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小马一定要雕刻地精细些,但也不必太逼真,像我图上画的这样,圆润可爱最好。棕色不用太深,用浅一些的颜色,再做个软软的红垫子当马鞍……”惊蛰将设计细细讲给林平听。
林平边听边点头:“公子放心,毕竟是给孩子们玩的,我们一定打磨得光滑平整。”
惊蛰赞许得点头:“确实该这样,只要做工好,多收些人工费用也是可以的。那些大户人家肯定也不差这些钱。”
林平招来一个木工师傅,将图纸递给他,又仔细与他说了制作方法。
“对了,我还有个东西想自己亲自做,不知可否借用一下工具,再请这位师傅指教一二。”
林平自然应允,十分热心地帮他引荐。惊蛰整个休沐假期都泡在木工铺子,连带温玉也出门玩了两天,把他高兴坏了。
一转眼便到了六月初五,吴知府寿辰后,梅夫人忙着整理客人送来的贺礼。宋遇送的是青白玉雕灵芝龙纹如意,梅夫人轻抚其云纹,只觉清凉浸润,精妙绝伦,因道:“这位宋家公子倒是出手不凡,怎么以前没见清远提过。”
吴知府坐于书桌前,赏玩着一架精巧的案上小屏风,说道:“宋公子是惊蛰的同窗,与他一样才入的应天书院。”
这架小屏风是惊蛰仿照南宋夏圭所画的《溪山清远图》,将之缩小画出,再去栖松斋请人教他用松木做框架,亲手做成的。难得的是画虽缩小了,却仿得颇有神韵,屏风上山石、茂林、长桥、村舍等笔触细腻,空灵毓秀,亦有原画“疏可驰马,密不通风”之精髓。
吴知府看得入神,连梅夫人与他说话都没听见,梅夫人再三叫了他几声,他才回过神来,忙问:“夫人方才说了什么?”
“你啊,这屏风纵使仿得再好再像,假的终归是假的,至于看得入迷么。”梅夫人抱怨道,“这幅原画日日挂在墙上,还不够你看的?”
“夫人有所不知,正是因我每天都看这幅真画,每处细节都反复琢磨,仿若身临其境。今日乍一见这缩小的仿画,忽然就从画中世界跳了出来,好似高高在上,一览无遗,又是另一种意境……”吴知府滔滔不绝道。
梅夫人却不耐烦听,打断到:“方才我问老爷,觉得宋公子为人如何,老爷还没答我呢。”
吴知府不解道:“你怎么忽然问起宋公子了?”
“这不是素柔亲事定下了,轮到素灵了么。我觉得宋公子文质彬彬,与她挺适合的,老爷觉着如何?”梅夫人笑道。
吴知府将屏风放置一旁,疑道:“之前你不是还说素灵年纪小,要再留她几年吗?”
梅夫人道:“这……我是舍不得她,可是若有合适人选,也要把握住机会才行啊。”
吴知府无奈摇头,夫人贤良淑德,持家有方,只一样不好,就是和岳家一脉相传的有几分势利。因道:“这宋公子为人如何,还要找寒之打听清楚。至于宋家,听说与宫中的周淑妃有些关系。”
梅夫人见夫君并不反对,笑道:“这李秀才运气倒真是不错,宋家公子竟也能结交得上。”
吴知府道:“也许他的好运还在后头呢,就怕有些人眼光短浅,不识珠玉。”
梅夫人手里捧着玉如意,不以为然道:“真正运气好之人,早投身到富贵人家中了。乡野之人,便是有滔天的大运,其终点也不过是人家宋公子的起点罢了。我们女儿明明可以首接嫁入高门,又何必陪他吃几十年苦,到最后还不知能不能熬出头。”
吴知府道:“你总有这些歪理,照你这么说,若来日我穷困潦倒,你必然后悔嫁我,不愿同我一起吃苦了。”
“我……妾身并无此意啊!妾身只是不忍看到女儿们受苦罢了,妾身跟了老爷这么多年,为老爷生儿育女,操持家务,不敢有一刻懈怠!”梅夫人委屈拭泪道,“难道在老爷心中,妾身便是如此浅薄不堪之人吗?”
吴知府叹道:“罢罢,你愿意怎么做便怎么做吧。”说罢起身回书房。梅夫人也不理他,只打算下次自家儿子休沐回来,让他去找李惊蛰打探一二。
这日下学,惊蛰与宋遇等人相携而出,正讨论着休沐时去何处玩耍,就见小圆兴冲冲跑过来,满脸笑意道:“公子,林姑……林管家回来了!”他原本想说林姑娘回来了,话到嘴边才想起城里规矩多,不能首接把姑娘说出来。
惊蛰大喜:“什么时候到的,咱们该去码头接她才是!”说着回身向宋遇等人告辞,宿舍也不回了,首接与小圆一起往门口走去。
路上小圆道:“林安大哥说,姑娘前几日就回来了,不想打扰公子读书,故等到今日休沐放假,特地让林安哥来接你回府。”二人一路说着来到门口,果然见林安等在马车旁。
且说黛玉回到林府那日,王嬷嬷和青鹂抱着温玉,并所有仆人都在门口候着。林管家的两个儿子林平和林安带了马车和驴车早几日就在码头等着了。待船靠岸,黛玉先带了紫鹃等人坐马车回林府,林管家则是安排剩下的人搬运行李和带回来的书籍器具。
一见到黛玉,温玉先还躲在青鹂怀里害羞地观望,看清黛玉模样后,又咯咯笑着伸出藕节似的胳膊就要她抱,口中还喊着:“姐姐,姐姐……”
“温玉小宝贝!”黛玉连忙将他抱在怀中,忍不住在他胖乎乎的小脸上亲了一口:“原以为我一走半年多,温玉肯定不认得我了,谁知他竟还记得!”
温玉仰起脸,两颊因为兴奋愈发嫩红,奶声奶气说着:“画,画……”。
紫鹃笑道:“温玉公子这么小记性就这么好,可真是个聪明伶俐的好孩子。”雪雁和朱鸾等人也围在一旁扮鬼脸逗他笑。
青鹂和王嬷嬷相视而笑,待众人进了后院,见到满园子的木头玩具,秋千风筝,彩色画本都是一惊。甚至堂屋里面竟然还有一幅半人高的画卷,画的正是此前黛玉和温玉一同在林府花园赏花的景象。
画中二人栩栩如生,黛玉穿着家常的粉绸底子月白兰花刺绣对襟褙子,象牙色长裙下摆绣一簇折枝红梅,笼着倭堕髻,斜插一支白玉嵌珠翠玉步摇,坠着翡翠珠子流苏。仙姿佚貌,眉眼灵动,神情温柔而闲适。怀中的温玉穿着同色系的织锦缎交领小衫,衣襟上绣着几枝兰草,手中还拿着一块软糯的白玉霜方糕在啃,虎头虎脑,天真烂漫。
黛玉一想起当时的情景,也不由笑出声来,这画风与坊间上百两银子一幅的萝丝、如花玉像十分相似,一看就知是惊蛰画的。
(http://wxgxsw.com/book/j0cchi-7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