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江省第一监狱。高墙电网,哨塔森严,隔绝了外面世界的喧嚣,也凝固了时间。这里,是李国栋被判死缓后,度过人生最漫长二十年的地方。
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只剩下日复一日的起床号、出工、收工、点名、熄灯。沉重的体力劳动、刻板的规章制度、无处不在的压抑感,像冰冷的铁锈,一层层剥蚀着人的灵魂。曾经的车间主任李国栋,如今是编号“9427”的囚犯。
他的背脊在沉重的劳作中渐渐佝偻,鬓角染上了霜白,眼神也从最初的绝望、愤怒,逐渐沉淀为一种近乎麻木的沉寂。只有偶尔在放风时,抬头望向那片被高墙切割出的狭小天空,或者夜深人静听到远处隐约传来的火车汽笛声时,眼底深处才会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痛楚和迷茫。
“杀妻灭子”的罪名像一副无形的、沾满污秽的枷锁,沉重地套在他的脖子上。在监狱这个特殊的小社会里,这种罪名意味着最底层的地位和最深的鄙视。初入监时,不明就里的犯人的唾骂、挑衅和孤立,如同家常便饭。他沉默地承受着,不辩解,不反抗,像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他的沉默,在有些人眼里是认罪伏法,在有些人眼里却是深不可测的阴鸷。
“喂,9427,听说你把自己老婆孩子剁了烧了?够狠的啊!” 一个满脸横肉的犯人故意撞了他一下,挑衅地看着他。李国栋只是身体晃了晃,扶稳手里的工具,眼皮都没抬一下,继续沉默地干着分配给他的活计。
“妈的,装什么死人!” 横肉犯啐了一口,觉得无趣,骂骂咧咧地走开了。
旁边的老犯人老吴叹了口气,低声对李国栋说:“国栋,你这样不行,总得说句话,不然谁都觉得你好欺负。”
李国栋手上的动作顿了顿,依旧没抬头,嘶哑的声音像是从破风箱里挤出来:“说什么?说我没杀人?谁信?” 他嘴角扯出一个苦涩到极点的弧度,“说了,只会招来更多麻烦。就这样吧。”
他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岛。唯一的慰藉,是周正平律师每隔几个月雷打不动的探视。
探视室里,隔着厚厚的玻璃,电话线连接着两个世界。
“周律师……” 每次看到周正平,李国栋麻木的眼神里才会注入一丝微弱的光,声音也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国栋,身体怎么样?” 周正平看着对面苍老憔悴了许多的面容,心中酸楚,但语气总是尽量保持平稳和希望。
“还……还行。” 李国栋挤出一个笑容,比哭还难看,“在里面,活着就行。”
“申诉材料我又递上去了,这次寄到了最高检巡回检察组。” 周正平每次都会带来申诉进展的消息,虽然绝大多数石沉大海。
“我找到了当年省厅负责血迹形态分析的一位退休老法医,他对喷溅状血迹的形成条件提出了新的专业看法,认为单凭形态不能完全排除其他可能性……”
李国栋静静地听着,眼神里希望的火苗微弱地闪动一下,随即又黯淡下去:“……辛苦你了,周律师。都这么多年了……老刘……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吗?”
周正平摇摇头,眼神凝重:“没有。我托了很多关系,查了他户籍地、可能去的地方,甚至查了当年的死亡证明……像是人间蒸发,连他老婆孩子都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事……太蹊跷了。”
一丝深重的无力感和恐惧感再次攫住李国栋。老刘的消失,是他心中最大的黑洞,吞噬着所有清白的可能。他沉默了很久,才低声问:
“那……王艳呢?她……她该出来了吧?”
“她八年前就刑满释放了。” 周正平的声音沉了下来,“我找过她。她出狱后回了老家,但不到半年就搬走了。我找到她老家,她父母支支吾吾,说她去南方打工了,具体在哪不知道。后来听说……她又改嫁了,去了一个很偏远的小县城,隐姓埋名,彻底断了和过去所有人的联系。我去过一次,没见到人,她现在的丈夫很警惕,把我赶了出来。”
周正平苦笑一下,“她像惊弓之鸟,或者说……像怕光的鼹鼠,把自己深深地藏了起来。”
王艳的彻底隐匿,仿佛印证着她内心的恐惧和秘密。李国栋攥紧了拳头,指甲掐进掌心,却感觉不到疼痛。恨吗?当然恨。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命运玩弄的无力感。
时间在申诉、驳回、再申诉的循环中流逝。周正平从当年意气风发的中年律师,变成了两鬓斑白、眼角刻满风霜的老律师。他从未放弃,翻阅了无数刑事技术资料,咨询了多位法医和痕迹专家,不断撰写补充申诉意见,核心始终围绕着:王艳证词的虚假性、老刘失踪的诡异、分尸无首接证据、以及当年血迹鉴定结论的单一性和局限性。他的执着,在盘江司法圈内甚至成了一个略带悲彩的“笑话”。
而李国栋,在监狱里度过了第十五个年头。长期的压抑和绝望,也曾让他数次在崩溃的边缘徘徊。有一次,在采石场劳动时,一块松动的大石滚落,他本可以躲开,却在那一瞬间产生了放弃的念头——死了,是不是就解脱了?但就在石头即将砸中他的瞬间,旁边一个年轻的犯人猛地推开了他!石头擦着他的身体滚过,砸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巨响。
“李叔!你没事吧?!” 年轻犯人小赵惊魂未定地扶住他。
李国栋看着地上碎裂的石头,又看看小赵关切的脸,一股强烈的求生欲和迟来的恐惧猛地涌上心头!他不能死!他死了,“杀妻灭子”的罪名就真的永远钉在他身上了!静儿和小磊就永远沉冤莫雪了!周律师二十年的坚持,就彻底化为泡影了!
“没……没事。” 他声音沙哑,拍了拍小赵的肩膀,眼神里有什么东西悄然改变了。那是一种被绝望淬炼后,更加坚韧、更加执拗的东西。他不再仅仅是活着,而是要活下去,等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天!哪怕希望渺茫如寒夜微星。
他开始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学习法律知识,在周正平寄来的申诉材料上做密密麻麻的笔记。他不再像最初那样完全封闭自己,偶尔也会和像小赵这样对他没有偏见的年轻犯人聊几句。他甚至在监狱图书馆找到一些机械类的书籍,仿佛能从中找回一丝当年在钢铁厂车间钻研技术的熟悉感。
又一个探视日。
“周律师,你看这个。” 李国栋隔着玻璃,小心翼翼地递过来一张写满密密麻麻小字的纸条,这是他省下几张卫生纸写的,“这是我根据你上次寄来的申诉要点,结合监狱里能看到的案例,想到的几个疑问点,关于那个麻袋纤维的……”
周正平接过纸条,看着上面虽然歪歪扭扭却极其认真的字迹,眼眶瞬间了。他看到了李国栋身上那股从未被彻底磨灭的韧劲和清醒!二十年冤狱,没有摧毁他,反而让他以一种更沉默、更坚韧的方式在战斗!
“好!国栋,你写的很好!很有价值!”
周正平用力点头,声音有些哽咽,“坚持住!外面……风向在变!这些年平反了不少冤案!我们的坚持,不会白费!”
探视结束,李国栋被带回监区。他走在长长的、昏暗的走廊里,两边是紧闭的牢门。他不再是那个麻木的躯壳,虽然步伐依旧沉重,但眼神深处,那簇名为“希望”的火苗,在周正平带来的信息和自身的不屈中,被小心翼翼地重新点燃,在铁窗的寒风中,微弱却顽强地摇曳着。盘江的水,流了二十年,依然浑浊。但水底,或许正有暗流在悄然涌动。
(http://wxgxsw.com/book/jceaaj-1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