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夜雨(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5章 夜雨(二)

 

李大人与左大人的分歧,不仅在于对外方略,还有对内的军备力量建设。(前文提到过,李鸿章是海防派,左宗棠是塞防派)李大人认为,只要是能用钱和土地缓解大清和列强的矛盾,那何必兵戎相见?眼见西北大部已经收回,伊犁收回不收回的,牵连甚广,一时也难做决断,慈禧太后逐渐从支持左大人,转变为支持李大人。

李大人当年虽为曾大人的幕僚,与曾大人有师生之谊,但湘军排外,使得李大人对湘军颇有微词。现如今朝堂之上,湘军最大的代表人物就是左大人,李大人自然也就紧盯着左大人不放。

相比于李大人手眼通天的手段,左大人进了京真是寸步难行。他平素是个勤俭的,手上也没什么余财,进了京真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只是想要见一见太后,就要同太后身边的红人李总管打点一番,只打点李总管还不够,他手下那一帮干儿子也一样不能少。左大人身为朝廷一品大员,俸禄并不算多,几番打点下来,就已经使得他囊中羞涩了。左大人没有办法频繁的面见帝国实际上的最高权力统治者慈禧太后,而李大人在外交上的一系列“成果”十分讨得太后的欢心,所以左大人逐渐被边缘化也在情理之中。

仲先生心想,以李大人的一贯行事来说,他这个人是暇眦必报的性格。本来身为安徽人的仲华投奔淮军,在收复江南的战役中也屡建战功;以后的平捻军,参加西征军,这些仗大大小小的经历下来,朝廷早该有个赏赐的旨意下来了。上报功劳,核准查验军功是兵部报军机处审核,以左大人的行事风格,如果是卡在兵部,他必然会想尽办法圆全此事,可如果是卡在军机处,那以左大人的能量,只怕是力有不逮了。

仲先生想到这里,只得苦笑。他当兵确实不是为了谋个一官半职,当初加入淮军是为了填饱肚子,后来眼见天下大乱,他便生出了因为想匡扶社稷之心,等到西征之时,眼见西北广大地区的人们饱受内外摧残,他又生出了怜悯,家国情怀和重建大清荣光成了他新的目标。

然仲先生自已的命运,他所熟识的左大人的命运、他接触过的李大人的命运,西北各路受苦受灾老百姓的命运、中原和两江地区团结起来反抗朝廷的百姓们的命运、天子脚下谋生的人们的命运,北屯村村民的命运,以及三狗他们家的命运。这些人毫无瓜葛,有着天差地别的生活,每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人,每个人也都生活在一个饱受外部欺凌和内部混乱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已的努力,想着自已能够多做一分,便可以使得整体的生活更加美好。仲先生一路上见到了太多为了美好一点的目标努力奋斗的人,但也有那些自私自利穷奢极欲的为了满足自已生存生活状态而不管他人生活的人。原本仲先生对这些人出离了愤怒,但后来他才慢慢发觉,大量的人群并不是这种人,只是大量的人群恨自已不能成为这种人。人人嘴上都在骂崇厚,可又有谁不想过上崇厚那样的日子?


    (http://www.wxgxsw.com/book/ichcff-9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