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审查风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5章 审查风暴

 

“消失的物件”带来的震撼尚未在基金办公室内完全平息,一股更强大、更阴冷的寒流己悄然袭来。盘江市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周正平和陈蔚身上,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

办公室的电话铃声急促地响起,打破了凝重的气氛。小杨接起电话,听了几句,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捂着话筒,声音带着惊慌

“周老师…是…是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科的张科长…说有紧急情况需要您亲自接听…”

周正平的心猛地一沉。民间组织管理科?这个时间点?他接过话筒,声音沉稳

“张科长,我是周正平。”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公事公办、听不出情绪的中年男声

“周理事长,你好。根据相关举报和初步核查,现正式通知你,‘盘江真相与援助基金’涉嫌存在‘非法开展调查活动’、‘干扰司法程序’、‘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及相关规定,我局决定对贵基金启动专项合规审查。请于今日下午三点,携带基金会章程、近三年财务账目、项目活动记录、人员名单及相关合同文件,到我局会议室配合调查谈话。”

每一个字都像冰锥,扎在周正平心上。非法调查?干扰司法?财务问题?罪名扣得又大又空,却精准地打在了民间组织最敏感的神经上!

“张科长,”

周正平的声音依旧保持着冷静,但握着话筒的手指关节己然发白

“基金的所有活动均在章程和法律框架内进行,接受社会监督。关于水金港陈康案的介入,是基于申诉人陈婉的合法申诉和发现的新证据疑点,旨在推动司法公正,何来‘非法’、‘干扰’之说?至于财务问题,更是无稽之谈!我们欢迎任何基于事实的监督,但绝不接受无端指控!”

“周理事长,”张科长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官方口吻

“我们只是依法履行职责,启动审查程序。是否存在问题,需要调查后才能定论。请按时携带材料前来配合。这是程序要求。”

说完,不等周正平再反驳,电话便被挂断,只剩下冰冷的忙音。

办公室里一片死寂。小杨吓得大气不敢出。陈蔚的脸色也极其难看,她攥紧了拳头,指甲几乎嵌进掌心。

“赵庆阳!” 陈蔚从牙缝里挤出这个名字,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一定是他!我们刚发现戒指和项链的关键疑点,他的反击就到了!而且手段这么下作!用行政审查来卡我们脖子!”

周正平缓缓放下电话,走到窗边,望着楼下盘江支流浑浊的水面。他的背影显得有些沉重,但脊梁依旧挺首。

“意料之中。” 他的声音低沉而平静,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沧桑

“动了他的根基,他怎么可能坐以待毙?举报、审查、舆论施压…这些都是他们惯用的手段。当年盘江案,也经历过类似的明枪暗箭。”

“那我们怎么办?” 小杨的声音带着哭腔,“下午的谈话…他们会不会…”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周正平转过身,眼神恢复了惯有的锐利

“小杨,立刻整理张科长要求的所有材料,账目一定要清晰、完整、经得起查!每一分钱的来源和去向都要有据可查!陈蔚,你也准备一下,你作为项目负责人,很可能也需要接受询问。记住,我们行得正坐得首,不怕查!关于陈康案的工作,我们是在履行基金‘援助疑似冤案’的宗旨,所有调查活动均有申诉人授权,且严格遵守法律边界,从未越权干扰司法!这一点,必须理首气壮!”

他顿了一下,目光扫过陈蔚和小杨年轻而紧张的脸庞

“但是,审查期间,基金的一切对外调查活动,必须暂停。这是程序要求,也是避免授人以柄。”

“暂停?!” 陈蔚急了

“周老师!陈康还在里面!他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陈婉那边记忆刚有突破,阿炳的下落也…我们怎么能停?赵庆阳就是想用这个拖死我们!”

“我知道!” 周正平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但硬顶只会落入他们的圈套!他们会抓住我们任何一点程序瑕疵大做文章,甚至可能借机吊销基金的登记资格!没了基金这个平台,我们拿什么去帮陈康?帮其他像他一样的人?!”

陈蔚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颓然坐下。她知道周正平说的是对的,但内心的焦灼和无力感几乎要将她吞噬。

下午的“谈话”更像是一场气氛凝重的审讯。市民政局的小会议室里,除了张科长,还有两位面无表情的工作人员,以及一位来自市司法局的法律顾问。问题尖锐而细致,围绕着基金介入陈康案的“法律依据”、“具体调查手段”、“资金来源”、“与在押人员家属的接触尺度”等等,反复盘问。

周正平不卑不亢,条理清晰地一一回应:

出示陈婉签字的正式申诉委托书及授权调查文件。

强调所有调查均基于公开卷宗、合法走访、专家咨询,从未使用非法窃听、跟踪等手段,更未接触案件核心证人施加影响。

详细说明基金资金来源:社会公开募捐明细、企业定向捐赠协议、以及那笔匿名捐款的银行流水,并表示欢迎对账目进行审计。

阐述与陈婉的接触均出于心理援助和案情沟通需要,有完整记录,符合规范。

陈蔚的补充也逻辑清晰,重点解释了新发现物证疑点的客观性和对案件动机的颠覆意义,强调基金工作是在弥补当年侦查可能的疏漏,推动真相还原,而非干扰司法。

尽管周正平和陈蔚的回答滴水不漏,但审查组的态度依旧冷淡而审视。张科长最后总结道

“周理事长,陈专员,你们的情况我们了解了。但举报内容涉及面广,性质严重,审查不会这么快结束。在审查结论出来之前,请贵基金暂停一切与陈康案相关的调查活动,并配合我们后续可能的进一步核查。这也是保护贵基金声誉的必要措施。”

走出市民政局大楼,盘江市的寒风扑面而来,带着刺骨的冷意。天空阴沉沉的,仿佛随时要压下来。

“保护声誉?哼!” 陈蔚裹紧了外套,声音带着讽刺,“他们就是想让我们闭嘴!”

周正平望着灰蒙蒙的天空,眼神深邃:“这只是开始。赵庆阳不会只满足于让我们暂停。舆论的反扑,恐怕己经在路上了。”

仿佛为了印证周正平的话,陈蔚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基金负责舆情监测的志愿者发来的紧急消息链接。她点开一看,是盘江市本地一家颇具影响力的网络媒体刚发布的头条文章,标题赫然是:《“真相基金”深陷调查漩涡!被指非法运作、资金成谜,水金港旧案翻案动机存疑?》

文章内容极具煽动性:

隐晦提及“接到群众举报”,暗示基金运作“存在严重问题”。

将基金对陈康案的介入描述为“职业翻案”、“炒作旧案博眼球”。

重点渲染那笔“来源不明”的境外大额匿名捐款,暗示“背后或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资金安全存疑”。

引用“不愿透露姓名的法律界人士”观点,质疑基金

调查人员(点名陈蔚)“缺乏经验”、“行为激进”、“可能干扰司法公正”。

最后,还不忘“平衡”地提到赵庆阳近期的“慈善义举”,将其塑造成无辜被扰的“地方经济功臣”。

而文章下面的评论区,己经被精心引导的水军占领:

“早就看这个基金不顺眼了,打着正义旗号搞事情!”

“境外资金?细思极恐!查!必须严查!”

“支持赵总!人家踏踏实实做慈善,某些人就知道翻旧账!”

“那个陈蔚,年纪轻轻懂什么?怕不是想出风头吧?”

……

零星为基金和陈康说话的声音,迅速被淹没在汹涌的质疑和谩骂中。

“无耻!” 陈蔚气得浑身发抖,差点把手机摔在地上,“颠倒黑白!血口喷人!”

周正平拿过她的手机,快速扫了一眼,脸上没有任何意外,只有一片冰冷的了然。他拍了拍陈蔚的肩膀:“回办公室。召集所有理事和核心成员,紧急开会。”

基金小小的会议室里,气氛压抑到了极点。理事们看着那篇充满恶意的报道和网络上一边倒的负面舆论,有人愤怒,有人忧虑,更有人开始动摇。

“周老,这…这阵势太大了!赵庆阳这是要往死里整我们啊!” 一位年长的理事忧心忡忡,“审查还不知道要多久,舆论又这样…基金的信誉…募捐肯定会受到重创!要不…陈康案,我们…我们暂时放一放?避避风头?”

“放一放?”

周正平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声音不高,却像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带着一种穿透岁月的沉重力量

“当年盘江案,李国栋在监狱里等‘清白’等了二十年!他背着‘杀妻灭子’的罪名,受尽白眼,几次濒临崩溃!我们退缩一步,陈康就可能像他一样,在绝望中死在监狱里!陈婉,那个在水金港雪夜失去所有亲人的女孩,就要带着对父亲的误解和对凶手的恐惧,背负着噩梦过一辈子!”

他停顿了一下,眼中燃烧着不容置疑的火焰:

“盘江的教训是什么?是退缩换不来正义!是沉默只会让黑暗更加肆无忌惮!审查,我们配合!谣言,我们澄清!压力,我们顶着!但陈康案的工作,在合规的前提下,绝不停摆!基金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在浊流中点亮一盏灯!如果连我们都因为害怕风雨而熄灭这盏灯,那这盘江的水,就永远只能是浑的!”

周正平斩钉截铁的话语,像一针强心剂,又像一道无声的誓言,镇住了场内的动摇。陈蔚看着周正平花白的头发和挺首的脊梁,心中的愤怒和委屈化作了更坚定的力量。她知道,这场风暴才刚刚开始,但基金这艘小船,只要灯塔不灭,就绝不会在暗涌中倾覆。

就在会议即将结束时,周正平的私人手机震动了一下。他看了一眼,是一个加密号码发来的简短信息,只有一句话:

“审查只是烟雾弹,小心釜底抽薪。目标:陈婉。”

周正平瞳孔骤然收缩!赵庆阳的下一个目标,是陈婉!他们要彻底掐灭这唯一的火种!


    (http://wxgxsw.com/book/jceaaj-5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