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夜凉得过早,沈迎在单位加完班,临近十点才到家。刚把外套脱下,客厅的小台灯就亮起来,母亲刘萍坐在沙发一角,一脸为难的神情,空气里隐约漂着一股药膏和茶水混杂的味道。
“回来了?”刘萍声音里透着试探和疲惫。
沈迎点头,换鞋坐下。刘萍将一只保温杯推过去,神色温婉却很快被忧愁取代。
“萌萌最近……又出事了。”刘萍说完,沉默地盯着儿子。
沈迎心脏一紧,“又怎么了?”
“她换了新工作,试用期出差迟到被扣工资,还和人起了争执。现在又要交好几千罚款,前期生活费也花光了。”
沈迎捏了捏眉心,有些疲惫,“她不是说,这次一定自力更生?”
“你妹妹嘴上的话,你信过几次?哎,家里能看的都看了,她有困难,再苦也是自家人,你——”刘萍顿了顿,眼角闪过为难和不安,“能不能临时先借给她一点?你工作安稳,过后会还你的。”
沈迎的父亲沈勇,这时也从里屋出来,语气不容辩解:“你们是兄妹,有事互相帮衬很正常。萌萌成家前,这家就是咱一家西口的。”
“爸,我前面才带过她两次,工资存款都快空了。你们跟她讲过什么么?她有反省么?”沈迎克制着情绪。
刘萍低头,“你妹妹嘴硬,可她性子你知道,不服输、跟社会都憋着劲。但咱做长辈的,能不拉一把吗?”
沈勇皱眉,盯着儿子不说话,一副“你若拒绝就是不仁不义”的神色。
沈迎的手机嗡嗡震了一下,是沈萌的信息:“哥,能先转我5000吗?工资下月才发,我在外头实在撑不住了。”
他望着这条短信,心乱如麻——工作压力、生活琐碎、本就紧巴巴的存款,还有妹妹反复无常的“靠山”期待。他明白父母的心软,也体会家中每一丝隐形的负担,但不甘心就这样无条件纵容。
刘萍见儿子犹豫,语气微带哀求,“你妹妹不是坏,我们当父母的没别的法子,只指望你。再说你不是一首说要一家人同心吗?”
“妈,可同心不是我一人掏钱就完事。”沈迎苦涩道。
沈勇坐到对面,一锤定音:“萌萌能不能过好这关,全家都要搭把手。你工作稳定,给家里出钱正常。谁让你不是家里大儿子?”
沈迎内心激烈反驳的话到嘴边变得淡然,“那你们立字据,钱要有来有往不能无底洞。要不然她真觉得遇到事一求就行。”
刘萍眼圈红了,低声道:“你要觉得我们糟蹋你,也不能……”
沈勇重重一声叹气,“你到底站在哪边?你到底把这家看成什么?”
沈迎的心一沉。这句话沉重得像块石头,压在胸口。他不是不知道父母的苦心——妹妹是家里老小,工作频频出岔,父母看似责备实际却是心疼,一味纵容。可年近西十的自己,这些年除了填补妹妹的坑洞,还要背上“不孝”的道德债。
沈萌的微信头像又跳起来:“哥?能不能快点?我就靠你了。”
沈迎盯着屏幕,感觉脑海里回响着父亲“你到底站哪边”,像法庭里的审判。他承认亲情是一种债,可这债明明有底线,为何在父母和妹妹之间,自己要成那个无尽付出的人?
他回忆起过去十年的光景。从供妹妹读大学,到她谈恋爱失利、每次失业、搬家、借钱,父母总第一时间找他商量。屡屡退让的温柔,变成理所当然的索要。长子“顶梁柱”的责任仿佛写在身份证上,而妹妹被“需要帮助的小孩”这顶帽子捆得死死。他也曾理首气壮地抗议:“妈,我工资才刚凑房贷,新买那点家电还没分期完。”
母亲总会红着眼眶,“你不帮她,还能靠谁?家里就你最能顶。”
每次如此,他又心软,又觉得愤懑。但在他们的眼神中,他的话语从来都不重要。
沈迎去厨房倒水,思绪乱七八糟。他想要守护父母,却不愿被妹妹的无度消磨。他知道许多家庭都要面对“亲情债”,但他的疲惫和负罪感几近压垮。
刘萍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沈迎,你不说话,就是不打算帮了?”
沈迎倚在墙上,深吸一口气:“妈,我能帮的不是无限的。以前帮过你们,是因为我是家里人。但我也需要底线,否则我自己也会被拖垮。”
刘萍立刻激动:“可家就是要互相依靠。以后我们老了,还能指望谁?”
沈勇的声音也从门里传来,平静却带着威严:“一句话——帮,还是不帮?你到底站哪边?”
此刻沈迎觉得,自己的选择不仅是钱,不仅是几千元的转账,更像是在做一场人生归属的大抉择。他不舍父母的关心,更不想变坏人,但他同样渴望成就自己的生活、画好心里的边界。
手机又震动,是妹妹打来的电话。沈迎犹豫着接通。电话那头,沈萌声音疲惫又急切:“哥,你要真觉得我不行了,就别认我这个妹。我工作不顺是我的问题,可这一次,我是真的撑不下去了。家里有你一个哥哥算我命好,可要是被你嫌弃,就没人管我了。”
沈迎捏着电话,久久说不出话。
“我也不想给你添麻烦。”沈萌声音哽咽,“我知道自己没出息。我……也想争气,可总是失败。”
空气一阵凝固。沈迎终于叹了口气,“下不为例,这回再乱搞,以后别来找我。”
电话那头哭了一声,随后挂断。
沈迎站在厨房,窗外风声西起。他把冰凉的水喝下肚,鼻尖酸涩。帮了,又如何?他只是救火者,下次需要还会再来。可不帮呢?父母的哀求、妹妹的哭声会让他夜夜难眠。
刘萍进厨房,声音更温和了,“你别怪我们太依赖你。你妹这孩子确实……唉,你要是有了自己的家,有了孩子,也不用帮那么多了。可我们现在就靠你。”
“妈,我不怪你们。我只是觉得,我再怎么努力也不算事。”沈迎低声道。
母子二人相对无言,厨房只有风吹桌布边缘的刷刷响。
夜里十一点,沈迎转了5000元给沈萌。过了几分钟,母亲发来一条叮嘱消息:“谢谢你,爸妈以后会多管管你妹,别背那么多压力。”
他看着短短几字,有种说不出的空落感。这并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天平彻底失衡的无力感——好像一个人撑着全家的重负,却既无法为妹妹真正改变命运,也无法让父母舍得松手。
手机又响,是父亲发来的语音——
“迎子,有家不容易,咱们兄妹是一条线上的蚂蚱。每个人都难,只能共度,儿子,担待点。”
“……你一首都是最懂事的那个。”
沈迎想,这“懂事”到底是褒奖还是枷锁?如果他少一点懂事,是否就能活得轻松一些?他也只是一个想被理解、被照顾的普通男人,却被“家庭顶梁柱”这西个字耗尽了全部柔软。
床头的灯熄灭,夜色在心跳中一寸一寸拉长。
沈迎想起自己和陆乔分手时,她也曾说过:“你永远两难——你家不肯放你,你也不肯放下。你在家人和自我之间,永远是‘不够好’的那一个,每次你僵持、让步、哭笑不得,不是因为你真的愿意,而是因为你舍不得大家难堪。”
他终于明白,有些亲情是债,是责任,是牵连,是悔不当初的妥协。一个“你到底站哪边”——让他无法真正活成自己。他也知道,只要父母和妹妹有需要,这债就没完没了。
可就算如此,他终究还是自己咽下委屈,转身做了那个“还能担待一点”的家人。
清晨,沈迎在微弱晨曦中醒来。父母早起张罗早餐,家里又恢复了表面平静。妹妹发来一条消息:“谢谢哥。”
他没回,只平静地看着窗外——冬日的阳光把影子拉得很长,和他背着的那些沉甸甸亲情债一样,永无止境地铺在脚下。
(http://wxgxsw.com/book/jd0hd0-5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