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弘扬国粹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章 弘扬国粹

 

林夏握着手机僵立在街头,深秋的风卷着枯叶擦过脚踝,寒意顺着脊椎爬上了后颈。

城西旧纺织厂的威胁犹在耳畔,邓明辉讳莫如深的提醒,更像一根刺扎在心里。

林夏强压下翻涌的不安,转身朝着地铁站走去,医药箱里的银针随着步伐的移动,轻轻的碰撞在一起,发出了细碎的声响。

回到老宅的时候,天色己经完全黑了。楼道里的感应灯忽明忽暗的,林夏借着朦胧的灯光走到了门口。

掏出钥匙开门的一瞬间,屋内暖黄的灯光倾泻而出,师父佝偻的身影正在灶台前忙碌着。

青瓷药罐里飘出当归与黄芪的香气,混着氤氲热气,暂时驱散了林夏心头的阴霾。

“丫头,手这么凉。”

师父头也不回的,布满老年斑的手熟练地掀开锅盖,“快来喝一碗当归羊肉汤,驱驱寒气。”

林夏放下医药箱,看着师父将盛得满满的汤碗推到自己的面前。

老藤椅在墙角吱呀作响,师父戴着老花镜,正在整理泛黄的医案。

这场景再熟悉不过了,可此刻的她却突然想起邓明辉质疑的眼神,想起了那通充满威胁的电话,不由得喉头泛起了苦涩。

“师父,您说脉诊真的能被世人认可吗?”

林夏捧着温热的汤碗,水汽模糊了镜片,“今天给邓明辉诊脉,他明明己经信了,可临走的时候……”

她将邓明辉的提醒和神秘的电话简略的说给张老听,末了轻声的说道,“现在的医疗界暗流涌动,我怕……”

张老布满皱纹的手顿了顿,从藤椅旁的檀木匣里取出一本蓝布包着的古籍。

封皮上“濒湖脉学补遗”几个小楷字迹娟秀,边角却磨损得厉害,显然被反复翻阅过无数次。

“这是你师公传给我的。”

老人的声音有些发颤,“里面记载着历代脉诊大家的心得,还有不少失传的技法。”

林夏凑近细看,泛黄的宣纸上,蝇头小楷密密麻麻的记录着各种脉象的案例。

其中的一页画着奇怪的波形图,旁边批注:“真脏脉现,如屋漏雨,如弹石,十不存一”;

另一页则详细的描述了通过孕妇脉象判断胎儿性别的方法,连胎动的时辰都有记载。

“脉诊看似简单,不过三指落腕。”

张老用布满老茧的手指轻轻的着书页,“可是这里面的学问,够人钻研一辈子。你师公临终前说,脉学传承到我们这一代,己经断了不少。现在西医当道,愿意静下心来学脉诊的年轻人更少了。”

窗外忽然刮起了一阵大风,树枝拍打在玻璃上发出沙沙的声音。

林夏想起了白天在邓氏集团,邓明辉办公室里那些精密的医疗器械,与眼前的这本历经沧桑的古籍形成了鲜明对比。

她伸手抚摸着书页,指尖触碰到某处墨迹晕染的痕迹,像是被泪水浸透过。

“丫头,”师父突然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传来,“当年我收你为徒,不仅因为你的天赋好,更是因为你肯吃苦。现在这个世道,学脉诊是吃力不讨好的事,但是越是这样,老祖宗的东西越不能丢呀。”

老人浑浊的眼睛里闪着光,“这本书,我想传给你。”

林夏猛地抬起头,看到师父郑重其事的神情,眼眶里面瞬间发热。

她知道这本古籍意味着什么——那是几代人倾尽全力守护的传承,是无数个挑灯夜读、临床实践凝结而成的心血。

“师父,我……”她声音哽咽,“我怕自己做不好。”

“怕什么?”

师父将古籍塞进她的怀里,“你看这上面,每个批注都是前人栽过的跟头、吃过的亏。脉诊不是玄学,是经验,是一代代医者用活人试出来的门道。”

老人指着书中的某处记载,“就说这个‘怪脉七十二’,你以为书上写写就能学会?当年我跟着你师公,守着危重病人三天三夜,才真正体会到‘雀啄脉’‘虾游脉’的凶险。”

林夏翻开书页,看到某页夹着一张褪了色的纸条,上面是师父年轻时候的字迹:“光绪二十三年冬,诊一寒症患者,脉沉细如丝,误用温药,致鼻血不止。此乃学艺不精之过,当引以为戒。”字里行间,满是前辈医者的自省与执着。

夜色渐深,林夏将古籍小心翼翼的收进了抽屉,上了两道锁。窗外的月光透过纱帘洒了进来,在墙面上投下了斑驳的树影。

林夏躺在床上,回想着白天的种种,邓明辉的质疑、神秘人的威胁、师父的重托,像走马灯一般在脑海里面轮转。

不知道过了多久,手机突然震动了。林夏猛地坐了起来,屏幕上显示的依旧是陌生号码。

她深吸了一口气按下了接听键,对面传来了窸窸窣窣的杂音,像是有人在刻意调试设备。

“林医生,考虑得怎么样了?”

变调的声音依旧阴森,“城西旧纺织厂,三天后,带齐你所有的脉诊资料。别耍花样,我们盯着你呢。”

还没等林夏开口,电话己经挂断。她握着手机呆坐在黑暗中,冷汗浸透了后背。

对方怎么会知道她接触到了脉诊古籍?难道从一开始,她的一举一动就被监视了?

楼下传来了野猫的叫声,划破了寂静的夜。

林夏起身拉开窗帘,看着远处的霓虹闪烁的高楼大厦,想起了邓明辉办公室里那台价值百万的检测仪。

在现代科技的冲击下,古老的脉诊之术本就艰难求生,如今又卷入了这场不知目的的阴谋,她真的能守住这份传承吗?

抽屉里的古籍仿佛有了重量,隔着木板压得她的胸口发闷。师父的话在耳边回响:“脉学传承,贵在坚守。”

可是面对暗处的威胁,仅凭一腔的热血,真的够吗?

窗外飘起了细雨,打在玻璃上蜿蜒成痕。林夏摸黑打开了台灯,翻开了白天记录邓明辉病情的病历本。

在药方旁边,她郑重的写下了一行小字:“医者仁心,当以传承为己任。”

字迹未干,手机却又再次的震动,这次是一条匿名短信:“不要相信任何人。”

寒意再次袭来,林夏望着窗外无边的夜色,突然的意识到,她要守护的不仅是一本古籍,更是中医千年的智慧结晶。

而前方等待她的,或许是比想象中还要危险的挑战。


    (http://www.wxgxsw.com/book/ffagec-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