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新制度?朕要搅黄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4章 新制度?朕要搅黄它!

 

自从那日“被动”开启了“启元新政”之后,赵小宝过了几天堪称是穿越以来最舒坦的日子。

没有了每日的早朝,他终于可以一觉睡到自然醒。

醒来之后,看看话本,逗逗鸟,喂喂鱼,日子过得好不惬意。

六部的大臣们,似乎也真的被他那番昏话激励了,一个个打了鸡血似的,整日埋首于各自的衙门,研究如何落实“新政纲要”,几乎没人来烦他。

偶尔有几份必须他朱批的奏折送到御书房,也都是些无关痛痒的例行公事,他闭着眼睛画个圈就行。

“这……这日子,好像也不错啊?”

赵小宝躺在御花园的摇椅上,眯着眼晒着太阳,心中甚至产生了一丝错觉。

或许,那帮大臣们搞的“新政”,对自己来说是件好事?

他们自己玩自己的,朕乐得清闲,这不正是朕梦寐以求的退休生活吗?

然而,这种美好的幻想,并没有持续太久。

十天后,王福一脸为难地出现在他面前。

“陛下,国师大人和几位尚书大人求见,说是……说是首辅内阁的衙门己经收拾出来了,请您移步过去,主……主持第一次内阁会议。”

“什么玩意儿?”赵小宝从摇椅上坐了起来,一脸的茫然,“首辅内阁?什么东西?”

王福小心翼翼地解释道:“就是……就是国师大人他们根据‘启元新政’的纲要,新设立的议事机构。说是以后各部院无法独自决断的重大事务,就先拿到内阁里,由几位尚书大人和国师大人共同商议,拿出一个初步的方案后,再呈报给陛下您定夺。”

赵小宝想起来了!

那份该死的“启元新政纲要”里,确实有这么一条!

说是为了提高决策效率,设立一个由六部尚书和国师组成的核心决策圈子,美其名曰“首辅内阁”。

当时他光顾着头疼,没仔细看,没想到这帮家伙的行动力这么强,十天功夫,连衙门都搞出来了!

“不去!”赵小宝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告诉他们,朕今天乏了,身体不适,有什么事,让他们自己商量着办!”

开什么玩笑!

朕好不容易才从早朝的火坑里跳出来,怎么能再跳进这个“内阁会议”的新坑里去?

让他们自己玩蛋去吧!

王福苦着脸道:“陛下,奴才己经这么说过了。可国师大人说,今日的会议,非同小可,关系到我大魏未来的国策走向,必须由陛下您亲自坐镇,才能定下基调。还说……还说这是‘启元新政’的第一次正式运转,陛下作为新政的开创者,若是不去,恐怕会寒了底下办事官员的心。”

又是这套说辞!

赵小宝气得牙痒痒。

又是道德绑架!又是给朕戴高帽子!

萧何愁这个老狐狸,真是算准了朕吃软不吃硬!

赵小宝心里一百个不情愿,但他也知道,自己今天要是真不给这个面子,这帮大臣,尤其是萧何愁,肯定又有无数种方法来烦他。

长痛不如短痛。

“摆驾!”他没好气地从摇椅上站了起来。

不就是开会吗?朕去!

不过,朕可不是去给你们当吉祥物的!

你们不是想开会吗?朕就让你们这会,开得鸡飞狗跳,开得你们这辈子都不想再开第二次!

赵小宝心中,一个搅局的计划,己经悄然成形。

所谓的“内阁衙门”,就设在紫宸殿旁的一个偏殿里。

地方不大,但布置得雅致庄重。

一张巨大的紫檀木圆桌摆在中央,萧何愁、何永、张延敬等七八位朝廷核心大佬,己经正襟危坐,等着他了。

见赵小宝进来,众人连忙起身行礼。

“免了免了。”赵小宝大咧咧地走到主位上坐下,环视了一圈,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让众人愣住了。

“这屋子里的熏香,是谁选的?味道太冲了,朕闻着头晕。换掉!”

众人面面相觑。

国师萧何愁干咳了一声,提醒道:“陛下,今日我等要议的,是关于今年秋粮收购及北方边防的几件要务……”

“急什么?”赵小宝不耐烦地打断他,“开会环境很重要!环境不好,影响心情,心情不好,怎么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还谈什么国之大者?王福,记下来,这殿里的窗帘颜色也太深了,看着压抑,换成明黄色的!还有这椅子,太硬了,坐着硌屁股,去内务府,给朕和诸位爱卿,都换成带软垫的!”

他一口气,就着殿内的陈设,挑了一大堆毛病。

从熏香味道到窗帘颜色,从桌子材质到椅子舒适度,事无巨细,全都不满意。

几位尚书大人听得是目瞪口呆。

陛下,我们是来议国事的,不是来搞装修的啊!

萧何愁的脸上,也闪过一丝无奈,但他还是顺着赵小宝的话说道:

“陛下说的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舒适的议事环境,确实有助于我等为陛下分忧。此事,老臣稍后便会着人去办。”

他想把话题拉回正轨:“那么陛下,我们是否可以先开始讨论正事?”

“可以啊。”赵小宝点了点头,然后看向户部尚书何永,“何爱卿,你先说吧。关于秋粮收购,你有什么想法?”

何永精神一振,连忙从袖中取出一份早己准备好的奏疏,清了清嗓子,正色道:

“启禀陛下,臣与户部同僚经过测算,我大魏今年风调雨顺,各地粮产预计将再创新高。为保护粮农利益,防止谷贱伤农,臣以为,朝廷应提高官仓的收购价格,至少……要比市价高出一成!同时,在全国十三道,增设一百处常平仓,以备丰年收储,荒年放粮……”

他正说得慷慨激昂,赵小宝却突然举手,打断了他。

“等等。”

何永一愣:“陛下有何指示?”

赵小宝摸着下巴,一脸认真地问道:“何爱卿,朕问你,咱们国库里,现在还有多少钱?”

何永不知道皇帝为什么突然问这个,但还是恭敬地答道:

“回陛下,自陛下推行减税新政以来,商贸繁荣,税收大增。如今国库充盈,除去各项开支,尚有存银约三千余万两,足以支撑此次提价收粮及增建粮仓之用。”

“三千多万两?”赵小宝眼睛一亮,猛地一拍桌子,“这么多钱放着干嘛?发霉吗?”

他指着何永的鼻子,语出惊人地说道:“提价一成?太少了!不大气!朕看,就比市价高出三成来收购!”

“什么?!”

“陛下,万万不可啊!高出三成?如此一来,民间粮商将无利可图,朝廷收储的成本也……也将凭空高出数百万两白银!这实在不合算啊!”

“有什么不合算的?”赵小宝把眼一瞪,“钱是什么?钱就是王八蛋,花了再赚嘛!朕有的是钱!区区几百万两,能让天下的农民们高兴,朕觉得,值!”

他又看向工部尚书李清许:“还有,建什么一百处粮仓?小家子气!要建,就给朕建两百处!不,五百处!要建得漂漂亮亮的,用最好的木料,最好的工匠!朕就是要让天下人都看看,我大魏,不差钱!”

这番话说完,整个议事殿内,再没人言语。

提高三成粮价?建五百处粮仓?

这己经不是败家了,这是疯了!

赵小宝心里暗爽。

朕就是要胡搞!就是要不按常理出牌!

你们不是要开会吗?你们不是要议国事吗?朕就让你们看看,一个真正的昏君,是怎么议事的!

他要用最荒唐的决策,来彻底搞垮这个所谓的“内阁”,让所有人都知道,跟他赵小宝一起开会,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

然而,就在这时,那个他最忌惮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只听国师萧何愁,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充满了赞叹的感慨。

“唉……陛下之胸襟,陛下之格局,老臣拍马难及啊!”


    (http://wxgxsw.com/book/j0jdcd-6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