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未至,街巷早有艾草和糯米的香气。陆乔踏进小区老旧的楼道时,天刚擦黑,对面家的套菜香气又溢了出来。她拎着新买的食材和礼盒上楼,心里泛起一丝的忐忑——许久未回家,总觉得自己像个又熟又生的客人。
门刚敲两声,母亲王素平己快步赶来:“回来了?饭菜还得一会儿。快洗手,粽叶刚泡好,糯米也淘净啦!”
厨房蒸汽腾腾,灶台上围着一盆糯米、一钵蜜枣和瘦肉。阳台桌上,竹叶青翠、棉线满卷。王素平利落包着粽子,手指一绕一折间,己成型一个。陆乔挽起袖子,窝在案前,像小时候那样安静地守着母亲。
“你包的可没我紧实!”母亲盯着陆乔歪歪扭扭的成品,语气带些笑意,“小时候你最喜欢糖枣馅的,还嚷着不让爸爸拿走一颗。”
陆乔抛了个雪球给母亲:“可那会儿爸爸跟姨总抢杏仁粽。”
王素平“嗤”的笑了,露出藏在唇边的忆苦温情。厨房里,时光逆流,仿佛日子还停在原地。
粽叶包裹着的糯米香气里,喧闹与安稳交叠。母亲很快絮叨起端午习俗,从熬艾叶洗脚到门上挂菖蒲,说着说着,声音带着一丝捻不去的忧虑。
“这些老规矩啊,都是为了保平安……你爸以前嘴上不信,年年还是要我系五彩线。”她顿了顿,话锋一转,“今年你爸说要和同事聚会,你也别怪他不回来。”
陆乔低头,捏着米粒,鼻腔一阵酸涩。这样的端午,己经很多年没全家团聚了。童年的厨房总是热闹的气场,后来父亲的疏离与矛盾、家里的争吵、父母间小心翼翼的缄默,都在节气渐深的夜晚变得清晰而沉重。
“乔乔啊,”包着粽子的母亲忽然犹豫,“小时候你怨过我吗?有时候你爸一发脾气,我只想着把你护在屋里不让出来……但也没能真替你挡多少。”
陆乔一愣,指间那片竹叶好像也有些打滑。窗外的烟火声断续响起,隔壁孩子们放着小鞭炮。她沉默片刻,嗓音有些哑:“怨过。但更怪自己不乖。”
王素平抽了抽鼻子,把刚包好的粽子顿进锅里,“那会儿家里气氛一点就着。你爸不是坏人,有时工作不顺就憋气。我笨,总觉得让一让就过去了……没想到。”
“我现在倒觉得,也许小时候如果我勇敢一点,说不定能缓和些?”陆乔低声道。
“那你己经够懂事了。”母亲拍了拍她的手,“你那会儿总是劝我别难过,比我都清醒——可也是苦了你。”
水汽蒸腾,厨房里两代人的沉默像未散的烟,有点暖又夹杂忧愁。包完最后一只粽子,王素平打开抽屉,拿出几年前陆乔做母亲节手工送她的小卡片。那上头歪歪扭扭写着“一家人要找到自己的烟火气”。王素平摸了摸卡片,眼里泛着光:“你知道吗?那会儿你爸都舍不得骂你,还特意夸你是咱们家最懂事的孩子。”
“可懂事,真的值吗?”陆乔目光落在糯米上,“以前谁闹脾气,总有人要让步。大人有大人的寂寞,小孩的小心思最后没人问。”
王素平怔了一下,叹着气,“是我们大人的错。你长大了,还是没有学会怎么说心里话。我有时候也觉得,你太自立了,什么都不想倚赖别人……”
夜色更深。厨房里,蒸粽子的香气渐浓。王素平唠叨着单位里的新同事,和街坊谁家买了新装修,还顺便问:“你最近公司怎么样?上次听你说领导有点苛刻?”
陆乔用力揉着粽叶,没说自己的委屈和难过。正要开口,王素平又说,“其实你不用样样都让。你小时候最能忍,总陪着我、陪着你爸。现在轮到你想怎么过日子,不要再只想着别人了。”
“我本以为长大了,能离开小时候那种家里的紧张——可是现在,换了环境,孤独还是常常来找我。”陆乔轻声说。
“孤独也是日子一部分。”母亲抬头,语气柔软,“你觉得我们年轻时不孤单吗?我初来城市那年,邻居没一个认识的,夜里窸窸窣窣听见你爸打呼,那一刻,却觉得像掉在深井里一样安静。”
陆乔静静听着,忽然就想起很多旧事。奶奶早逝、爷爷身体不好,母亲一个人撑起小家。父亲脾气暴躁,却也不是坏人,只不过在风雨里各自憋着那份烟火,谁也点不亮别人。
粽子出锅,香气扑鼻。王素平把两个裹着大蜜枣的递给陆乔,“小时候你也这样笑得露出小虎牙。那会儿你爸还给你买过一根五毛钱的竹蜻蜓。你追着跑,最后还得我给你掏耳朵里的泥。”
陆乔一边剥粽叶,一边笑,却有泪意。她记得那天其实下了雨,父亲为一百块的加班补贴摔门而去,母亲在厨房拧毛巾抹泪,自己则在门口发呆,耳畔是外头邻里的鞭炮声。那时她以为,家就是永远这样混杂着爱的烟火和争吵的杂音。
后来长大了,各奔前程,家的烟火气渐渐稀薄在彼此的小天地里。聚少离多,亲情成了一只只包着蜜枣的粽子,解不开也忘不掉。
吃完饭,母女并排坐在阳台。王素平和顺地问:“端午节公司让你排班吗?要是忙,就不回来,给你爸爸留几个粽子。”
“没事,我请假回来陪你。”陆乔淡淡地说。看着楼下稀稀拉拉的人影,她忽然说:“妈,你会不会觉得日子很孤单?”
王素平的手停了下,久久不言,才低声道:“你小时候,我就怕过孤独。但后来想明白了,再热闹的日子,也会有一个人关灯的时候。你只要想好自己的幸福在哪里,烟火不管多孤独,心要暖着。”
陆乔点头,却难说出心里的怅惘。她想到父母曾经的争吵、自己的害怕和隐忍——每个人都想给家人温柔的安慰,可谁又不是在自己的孤独中学会了隐忍和成长?
夜里,窗外零星的烟花一束束升起,晕染了老城区的屋顶。王素平己然睡去,陆乔在卧室翻着旧相册——照片里,有小时候一家三口在江边划船的影子,有父亲拎鱼、母亲嬉笑、她满嘴糯米的笑。电线杆下的夏夜、老房子的小桌板,连雨雾的味道都在记忆里发酵得更甜。
她的成长,是夹在微小的矛盾与疼爱之间的。父亲的苛刻,母亲的隐忍,自己的懂事,成了一道道粽叶般的褶皱,经年融合在粘糯的岁月里,却终究没有散掉。
手机忽然响起,是父亲发来的语音:“乔乔,今天你妈高兴吧?咱家这些节日,能在一起就好。明年争取咱仨都在家,一家人团圆还是最重要。”
陆乔怔了一下,心头一热。她明白,父亲在远处还是想让她有个依靠,虽然表达总带点傻傻的拗口。
夜深,陆乔坐在窗前,望着一拨一拨的烟火。老城区短促的烟花里,夹着大人孩子的欢笑与吵闹,还有小狗的尖叫。楼下,有人喊着“粽子出锅啦、卖粽子啦”,有人指挥着孩子们别乱跑。热气、油烟、粽香与烟火混杂在冬夜的空气里。
陆乔忽然生出一点释然——家的温暖也许本来就是不完美的,是粽叶的裂纹、是争吵与和解,是孤独与喧闹、脆弱与坚强同时存在。小时候被父母争吵吓得哭泣,那份孤独与成长,如今化进每一口不知甜还是咸的粽子,与无数个家一样微小、普通,但就是离不开。
凌晨,陆乔刷着朋友圈,各家晒着包粽子的照片、团圆饭局和挂艾的窗台。她轻轻笑了——原来,无论自己多大年纪、承受过多少成长的波折和争执,有家可归、有人等待、房间有烟火气,就是平凡生活最珍贵的注脚。
孤独并不可怕,真正难过的是我们忘了如何点燃彼此的烟火。
她关上手机,拉上窗帘,心里那株艾草终于带着露水的香气扎根了。
(http://wxgxsw.com/book/jd0hd0-5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