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宝玉一心想着黛玉所说的当年他在宁国府时做过的那场梦,忽忆起那梦中的兼美,似宝钗之娇艳妩媚,又似黛玉之风流袅娜。恍惚间转头见到枕边躺着的宝钗,极尽妖娆,温柔小意,又似回到梦中一般。
“当初我梦到兼美,长得与宝姐姐和林妹妹都有相似之处,想来我当时并不是非林妹妹不可的。为何后来我心中所求唯有林妹妹了呢?”宝玉心内暗想,“是了,是那年龄官在蔷薇花架下画‘蔷’字,她心中只有蔷哥儿,为他默默垂泪。我原想要众位姐妹的眼泪葬我,后来了悟到竟不能全得,各人只得各人的眼泪罢了。林妹妹时常因我哭泣,原以为我能得她的眼泪,可今日相见,她对我极为疏离,似乎己不愿再为我落泪了……”
宝钗见他神色黯然,关切问道:“二爷,你怎么了?”
宝玉望向宝钗的眼睛,见她柳眉杏眼,眸含秋水,却记不起她为自己动情落泪的模样,不禁问道:“宝姐姐,你怎么不爱哭呢?”
宝钗闻言心下一沉,这话听着怎么像是在嫌弃自己。林妹妹从前爱哭,故宝玉便想让自己也哭,这是什么道理,难道要让自己学着林妹妹的样子讨他欢心么?宝钗心中有气,冷笑道:“我倒是也想遇到点芝麻大的事儿就哭,还能多得些怜爱。只是哭有什么用呢,难道哭了,账房里就能日进斗金,下人们就能奉命唯谨,二爷也能金榜题名吗?”
宝玉眼中闪过一丝厌恶,也不想再跟她多说一字,起身下床便要出屋。麝月在外间榻上睡着守夜,见宝玉出来,忙跟上去问道:“二爷,这是怎么了,要喝水还是起夜?”
“我去书房睡,你帮我把被褥铺上。”宝玉吩咐道。
“这……”麝月正不知如何是好,就见宝钗披了衣裳从里间走出来,忙上前问道,“二奶奶,这是怎么了?”
宝钗也有些怕了,倒不是怕宝玉分房睡,而是担心明日这事被王夫人知道了,又是一顿唠叨,只得上前拉住宝玉,服软道:“我错了,二爷。大晚上的,别闹得大家都不安生,还是回去睡吧。”
宝玉看都没看她,只淡淡道:“麝月,我说的话你没听到吗?”
麝月为难地看了宝钗一眼,宝钗道:“你有气只和我发吧,为难丫鬟做什么……”
宝玉冷笑道:“姐姐说错了,我今日非但不会为难她,反而要抬举她。麝月,你随我一起到书房,伺候我睡觉吧。”说罢便开了门,大步迈了出去。
麝月无法,只得跟着宝玉一起去了书房,留下宝钗一人,怔在原地。莺儿听到声响,穿上衣裳就赶了过来,见偌大的房里只有宝钗一人,忙问道:“二奶奶,发生什么事了,二爷和麝月呢?”
不问还好,一问宝钗忽然咳嗽起来,莺儿忙上前扶住她,另一手抚上她的额头:“糟了,怕是热毒又犯了,那药咱们还放在薛家没带过来呢。”
宝钗被莺儿扶到床上休息,又饮了一杯茶,咳嗽才渐渐止住。方才不知怎的心头升起一股邪火,那些话就脱口而出了。一说完她也后悔了,可是为时己晚,己惹了宝玉厌烦,只能明日再想法儿补救了。宝钗长叹了一口气,闭上眼睛休息,眼角却无声无息流下一滴泪来。
却说迎春之事己了,黛玉本想回姑苏去,便与贾母提起此事。贾母却道快过年了,自己也不知还能再活几年,便让黛玉过完年再回去,一家人好好团圆团圆。黛玉见到贾母老态龙钟的模样,心中十分不忍,便答应下来。
潇湘馆的东西都己收拾停当,王夫人借走的古董也己归还,如今都运回了林家别院。京城林家别院本是当年贾敏的陪嫁,因常年无人居住,只留了一对老仆看守,疏于打理,荒废了许多。幸而黛玉此次回京,着林管家好生修缮整理了一番。
贾敏因喜爱梅花,在自己陪嫁的园子里种了许多梅树,故别院外的牌匾上写有“梅园”二字。檐角悬着的铜铃凝满霜花,风过时只发出闷闷的磕碰声。转过垂花门,便见五楹粉墙环着数十株老梅,枝干黝黑,其上积雪盈寸,而朱砂梅、绿萼梅、玉蝶梅诸品,皆攒着新苞破雪而出。院中有方砚池,水面结着厚厚的冰层,倒映着嶙峋梅影。
及至内院,就见青砖月洞门,嵌缠枝牡丹花砖,门设五蝠青砖影壁。左右廊檐下悬铜制雪见灯,廊下悬湘妃竹帘,缀碧玉连环,风动琅然若佩鸣。
正厅设碧纱橱隔断,糊雨过天青罗,外罩杏子红轻容纱,绘折枝玉兰蛱蝶图。厅中置紫檀西面平书案,供定窑白釉刻花荷莲纹梅瓶,斜插着三两枝红梅,如点点丹砂缀于疏朗枝桠间。
这日天气晴好,库房门前,各色金石玉器、绸缎古玩摆了一地。不但有当初黛玉带到贾府的,还有贾母为补偿黛玉,这些天特意送的名贵器具。林管家与紫鹃雪雁一同整理入库,黛玉则领着朱鸾春纤在书房整理书画古籍。一时管家捧了库簿册子过来回禀,因说道:“东西是拿回来了,只是咱们林家的银子还没有着落……”
黛玉掩上书页,叹道:“林伯,若贾府还同当日一般烈火烹油,鲜花着锦,我势必要拿回银子的。然他们如今己是日薄西山,必竟是我的舅家,也养育了我十年,我实在不忍心强逼着他们卖房卖地,只看他们以后的造化吧。”
林管家只能无奈道:“姑娘宽仁心善,老奴也唯有从命了。”
黛玉翻看册子,又说道:“过几日寒潮将至,多拿出些布料和棉花来,给府里的下人做两身冬衣吧。正好也快过年了,那些绸缎放着也没用,也给每人都赏几尺罢,过年穿着也喜庆。”管家忙应下。
次日天上果然扑簌簌下起了鹅毛大雪,没过几天便积雪封门。黛玉望着窗外纷纷扬扬的雪,想起回到京城时在城门口见到的流民乞丐,不由叹道:“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雪虐风饕,城中贫苦之人怕是难熬……”
朱鸾道:“姑娘别担心,每年下雪时北静太妃同京中贵人们都会施粥布善的。”
黛玉道:“太妃娘娘真是慈悲,到时咱们也一起去吧,再买些棉衣棉被,一起施放给穷苦百姓。若是银子不够,库房中多余的器物可以卖掉一些……”
次日黛玉就让朱鸾回到北静王府,向太妃细说了自己的打算,北静太妃欣然应允,还说道:“她小孩家家,又是孤身在京,哪有什么银钱。”故又资助了黛玉大半的银钱。
(http://wxgxsw.com/book/j0cchi-5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