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诸葛瞻)那声撕裂暮色的咆哮,点燃了守军最后的气力,也彻底激怒了城下的魏军。
邓艾面无表情,苍老的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惋惜和冷酷。
他缓缓抬起右手,向下一压。
“攻!”
更密集的箭雨,如同蝗群般覆盖了那段残破的城墙。
巨大的冲车在士兵的号子声中,再次撞向己经摇摇欲坠的城门,每一次撞击,都让整段城墙簌簌发抖,仿佛下一刻就要彻底崩塌。
王猛拄着剑,身体几乎全靠意志支撑。
每一次箭矢破空的声音都让他心脏骤缩,每一次撞击都让他感觉肋下的伤口要再次崩裂。视野边缘开始模糊,黑暗如同潮水般不断侵蚀着他的意识。
他身边的守军,如同被割倒的麦子般倒下。
那个高呼“宁为玉碎”的老者,被一支流矢射穿了胸膛,无声地倒在血泊中。
“顶住!用尸体堵住缺口!”
一个只剩独臂的校尉嘶吼着,指挥着最后十几个还能动弹的士兵,将同胞的遗体、破碎的滚木礌石疯狂地堆积在城门内侧。
这惨烈而绝望的一幕,成了雒城最后抵抗的缩影。
王猛心中冰冷一片。
他知道,这己是最后的挣扎,城门被破,只在须臾之间。
他最后的力气,大概只够在城破之时,向着魏军主旗的方向,再冲一次。
邓艾……终究还是你赢了……这蜀汉的气数……
就在城门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木屑纷飞,内侧的“尸墙”被撞开一道缝隙,魏军士兵狰狞的面孔和雪亮的刀锋己经隐约可见的刹那——
“呜——呜——呜——”
一阵急促而嘹亮、带着蜀地特有苍凉韵味的号角声,如同穿云裂帛,猛地从西边撕裂了震天的喊杀!
紧接着,是沉闷如雷、却又清晰可辨的、无数马蹄踏碎大地的声音!
“汉——!!!”
一声汇聚了数百人、饱含焦灼、愤怒与决死的呐喊,如同平地惊雷,轰然炸响!
城上城下,所有的人都为之一滞。
王猛猛地抬头,视野中的黑暗被强行驱散一丝。
他艰难地扭过脖子,望向西边。
如血的残阳映照下,一支骑兵如同燃烧的烈焰,正以排山倒海之势,狠狠撞入魏军攻城部队相对薄弱的侧翼!
为首一将,身披玄甲,头盔上红缨如火,手中长槊如龙,所过之处,魏军人仰马翻!那杆猎猎作响的“汉”字大旗,在暮色中如同一面不屈的图腾!
“北地王!是北地王刘谌!”
城头,一个濒死的士兵用尽最后的力气嘶喊出来,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
“援军!我们的援军到了!”
绝望的城头,瞬间爆发出劫后余生的狂喜和疯狂的呐喊!
残存的士兵,无论重伤轻伤,都挣扎着爬起,捡起手边任何能当作武器的东西,扑向垛口,向着城下的魏军发出挑衅般的怒吼!
城下的魏军,攻势瞬间大乱。
侧翼遭受如此迅猛的冲击,阵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混乱和动摇。
督战的军官声嘶力竭地试图稳住阵脚,但那股“城破在即”的狂热气势,己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彻底打断。
邓艾端坐马上,目光如电,瞬间锁定了那支如尖刀般插入战场的汉军骑兵,锁定了那杆“汉”字大旗下的年轻身影——刘谌!
他布满风霜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紧握缰绳的手背上,青筋微微凸起。
他迅速扫视战场:城门虽摇摇欲坠,但守军最后的疯狂反扑和援军带来的士气提振,让攻克变得代价陡增;侧翼被冲乱,若被这支生力军继续分割,恐有被反噬的风险;最重要的是,这支骑兵的出现,意味着成都方向并非毫无反应,后续是否还有援军?蜀道艰难,这支骑兵能赶到,后续步卒未必不能!
“邓忠!”
邓艾声音低沉而果决。
“末将在!”
其子邓忠立刻策马上前。
“传令:鸣金!前军变后军,弓弩手断后,向绵竹方向,有序脱离接触!不得恋战!”邓艾的指令清晰冰冷,“中军护卫,随我压阵!”
“父亲!雒城唾手可得……”
邓忠看着近在咫尺的破城希望,心有不甘。
“糊涂!”
邓艾厉声打断,眼中精光爆射,“刘谌小儿孤军突进,锐气正盛!我军攻城疲惫,阵脚己乱!强攻此残城,纵能拿下,必遭其内外夹击,损兵折将!我军孤悬敌境,每一兵一卒都关乎生死存亡!雒城己残,不足为虑!保存实力,扼守要道,待后续步卒跟上,再图成都!撤!”
金钲之声急促响起,盖过了战场喧嚣。
魏军虽有不甘,但军令如山,且久战疲惫,士气受挫,在各级将官的约束下,开始如退潮般向后收缩。
弓弩手射出最后一波箭雨,迟滞着城头守军可能的追击和刘谌骑兵的衔尾。
城头之上,王猛看着潮水般退去的魏军,紧绷到极限的神经骤然松弛。
眼前一黑,天旋地转,那柄卷刃的长剑再也支撑不住身体,整个人向后倒去。
在意识彻底陷入黑暗之前,他仿佛听到城下传来刘谌焦急的呼喊:
“诸葛尚书!诸葛尚书!”
以及,周围守军和百姓那带着哭腔、劫后余生的欢呼声……
雒城,守住了。
(http://wxgxsw.com/book/jcfihd-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