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章 海陆之辩(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30章 海陆之辩(三)

 

同治三年(即公元1864年)春,淮军逐步包围了嘉兴,只要拔掉太平军在苏南的最后一个堡垒,东南这个钱袋子就能重新回到朝廷手里。

先锋还是由开字营担任,他们逐步运动到城下,先攻破西门、北门七个堡垒,后又分兵攻克秋泾、吴泾、合欢桥诸堡垒,将嘉定外围的防御工事一扫而光。之后其余淮军在外围进行阻击,击退了来自盛泽、新塍的太平军援军。此战围攻嘉定整一个月,淮军在城外垒土山,将大炮置于土山上,向城内轰击,毁坏太平军炮台二十余座,此时的嘉定甚至都算不得困兽犹斗,更像没了爪牙的病大虫。程学启利用地雷炸裂城池百丈,正在挥军肉搏登城之时,突然被城内洋枪击中头部左太阳穴偏后。他立时晕倒,部将刘士奇派人将他送出战场,之后接替指挥攻克了嘉兴。程学启被抬回大营,再转送苏州医治,虽有起色,终因脑浆崩流,3月10日伤重不治而卒。

淮军经历连番大战,接连收复东南十余座城池,其中程将军每战奋勇争先,攻城拔寨,实乃淮军第一悍将。及其殁后,李大人向朝廷上疏,表奏其两年来大小战功。朝廷下旨优诏赐恤,称其谋勇兼优,赠太子太保,特遣官员赐祭一坛,于安庆、苏州、嘉兴建立专祠,谥号忠烈,并赐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又加恩赐予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并为三等男爵。

战后左大人听闻程将军殒命战场,也特地派人前来吊丧慰问,这也是仲先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左大人的部下。在之后的战斗中,应天府周围已被基本肃清。此时的应天在战略上已被团团包围,成了一座孤城。就在这种时刻,李大人考虑的是不想同围城的湘军抢攻,所以他才令淮军向南转进,企图在浙江打出来一片天地,但这种想法无疑和长期在浙江耕耘的左大人产生了重大的分歧,这也导致二人之后政见不合,成为大清政坛上完全对立的一对宿敌。

及至五月十三日,李大人听闻湘军对应天府挖掘的地道即将成功,另一方面他又多次收到朝廷急调他支援应天的旨意,遂派刘士奇炮队及刘铭传、潘鼎新、周盛波等二十七营会攻天京。十五日,面对着将要来“辅佐”,实则“抢功”的淮军,曾国荃向淮军出示了李大人的出兵咨札。曾大人向手下问到:“我等辛苦两年,终于从老家打到此地,今有泼天富贵等着我等去取,然此时淮军要来助我等一臂之力,众皆以为何如?”

此时湘军人人激愤,眼看着到手的鸭子就要飞了,人人奋勇争先,恨不得立刻飞入应天城中打开府库劫掠一番,于是众位立刻向曾国荃请战。仅一日,湘军便破城杀贼,淮军还是晚来了一步。

战后曾国荃亲自拜访李鸿章,见面就说:“我们曾氏兄弟的面子,全靠你保住啦。”李鸿章不由得哂笑,只能连连拱手,恭贺曾氏兄弟拿下定国戡乱的头等大功。此战之后,李鸿章受封一等肃毅伯,赏戴双眼花翎,湘军与淮军四面出击,将残存的太平军势力尽数消灭。


    (http://www.wxgxsw.com/book/ichcff-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