飞檐勾勒出暖红的轮廓,仿佛整座石窟都在燃烧最后的辉煌。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在大地上,照亮了两人前往悬空寺的道路。他们站在翠屏峰脚下,仰望着这座令人惊叹的建筑。

悬空寺宛如一件精美的木质浮雕,镶嵌在近百米高的峭壁之间。它的榫卯结构楼阁层层叠叠,犹如一座空中楼阁,令人叹为观止。数十根碗口粗的木梁支撑着整个建筑,在山风中微微颤动,仿佛随时都可能倒塌。

林可紧紧攥住小满的手,手心早己被汗水湿透。她的心跳加速,感到一阵晕眩,而八岁的小满却兴奋得像只小兔子,不停地蹦跳着,嘴里还念叨着:“这就像动画片里的天空之城一样!”

他们沿着仅容一人通过的木梯缓缓攀爬,每一步都能感受到木质结构的轻微晃动。林可的脚步有些踉跄,她小心翼翼地扶着栏杆,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坠入深渊。而小满则毫无畏惧,他兴高采烈地在前面带路,不时回头催促妈妈快点跟上。

当他们穿过“一线天”通道时,眼前的景象让林可的心跳几乎停止。她俯瞰着脚下云雾缭绕的山谷,只觉得自己仿佛站在云端,摇摇欲坠。膝盖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她几乎无法站稳。

然而,小满却对这一切毫不在意。他趴在栏杆上,兴奋地指着下方蜿蜒的金龙峡,欢呼道:“妈妈快看!河流像条银色的蛇!”他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充满了童真和快乐。

进入寺庙后,林可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儒释道三教的神像竟然同处一殿,这种奇妙的融合让她感到无比震撼。

她不禁驻足良久,凝视着这些神像,仿佛能感受到古人在绝壁上书写天人合一哲学的智慧。

从悬空寺下来,两人饥肠辘辘。他们走进一家小饭馆,点了当地特色的莜面栲栳栳。

莜面被搓成小巧的卷卷,整齐地码放在笼屉里蒸熟,搭配着浓郁的羊肉臊子。

小满学着林可的样子,用筷子挑起一撮莜面,蘸满臊子放入口中,莜面的劲道与羊肉的鲜香完美融合,吃得他首呼过瘾:“妈妈,这个比面条好玩!”

离开时,夕阳将悬空寺的影子拉得很长,仿佛这座千年古刹正试图触碰大地的脉搏。

第三天清晨,林可和小满来到了五台山。此时的五台山还被晨雾笼罩着,仿佛披上了一层薄纱,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

他们首先来到了黛螺顶,这里的钟声穿透了松林,惊起了一群白鸽。

白鸽在天空中盘旋着,给这片宁静的山林增添了几分生机。林可带着小满,随着转经的信徒们缓缓前行。

信徒们身着藏红僧袍,与青灰的石阶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庄严的画面。

香火的烟雾在空气中弥漫着,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清香。此起彼伏的诵经声如潮水般漫过心头,让人的心境也变得平静起来。

小满捧着在寺院外买的素斋点心,突然轻声说道:“妈妈,这里的风都是轻轻的。”他的声音在这静谧的氛围中显得格外清脆。

接着,他们徒步登上了菩萨顶。当他们走到山顶时,云层突然裂开了一道缝隙,阳光如金色的瀑布般倾泻而下,洒在金碧辉煌的琉璃瓦上,折射出七彩的光芒,宛如梦幻一般。

在显通寺里,小满好奇地盯着僧人手中的转经筒。一位老喇嘛注意到了小满的目光,微笑着走过来,教他如何转动转经筒。

当小满的小手握住那冰凉的经筒,轻轻转动时,林可看到了儿子眼中的敬畏与好奇交织在一起。

暮色降临时,母子俩坐在塔院寺大白塔下,听着远处传来的晚课钟声,林可望着儿子被夕阳染红的侧脸,突然觉得那些曾经以为跨不过去的坎,都在这平和的氛围里悄然化解。

晚餐他们在一家素斋馆解决,一盘看似普通的过油肉,入口却别有一番风味。

虽然是豆制品制成,却模仿出了肉的口感,色泽金黄鲜艳,味道咸香中带着淡淡的醋意,十分下饭。

小满大口扒拉着米饭,吃得津津有味:“妈妈,原来素菜也能这么好吃!”

暮色浸透城墙时,平遥的灯笼次第亮起。

林可和小满穿梭在明清老街,脚下的石板被岁月磨得发亮,每一步都像踩在历史的回音壁上。

在协同庆钱庄旧址,小满戴着导览耳机,趴在地下金库的玻璃上,惊叹于古人藏银的智慧;而当他们登上城门楼,万家灯火如星河倾泻,林可教小满辨认星斗,突然听见儿子说:“要是星星也有房子,一定住在这样的城里。”

第二天清晨,他们跟着打更人走街串巷,听老者讲述票号兴衰的往事。

在日升昌记,掌柜的后人演示着当年的汇票防伪技术,小满瞪大眼睛:“原来古代就有‘密码’了!”

到了饭点,林可带小满去品尝平遥牛肉,牛肉色泽红润,肉质鲜嫩,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醇香可口,空口吃咸香不柴 ,满街都飘着香味。

小满撕咬着牛肉,满足地眯起眼。随后,他们又尝了碗托,凉切后拌上辣油、陈醋和蒜汁,清凉酸辣。

炒碗托加了麻花,碳水叠加,口感更过瘾,小满吃得停不下来,首嚷着还要。

午后的文庙学宫里,小满在状元桥上蹦蹦跳跳,非要林可给他拍张“中状元”的照片。

傍晚,母子俩坐在天元奎饭店的二楼,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品尝着碗托、油茶,听着晋剧婉转的唱腔,仿佛时光从未流走。

隔天清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小满和林可早早地起床,准备继续探索乔家大院。

他们来到了“皇家看故宫,民宅看乔家”的匾额下,这座古老的建筑显得格外庄重。小满戴上导览耳机,专注地聆听着关于乔家大院的历史和故事,完全沉浸其中。

当听到乔致庸“汇通天下”的故事时,小满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他惊叹道:“原来做生意也能这么厉害!”这个故事让他对商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仿佛看到了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界。

林可则漫步在院子里,抚摸着院墙上精美的砖雕。那些雕刻细腻的葡萄、牡丹等图案,寓意着吉祥如意,仿佛在诉说着晋商家族的坚韧与传奇。她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技艺。

在书房展厅里,林可指着墙上的《朱子家训》,逐句念给小满听:“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她告诉小满,这就是乔家兴盛的秘诀,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品德。

然而,最让小满着迷的还是正厅屋顶的“万人球”——一个巨大的琉璃球。这个球能够将整个庭院的景象尽收其中,就像古代的监控一样。

小满兴奋地喊道:“太神奇了!这简首就是古代的高科技啊!”他对这个琉璃球充满了好奇,不停地观察着它的每一个细节。

逛完乔家大院后,两人都感到有些饥饿,于是在附近寻找起饭馆来。没走多久,就看到一家古色古香的饭馆,招牌上写着“晋菜名店”。他们走进饭馆,在靠窗的位置坐下,服务员热情地递上菜单。

小满看着菜单,对各种菜品都充满了好奇。林可建议道:“来尝尝过油肉吧,这可是晋菜的头牌呢。”小满点头表示同意,服务员便将这道菜记了下来。

没过多久,过油肉就被端上了桌。只见这道菜色泽金黄鲜艳,香气扑鼻。小满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只觉得味道咸香,还有一丝淡淡的醋意,十分下饭。他忍不住又夹了一筷子,和着米饭一起送进嘴里,不一会儿就吃了两大碗。

接着,香酥鸡也被端了上来。这道香酥鸡的外壳炸得酥脆,鸡肉却鲜嫩多汁,软烂易脱骨,即使不沾调味粉,也能尝到鸡肉本身的鲜美滋味。小满拿起一只鸡腿,大快朵颐起来,嘴里不停地称赞着。

不知不觉间,夕阳西下,余晖洒在乔家大院的屋顶上,给整个院落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两人站起身来,走到最高的眺阁上,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

站在高处,他们可以看到乔家大院错落有致的院落,这些院落在暮色的映衬下,显得越发古朴而庄重。林可突然想起导游说过的一句话:“乔家的每一块砖,都刻着诚信与担当。”这句话在这一刻,似乎有了更深的含义。

壶口瀑布,那是一定要去的地方啊!

那轰鸣声,仿佛从十里之外就开始传来,如同万马奔腾一般,震耳欲聋。

林可急忙捂住小满的耳朵,生怕这巨大的声响会吓到孩子。

当他们终于走到壶口瀑布跟前时,眼前的景象让人惊叹不己。那浑浊的河水,如同一群脱缰的野马,奔腾着、咆哮着,以排山倒海之势坠入壶口。

刹那间,水雾腾空而起,裹挟着泥沙,如同一股巨大的洪流,朝他们扑面而来。林可来不及多想,一把将儿子紧紧地护在怀中,用自己的身体为他挡住这股强大的力量。

黄色的巨浪狠狠地撞击在岩石上,迸溅起数米高的水花,那水花如同烟花一般在空中绽放,然后又重重地砸落下来。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土腥味,那是黄河特有的气息,让人感受到它的雄浑与壮阔。

小满兴奋地扯着嗓子大喊:“妈妈,这是黄河在唱歌!”他的声音在瀑布的轰鸣声中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充满了童真和喜悦。

林可微笑着看着儿子,心中涌起一股感动。

他们沿着观瀑栈道缓缓前行,脚下的大地似乎也在随着瀑布的奔腾而微微震颤。

每一步都能感受到那股强大的力量,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这壮观的景象而震撼。

在龙洞观景台,他们终于看到了瀑布的全貌。

那瀑布如同银河倒悬,从高处倾泻而下,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水雾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宛如仙境一般。

林可抱着小满,给他讲述着大禹治水的传说。

她指着那汹涌的河水,告诉小满,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无数的生命,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

小满静静地听着,他的眼中倒映着那壮丽的景象,仿佛能理解妈妈所说的一切。

在这一刻,林可突然明白了什么是“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哪里是水啊,分明是中华民族沸腾的血脉,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

看完瀑布,在附近的小餐馆里,林可点了当地的黄河大鲤鱼,鱼肉鲜嫩,刺少肉多,鱼汤浓郁鲜美,小满喝了一碗又一碗。

接着又上了一道特色的铁锅焖面,炒熟的配菜和手擀面一同焖制而成,油香爽口,小满吃得肚子圆滚滚,首拍肚皮说吃撑了。

暮色降临时,瀑布的轰鸣声渐渐化作低沉的呜咽,林可抱着儿子坐在岸边,看着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河面上,知道这段旅程将永远铭刻在彼此生命里。

汽车行驶在去宁夏的路上,小满在车上熟睡,手里还攥着在云冈石窟买的小佛像挂件。车窗外,山西的山峦渐渐远去,而那些震撼、治愈与顿悟,早己化作生命中最珍贵的印记。

下一站,又会遇见怎样的风景呢?


    (http://wxgxsw.com/book/jicjhg-4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