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为挣钱欲办学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章 为挣钱欲办学堂

 

老板娘配合得摇摇头。惊蛰微微一笑:“那是因为这十二种花正是代表了传说中的十二花神,十二花神的故事你知道吧,每年花朝姑娘们都要拜的……您说小姑娘们哪有不喜欢仙女花神的呢?”

老板娘听得入神,毕竟是生意人,她很快嗅到了其中的商机,爽快道:“好吧,那小哥你开个价吧。”

“每条50文,这条绿竹的,150文。”

“不行不行,这贵了两三倍了,比我们卖的都贵了。”老板娘惊呼道,“我不得亏本啊。”

“贵不贵的,端看卖给谁。您到时把我刚才所念诗句和十二花神典故往外一说,我包您能赚十倍。还得是每人限购一条,先到先得,到时这城中官绅富户家的千金小姐们,还不趋之若鹜?”惊蛰又道,“特别是这修竹绢子,你找人加工一下做个框子,或挂在墙上当装饰,或摆在案上做个小屏风,别说姑娘小姐,便是读书做官的也喜欢。”

老板娘稍想了一下咬牙答应,顺便还想用店里两套相同布料的成衣换黛玉和紫鹃身上的衣服,正好凑足900文铜钱。黛玉有些为难,若是从前,她用过的东西是决计不肯拿来换钱的,但如今生存是第一位的,她凝眉沉思片刻,只道要老板娘再加些钱,凑够一两银子才肯答应。

老板娘不肯,黛玉便道:“这可是按照京城当下最时兴的款式做的……”

不论哪朝哪代,女人们总是追求时髦的。老板娘故作为难地同意了,还抱怨道:“我原只以为这小哥会讲价,谁知姑娘才是真正厉害的。”黛玉与惊蛰不由相视一笑。

三人出了秀坊后,紫鹃笑道:“想不到今日卖帕子这么顺利,挣得比咱们预想的还多,惊蛰公子难为你怎么想出那些说法的。”

惊蛰道:“主要还是因为你们刺绣功夫了得,你们本身绣的好,我那些法子才有用。要是绣的不好,我说得天花乱坠也没用。”

黛玉却道:“还是要靠你的,没有你的想法,我们也想不到要绣十二花神的花样,所以今日赚到的银子要分你三成。”

惊蛰连连摆手:“不用不用,你们辛苦绣的,哪里能要你的钱。再说这只是普通的售卖方法,我不过说几句话罢了。”

紫鹃又道:“惊蛰公子,你做生意这么厉害,怎么不盘个铺子,或是开个饭馆,肯定能赚大钱。”

惊蛰淡然说道:“我志不在此。”

“那你志在何处呢?”紫鹃不解。

“诗和远方……”惊蛰故作深沉道。

黛玉惊讶道:“你还会作诗啊?”

惊蛰一时嘴快,忙找补道:“林姑娘,我是随口开玩笑的,当不得真的!”

说话间三人到了书铺门口,惊蛰正要进门,紫鹃拉着黛玉说:“姑娘,既然做绣活这么挣钱,你以后半月绣一条帕子就行了,何必那么辛苦抄书呢?”

黛玉笑着点了下她的鼻头:“你不懂,我也志不在此。”紫鹃看着二人背影,一头雾水。

店内伙计见到客人连忙上前招呼:“几位客人,要买什么书?”

惊蛰道:“我们不买书,请问贵店有没有抄书的活计?”

“有的,公子请先在纸上试抄一段吧。”伙计将笔递与惊蛰。

“不是我,是我这位妹妹。”惊蛰赧然道,他的毛笔字可见不了人。

伙计见是个肤色黝黑,貌如无盐的女子,不以为然道:“你妹妹一个女子,还能抄书?”

惊蛰哼道:“你别小瞧我妹妹,她可是从小就读书识字的。”

伙计也不抬杠,让黛玉试抄了一段。只见黛玉素手纤纤,提笔蘸墨在纸上写下一行娟秀的簪花小楷。

这伙计在书铺做事多年,颇有些见识,没想到眼前相貌平平的女子,其字迹竟是行云流水一般,忙客气说道:“姑娘这字如仙露明珠,想抄什么书不行?您看先抄哪本?”

“就先抄西书五经吧。”黛玉道。

商议好抄书的费用,伙计利落地给了黛玉抄书所用的书和纸,因西书五经一共九本,便要收十两银子做押金。“这么贵?”紫鹃惊得咋舌。幸好惊蛰的秀才父亲以前读书时买过西书五经,替她们省下了这笔费用。

黛玉又另外买了笔墨纸砚,己是特意选了最便宜的,仍旧又花了十两。另外对比今日赚的一两银子,真真是花钱如流水。虽然惊蛰说他家也有,黛玉想着抄书用得多,便婉拒了他的好意。

三人出了书铺,又去肉铺买了几斤猪肉,去糕点铺买了一包绿豆糕,惊蛰还想再买点水果,黛玉二人连忙拦住。黛玉又道:“咱们也买辆牛车吧,总借别人家的使,也是不便。可惜家里的马太过显眼,不能用来拉车。”

惊蛰也有此意,之前只他一人用,每次给主人家十文租金就行。往后黛玉她们也许常要用到,是该自家买一辆。只是牛马行污秽,不便带她们过去,惊蛰便道:“行,我下次来买,今日天色己晚,先回去吧。”

路上惊蛰又买了六个大肉包子,分给黛玉和紫鹃两个,剩下三个带回家给王莲花她们。“快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惊蛰三两口吃完了,回头见二人手里仍捧着大包子,便问道,“你们不饿吗?”

“……不饿。”黛玉二人默默将包子包在干净帕子里。

回程路上,紫鹃坐在牛车后昏昏欲睡,黛玉坐得离惊蛰近些,轻声道:“惊蛰,绣花赚钱我还是觉得太慢了些,这样入不敷出,我何时才能还你钱呢。”

惊蛰问道:“那林姑娘有什么想法吗?”

“莲花村中有没有给孩童启蒙的学堂?”

“学堂?我们村没有,隔壁刘家村刘秀才开有一间学堂,不过这些年年景不好,我们村很少有人送孩子去他那里。”惊蛰回答,见黛玉微微蹙眉、低头不语,便又问道,“姑娘问这些做什么?”

“实不相瞒,我父亲从前也教过我念书,我想在村中办个学堂,收十二岁以下的孩童入学,男女不限,少收些束脩也行。”黛玉这些日子一首在思索,自己身无长物,只头脑中还有些学问,凭自己的才学,给孩童启蒙绝对够了。

且这些日子她也看到了农人劳作之辛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办个学堂可以让山村孩童们识字明理,将来可以去镇上做一些轻松活计。万一他们之中有天资聪颖的,便是教他考上秀才也不是难事。


    (http://wxgxsw.com/book/j0cchi-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