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九,西北风,平均风速 4.2m\/s,日间最高-3℃\/夜间最低-14℃,湿度日均35%,旱情加剧。
-----------------
林砚又被爷爷拎到祠堂,参加孙秀才组织的水利工程的族会。
青砖祠堂里浮动着呛人的旱烟,孙秀才的手指在算盘珠子上打了个转,黄铜包边的算盘框映着天井漏下的光。
他抬头看了眼梁上悬着的“惠泽桑梓“匾额,喉结动了动。
“从新水源需建一条水渠到旧渠,我预估有二里长。按每丈需陶管三节、洋灰两袋来算...“算珠清脆的碰撞声在寂静的厅堂里格外清晰,五个族老的目光黏在他泛白的青布袖口上,“二里地统共要三百丈,便是九百节陶管、六百袋洋灰。“
“另外九千五百亩梯田这次如果都要改造成良田,新渠需陶管三千六百节,洋灰两千四百袋。梯田每百亩设分水管网,另要陶管一十九万节、三合土...”
这是他与林砚昨天一起商量的方案。
他本来是建议先完成二里长的渠道,后面工程比较大分三年来做,但林砚觉得即使前面二里水渠的工程,族里都没钱付,不如一次性做了,困难总有办法嘛。
七叔公的拐杖重重杵在青石板上:“祖宗修渠都用糯米灰浆砌青石,你非要使劳什子洋灰!“老人花白的山羊须随着唾沫星子颤动,“秀才公,知道九千五百亩梯田的埂子有多长?把全山西的陶窑烧空也凑不出这数!“
孙秀才按住案上泛黄的《泰西水法》,指节微微发白:“糯米灰浆砌青石的方法工期要三年,按我的方法只用8个月。陶管用本地高岭土,硬度足够砌渠,且耐得住山泉腐蚀。青石渠五年必渗漏,陶管埋地三丈,洋灰抹缝可保二十年不坏。”他转向端坐正中的族长,“梯田改旱为水,谷子亩产可以从60斤提高到180斤,翻了三番,且可两年三熟。今岁若成,来年族里就能多收九千五百石谷子,和六千石的大豆。”
账房老林头咳嗽着插话:“莫说陶管,单是三千袋洋灰,一袋要三钱银子,就要九百银子。但族里...“他枯枝般的手指点了点供桌上的账簿,“最后三十两留着给祠堂换梁。“
林砚突然从西厢阴影里站起来:“若自建灰窑和陶厂呢?“
“一十九万节陶管!”老林头迟疑地问:“把全族老少绑在窑口烧三年也完不成!”
孙秀才抖开张泛黄的《申报》,指缝间漏出光绪二十三年江南制造局的招股公告:“族里三百妇人孩童流水作业,和泥、制坯、烧窑分作三班,童子军负责运料。”算盘珠噼啪炸响,“每日能搓陶坯两千,建十座连窑轮烧,日产陶管可达六百节。我们分段施工,一段完工即投入农业生产,这样工程需一年半,费用1200两,总共2100两“。
“钱呢?还有建窑的钱粮从哪出?把祠堂拆了卖梁柱也凑不出这个钱!”
所有的人都转头看着林砚,那眼神要多清纯有多清纯。
林砚翻了个白眼,无奈地说:“我提个建议:我刚才预估一下,要满足工程的需求,建厂的费用在三千两左右,再加上后面运营费用2000两差不多了。这个钱我让我父亲的领航者公司来出,村里出劳力,工资按市价算。工程所需的材料按市价9折从工厂买,然后村里的今后产出的粮,除留够自用外,多余的按村里的销售价抵扣材料款,直到还清为止。”
祠堂霎时静得听见香灰跌落。
“永年有五千两余钱?”林广福皱着眉头问自己的孙子。
“差老远,但可以找我外公借啊!我外公家老有钱了”林砚笑眯眯地把老妈卖了。
“工厂准备建在哪?”孙秀才追问。
林砚没回答孙秀才,而是转头问林广福:“爷爷,上次我让你把周边的山林都买了,买了吗?”
“买好了,能用上?”林广福好奇了。
“两个工厂就建在靠近村里北坡的太行山脉,那里有一个综合矿山,煤田,石灰岩,石膏,陶土都有。”林砚一本正经回答。
“你怎么知道?”所有人都有这个疑问。
林砚微笑不语,反正就是不告诉你们,自己去脑补吧!
林广福点点头不再问他,对这个孙子的能力他是深有体会,有难事找他准没问题,这事他知道就行,对外不能说。
“刚才砚歌儿提出的建议,大家怎么看?”林广福向各族老问。
“不花钱就把村里的田改造成良田,村民还可以在家门口领工钱,我肯定赞成!”
“我也赞成!”
“赞成!”
全部通过。
“爷爷,你要放鹰把父亲叫回村里,这个事最好要跟他到现场说清楚。”林砚对林广福说。
“好!”
孙秀才的算盘声接着响起:“既有自产材料,总需泥匠二百、窑工一百、力夫八百。但开山采石要铁匠打五十把钢钎...”
“钢钎和普通辅材走公账,人员由族里安排记工,参与人员包三餐。”林广福已经起身:“明日辰时,每家出两个壮丁先清旧渠,秀才今晚把工料单子列明。老林头今夜将赈灾呈文写好,去年秋涝冲毁的七里旧渠,正好充作报灾由头报乡里,说是赈灾工程能免三成税。“
林广福说完就带着林砚走出祠堂,往家里走去。
回家后林广福直接拉着林砚来到书房急忙问:“你是怎么想说来听听!”
“爷爷,我说的那个矿山,有露天煤储量4500万吨,还有高标量的石灰岩和石膏陶土矿,总储量都很大,可以开采十来年。所以我想依托这个矿山,让父亲建一个小工业区,生产洋灰、砖头、陶瓷,还有之前说的纺织厂、染布厂也建在那里。”
“我之前请你买的土地中还有可开荒10万亩的丘陵,也放在父亲的领航者公司中组成农牧子公司,用后面建设的地下水库水来改造成良田,生产粮食保障工厂人员的粮食供应。”
“地下水库改造后,原有的青龙涧的河道,可全部改成水田,我估算一下有3000亩,这些水田的收成当作族产来养孤寡老弱,和给村里的孩子建新式学堂,免费读书。”
“我预计,等这些都建好预计3年左右,到时我们村人口会增加到3~5万左右。5年后总产值预计可以达到1000万银元,这样我们村就可以变为富裕村。”
“另外,今天孙秀才说的村里梯田改旱为水后,产量会翻三番。其实还不够,最少在他说的基础上再增加50%。”林砚自信地说,因为棋盘的五谷丰登功能还没发生作用,但他相信这个功能不会太简单。
林广福听得目瞪口呆,这信息量也太大了,这让他要怎么来理解。
算了,不管了,还是让永年自己去头痛吧!通知他马上回来!
想通了,他就轻松了,反正我相信我的好大孙,真棒!
(http://wxgxsw.com/book/jiiig0-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