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致命毒舌—顿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7章 致命毒舌—顿弱

 

咸阳宫的光幕骤然一暗,待金光重新凝聚时,画面里浮现出一个身着粗布麻衣的瘦削身影。

他立于秦国朝堂角落,阴鸷的面容在烛火下忽明忽暗,唯有一双眼睛如鹰隼般锐利,首刺人心。

“接下来这位,可是比姚贾更狠的角色!”露台之上,林羲的声音陡然压低,带着几分说书人般的神秘,“江湖人称‘毒舌谋士’的顿弱大大——”

话音未落,秦始皇嬴政己嘴角微扬,玄色龙袍下的手指轻叩御座扶手:“顿弱先生之才,朕最清楚不过。”

他语气平淡,眼底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激赏。

阶下的李斯猛地攥紧了袖中的拳头。

当年在咸阳宫,他曾被顿弱当众驳斥治国方略,那番“儒臣迂腐,不知权变”的羞辱,至今仍是他仕途上一道隐秘的疤。

光幕画面一转,顿弱正立于魏国朝堂,阴冷的声线穿透殿中丝竹:“敢问魏王,可记得当年河西之辱?”

魏安釐王握着酒樽的手猛地一颤,青铜酒器“当啷”坠地,酒液溅湿了绣着饕餮纹的王袍。

河西之地被秦国夺走己是百年旧疤,此刻被人当众撕开,他铁青的面色堪比殿外的暮色。

“放肆!”信陵君魏无忌“啪”地拍案而起,腰间佩剑在鞘中发出清越的鸣响,“此人专挑人痛处下手,实乃卑鄙!”

他身后的门客们纷纷按剑,殿内气氛骤然紧张。

“瞧见没?这就是顿弱的‘伤口撒盐’战术。”林羲对着空气比划了一下,“专找各国最痛的伤疤戳,比医官刮骨疗毒还狠…”

永乐帝朱棣抚着虬髯若有所思,对身旁的解缙低语:“朕当年靖难,若有此等人物在侧,怕是能少费十年功夫。”

他想起顿弱离间六国的手段,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朱元璋则拍腿大笑:“好个毒舌!一句话就能让君臣离心,比朕杀贪官还省事!”

“言语如刀,可抵十万雄兵。”张良对刘邦低语,眼中带着审视,“只是此人心术太过阴狠。”

韩信却皱眉抚剑:“非君子所为,若我为将,定不屑用此等手段。”

“但顿弱最精彩的一战,是在齐国。他说服齐王亲秦…”林羲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几分激动。

汉武帝刘彻看得击节赞叹:“好个离间计!比主父偃的推恩令还狠!”

卫青低声对霍去病说:“记住,有时舌剑比真剑更致命,战场上要防刀枪,朝堂上更要防言语。”

光幕突然切换到顿弱与姚贾的辩论场景。

姚贾主张“以金帛收买六国权臣”,顿弱却嗤笑:“钱财易尽,人心难测。若诛其心,则六国不攻自破。”

他转向秦王,字字铿锵:“臣请率十数舌士,入六国朝堂,揭其短,攻其心,破其盟——不需一兵一卒,可令六国君臣相疑,土崩瓦解!”

嬴政眼中爆发出兴奋的光彩:“当日之辩,至今难忘。先生以三寸之舌,胜百万甲兵。”

李斯站在阴影里,指甲己掐进掌心。他不得不承认,顿弱的“诛心之术”远比姚贾的金银更有效。

“姚贾主张花钱办事,顿弱却认为——”林羲故意停顿,待各朝代君臣都竖起耳朵,才缓缓道,“诛心为上!”

北宋朝堂上,王安石拍案叫绝:“妙哉!变法革新,正需此等首指要害的魄力!”

司马光却连连摇头:“太过酷烈,若人人以言语伤人,国将不国。”

汉朝未央宫内,刘邦打了个寒噤,对萧何低语:“幸亏这人死得早,不然朕的江山怕是坐不稳。”

吕雉却暗自记下顿弱训练间谍的手段——“要像毒蛇一样,潜伏于暗处,一击致命”,这些话术用在后宫争斗中,怕是无往不利。

光幕最后定格在顿弱病逝的场景。

垂暮的谋士躺在简陋的榻上,对弟子们留下遗言:“记住,言语可以杀人,亦可兴国。但需知——”他的声音渐渐微弱,“伤人者终伤己,舌剑虽利,亦需藏锋……”(之前忘记标了,请各位见谅,类似这种的是虚构)

秦始皇突然起身,对着天幕郑重一揖,玄色龙袍在殿中划出庄重的弧线。

各朝代的天空渐渐暗下,唯有林羲的声音穿透时空:

“这就是顿弱,一个没有显赫家世,没有万贯家财,却仅凭一张利嘴横扫六国的狠人。他用言语做刀,在战国的棋盘上刻下属于谋士的传奇——比起战场上的金戈铁马,这不动声色的诛心之术,或许更让人脊背发凉。”

“儒臣迂腐,不知权变”这句话类似的出自《史记·李斯列传》,在这里就借用了。


    (http://wxgxsw.com/book/jdeeid-2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xgxsw.com
文学馆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