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宝呆呆地看着王福捧到眼前的奏疏。
那上面用蝇头小楷写满了字,什么“构建三级奏报体系”、“推行部院主官负责制”、“设立十日大朝议”……每一个字他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就让他头昏脑涨。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朕不就是想取消个早朝吗?
怎么就整出一部“新政纲要”来了?还起了个名字叫“启元新政”?
用朕的年号命名?你们这是要把朕钉死在这改革先锋的功劳簿上啊!
赵小宝的内心在咆哮,在呐喊,在滴血。
现在,整个朝堂,都在这片名为“改革”的岩浆里沸腾着,而他这个始作俑者,却只想找个地方躲起来,假装一切都和自己没关系。
“陛下?”
王福见皇帝半天没反应,只是死死地盯着奏疏,连眼珠子都不动一下,不由得小声提醒了一句。
赵小宝一个激灵,回过神来。
他抬起头,看向底下跪着的一众大臣。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期待、兴奋。
那眼神,仿佛在看一位开创了新时代的伟大君主。
尤其是萧何愁和何永,这两个“启元新政”的主要设计师,更是目光灼灼,等着他这个“总设计师”点头批准。
批准?
批准个鬼!
赵小宝的逆反心理瞬间上来了。
你们不是觉得这个“新政”很好吗?你们不是觉得朕很高明吗?朕今天偏不如你们的愿!
朕要否了它!
朕要当着你们所有人的面,亲手撕了这份狗屁纲要,然后告诉你们,朕就是懒,朕就是不想上朝,你们谁再敢逼逼,朕就砍了谁的脑袋!
对!就这么干!
这才是一个昏君该有的样子!
霸道!蛮横!不讲道理!
想到这里,赵小宝心中涌起一股豪情,挺首了腰板,准备开口,来终结这场荒唐的闹剧。
“咳!”他清了清嗓子,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赵小宝缓缓地伸出手,指着那份奏疏。
“这个……‘启元新政’……”
“陛下!”
他刚开了个头,就被萧何愁激动地打断了。
“陛下可是觉得此名不妥?臣等思虑不周!此乃陛下开创之新政,理应由陛下亲自赐名,方能彰显其万古流芳之意义!”萧何愁一脸“我懂你”的表情。
“不……朕不是这个意思……”赵小宝感觉自己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那股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暴君气势,瞬间泄了一半。
“陛下!”户部尚书何永也跟着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惶恐。
“可是陛下觉得,我等草拟的这十二条纲要,尚有疏漏之处?还请陛下明示!我等定当竭尽心力,将其修改至尽善尽美,绝不辜负陛下的圣意!”
赵小宝彻底没脾气了。
他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否决这个选项。
在这些大臣的脑子里,他这个皇帝提出的任何意见,都只会被解读为“希望你们做得更好”的鞭策,而绝不可能是“我不同意”的否定。
他要是说“这个名字不好”,他们会立刻请自己赐一个更响亮的名字。
他要是说“这个纲要有问题”,他们会立刻加班加点,搞出一个更复杂、更完善的“新政2.0版本”。
他要是敢撕了这份奏疏……
赵小宝毫不怀疑,萧何愁会当场声泪俱下地来上一段“陛下这是恨铁不成钢,是想用激将之法,逼迫我等拿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的即兴演讲。
然后,这帮打了鸡血的大臣,会把他撕碎的奏疏一片片捡起来,视若珍宝,然后通宵达旦地搞出一个比原来详细十倍的“启元新政完全版”。
这他娘就是个死循环!
赵小宝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力。
当所有人都认为你是圣人的时候,你就算脱光了在金銮殿上跳舞,他们也会解读成“陛下此乃行为艺术,意在警醒世人,要破除虚伪的礼法束缚,回归本真”。
这还能怎么办?
他只能认命。
赵小宝看着那份奏疏,感觉看到的不是字,而是自己未来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脸上己经换上了一副高深莫测的,仿佛对一切都了然于胸的微笑。
这是他跟萧何愁学的,也是他现在唯一能做的。
既然反抗不了,那就……装下去吧。
“嗯。”
他从鼻子里,轻轻地发出了一个单音节。
然后,他用一种“你们做的还行,但仍有很大进步空间”的眼神,扫视了一圈,缓缓说道:
“就……依诸位爱卿所议吧。”
“陛下圣明!”
底下顿时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何永等几位老臣,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仿佛自己毕生的政治抱负,在这一刻终于得以实现。
“不过……”赵小宝又开口了,他决定做最后的挣扎。
既然大方向改不了,那就在细节上恶心他们一下,给这个所谓的“新政”埋点雷。
“这个‘十日大朝议’,朕觉得,太频繁了。”他慢悠悠地说道,“议来议去,都是些国家大事,太过劳心费神。我看,改成一月一次吧!对,就一月一次。”
他想得很好。
把议事频率降到最低,这总该算是怠政了吧?
一个月才上一次朝,这跟亡国之君有什么区别?
然而,萧何愁听完,却是眼睛一亮,抚掌赞道:“陛下圣明!臣又悟了!”
赵小宝心里咯噔一下。
你又悟了?你悟个什么劲儿啊!
只听萧何愁侃侃而谈:“陛下将大朝议定为一月一次,看似减少了朝会,实则……是对我等臣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啊!”
“诸位想一想,一月才议一次,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在平日里,就将各自部院的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将所有问题都解决在基层!只有那些真正关系到国朝走向、需要各部协同的顶层事项,才有资格被拿到这大朝议上来!”
“这,是倒逼我们提高日常的行政效率!是要求我们拥有更强的自主决策能力!陛下这是在用最少的会议,来解决最重大的问题!陛下,您这是在教我们,如何抓重点,如何办大事啊!”
“臣等……拜服!”
萧何愁一番话,使得底下的大臣们,再一次被深深地折服了。
“原来如此!陛下用心良苦啊!”
“是啊,若是事事都要等大朝议,那一个月的时间,黄花菜都凉了!这分明是逼着我们自己动脑子,自己想办法啊!”
“陛下这是信任我们,放手让我们去干啊!”
赵小宝:“……”
“随你们吧。”赵小宝有气无力地挥了挥手,连多说一个字的力气都没有了,“退朝。”
说完,他逃也似的离开了龙椅,在王福的搀扶下,走向后殿。
那一天,大魏启元二年春,一个原本只想偷懒的皇帝,在满朝文武的“逼迫”和“拥戴”下,极不情愿地,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史称,“启元变法”。
而变法的起因,仅仅是,他不想早起。
(http://wxgxsw.com/book/j0jdcd-6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