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血战上海(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章 血战上海(四)

 

那年五月六日在广富林,洋枪队遭遇一场大败,程大人及开字营所部在还没有和李大人汇合的情况下,立马投入战斗。开字营洋枪和火炮都是从湘军原部带来的,威力比我们强。程大人命令所部洋枪队立刻列阵守住阵地,并且用大炮轰向追击的太平军,堪堪守住了这条防线。

七日开字营进至漕河泾,发生遭遇战,程大人下令以洋枪射击并向前突击。太平军前锋一直以为我们只会结硬寨打呆仗,程大人的突然袭击,令太平军误认为是主力已经到来,所以这才击退了他们。

由于缺医少药,本来已经开进虹桥附近的太平军,此时面临着疫情的肆虐,大量的太平军开始非战斗减员。李秀成一看局势不妙,他决定撤出上海,以图日后再战。而李大人则看到了战机,他开始命令我们准备战斗。

李大人一看开字营如此英勇善战,心里已然有了破贼之计,是夜李大人同各位大人一齐在大帐中谋划良久,终于下定决心,明日开战。

虹桥地处上海正西偏南,四周水道交错,宽数十步可行船。这些小水道汇集成泾,然后汇入黄浦江把虹桥隔在上海之外。李大人命我等早在一个月之前就在此地扎营结寨,抢占有利阵地。面对着熟悉的对手,李秀成只是冷漠的观察李大人在这里的一举一动,他并不担心这个手下败将能有什么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本事,只是要在撤退之前,再狠狠地羞辱李大人一次。

八日一早,太平军趁着大雨,开始发起进攻。一阵炮响后,我终于看到了活生生的太平军。他们头上裹着红头巾,身上的衣服却五花八门。他们也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唯一不同的是他们的头发要不包裹在头巾里,要不散开,没有一个人绑着辫子。

此时我右手执刀,左手拿盾,全身蜷缩起来,躲在祝青他们后面。他们这些洋枪手一排有十人,两排为一队,第二排半蹲,第三排站立,开始向着太平军齐射。一轮齐射以后,他们退下,换下一队继续射击。

我看着太平军向潮水一样的进攻,我的身体忍不住开始发颤。他们像潮水一般冲到我们面前,却被洋枪队一轮又一轮椅的齐射打了下去。偶尔有几个能冲过来的,又被侧翼的刀盾兵拦住,不得再前进一步。

太平军看到前方攻势受阻,不得不停下进攻的势头,我们也稍获喘息之机。李大人的帅旗就在不远处一个桥头,旗下正是端坐在太师椅上督战的李大人。只见信号旗开始挥动,李大人这是下令,让春字营打头,其他各营配合,开始进攻。

我和祝青不是春字营的,所以一开始并不是由我们冲锋。只听得一声号响,春字营的兄弟在张遇春的带领下,开始冲击太平军的阵地。

张遇春是淮西人,又是李大人的亲信。我们这里张和常发音十分相似,所以他十分器重张遇春,希望他和前朝名将将常遇春一样,故称其为“军中猛虎”。此番让春字营先行出击,就是为了让这头猛虎露出獠牙吃人。

可就在这关键时刻,春字营攻势受阻前进不得,停下前进的脚步了。太平军那边的洋枪队让春字营伤亡惨重,受挫的攻势让张遇春这假老虎现了原形,他也不管春字营弟兄们的死活,竟在战场上率先脚底抹油,往回逃跑了。

李大人一看张遇春如此不争气,居然要在战场上当逃兵,气的李大人立刻从太师椅上蹦起来。他三步并作两步直接冲到营寨之前,命亲兵揪住没头苍蝇一样张遇春,竟准备直接用军刀砍了张遇春的头祭旗。

此时前方激战正酣,后方主帅大怒要砍先锋官的头,真是一幅奇景。我们这些兵也愣在这里,完全不知道要做什么了。

“直娘贼,老子让你去当先锋,你他娘的居然给老子当逃兵,看老子今天不砍了你的狗头!”李大人这一次又骂人了,骂得比刚来上海那次还难听。

“大人,大人!我,我……”张遇春已被前方吓破了胆,又面对李大人的军刀,此时他已然说不出话,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大人,战中先杀大将不利啊大人!”

“是啊大人,老张也是第一次上战场,这样就砍了他,未免有伤弟兄们的士气啊!请大帅准许老张戴罪立功!”一时间围在李大人附近的人们一齐跪下,纷纷替张遇春求情。

“张遇春你给老子听好了!今天你就是死,也要给老子死在冲锋的路上,别像个娘们一样畏手畏脚的!你摸摸你裤裆里那玩意还在不在,老子没带过你这么怂的软蛋!你不敢上老子上,大不了这几千兄弟跟老子我一块完蛋!”李大人动了真气,唾沫星子喷了张遇春一脸,而张遇春一张脸也变成酱紫色。

李大人骂的实在太狠了,反而把张遇春给骂醒了。只见张遇春一扯头巾,发起狠来,对李大人抱拳道:“大人,请再给我一次机会,这次我一定冲过去死给大人看!”说罢头也不回,高喊了一句:“带卵子的,跟着老子冲啊!”

就在众人被打了鸡血的时刻,只见太平军后方乱作一团,一时间枪炮声大震,原来是太平军侧翼出现情况了。

就在太平军遭受夹击战线不稳的时刻,李大人跃马而上,军刀向前一挥,下令全军出击。于是我们也跟着张遇春,叫嚷着嘶吼着愤怒着咆哮着,向着太平军冲了过去。

太平军可用的战力本就不多,在正面和侧翼的双重打击,以及后路被断的情况下,终于支撑不住开始溃散。不少人慌不择路选择跳进河里,可这窄窄的河道,如今竟成了他们难以逾越的天堑,战场的局势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

如果不是程大人从侧翼发起突击,如果不是太平军军中瘟疫横行,如果不是年初的大雪,如果不是我等奋力一战,也许死在虹桥的,就是我们。


    (http://www.wxgxsw.com/book/ichcff-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